第452章 到达速度的极限
大白靠近林伯,低声说道:“老板是个能躺着就绝不坐着的人,但有人触动他的底线时除外。”
林伯点了点头:“这一点我也感觉到了。”
然而,要真正把闪电战用好,并非易事。
“西方兵圣克劳塞维茨在《战争论》中阐述过他的顶点理论:胜利常常而且在大多数情况下都有一个顶点。”林伯缓缓说道。
“顶点?”大黑有些疑惑,他性格直率,不太懂这些深奥的理论。
“这个‘顶点’,主要指的是作战的强度和限度。由于顶点的存在,发起进攻的一方,到达顶点后,会逐渐由强变弱;而防御的一方,如果注意积聚力量,就可能逐渐由弱变强。”
“闪击战虽然具有突然性和高速度,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冲击力,但这个冲击力是有极限的,终究会达到一个顶点。战争的最终胜负不仅取决于冲击力,还包括许多其他要素。”
林伯解释道。
“如果要使用闪电战,就必须一击制胜,不给对手任何反击的机会。否则,战争的局势就会逐渐变化,而我们根本没有那么多时间可以浪费。”
其实,闪电战也存在很大的弊端。
第一,随着兵团的快速突击和推进,完成主要的穿插合围歼灭敌人的任务后,自己的补给线会过长,兵力也会分散。如果在形成合围之时,包围圈内有一支同样强大的装甲机械化兵团进行反突击作战,就很可能会突破包围圈。
第二,如果对方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有足够的能力来吸收和消化你的闪电战进攻动能,那么根据《战争论》的顶点理论,你的顶点会提前到来。
这个道理其实在很多领域都适用,战争只是从无数次的战斗中总结出了规律,然后提炼出一些比较有效的战术而已。
陈夏要打闪电战,就必须清楚闪电战意味着什么,必须明白闪电战的核心是什么。否则,一旦前期的进攻形势逐渐恶化,闪电战就容易演变成拉锯战或运动战。
别忘了,袋鼠国拥有广阔的战略纵深,其内部是大片的沙漠。这个全球面积第五的国家,如果福克斯财团不傻的话,一定会在整个国家内进行大量的布局。
狡兔三窟,财团也是一样。
“福克斯财团没有任何机会。”陈夏坚定地说道。
“虽然我不了解他们的机甲制造水平,但我相信自己,暴风赤红现在已经达到了这个世界机甲制造水平的巅峰,福克斯不可能超越我们。”
林伯听着,丝毫没有觉得陈夏在说大话。
“只是,机甲毕竟是机甲,有其局限性。”陈夏补充道。
林伯点了点头:“机甲作为没有出现在世界战争中的新型武器,会打破现有飞机、坦克、导弹的格局。但机甲一定存在能够克制它的武器。”
“而且随着参战时间的延长,这种克制出现的可能性会更大。”
陈夏点了点头:“所以我们要用最短的时间解决对手。当然,我还有其他的手段。”
林伯知趣地没有多问。
此时,陈夏转头对大黑大白两人指令道:“把后方的下潜舱与核潜艇进行硬式连接。”
“是,明白。”
“抓紧时间,马上到位置了。”
大黑与大白迅速走出船长室,朝后方的操纵平台走去。
在核潜艇的尾部,陈夏自然加装了能够操作后方下潜舱的装置,而且这种装置能够改变下潜舱与核潜艇的连接状态。
此前,下潜舱与核潜艇是软式连接,相当于两者之间有一根绳子相连,都能够保持更灵活的状态。
而硬式连接则给两者带来了更多的限制。这样一来,潜艇的推力会受到限制,想要以50节的速度前进基本上不太可能了!
大黑与大白对陈夏的命令从不质疑,这一点让林伯也感到有些诧异。但林伯是个爱动脑筋的人,他总觉得现在的事情有些不对劲!
正常情况下,怎么会把两个东西捆绑在一起呢?这不是避免碰撞的措施吗?
难道他们要在海水里冲撞着前进?
可是,这样不是更耗费能量吗?为什么还要把后方的下潜舱进行硬式连接呢?这样潜艇向前的推力也会受阻啊!
林伯还在思索着,就看到陈夏在舰长操作台上调出了一个深蓝色的东西。
海图?
这是怎么回事!
陈夏手中的海图林伯曾经见过,但之前拿出来的都是根据需要所用的大比例尺小范围海图。而现在出现的海图,竟然占满了整个屏幕。
“既然要打闪电战,有些东西就是必不可少的。”
陈夏自言自语道:“这个世界上所有的海域都在这张地图上,应该足够用了。”
林伯凑上前一看,只感觉一阵眩晕传来。
海图,专为航海设计的地图种类,其与普通地图的主要差异在于描绘的范围及内容,它专为传递航海所需的海洋水域及沿岸地貌信息而存在。
海图并非简单的文字叙述,而是提供了精确直观的定位信息,如海岸线形状、岛屿、礁石、助航设施、水深标记、危险物等,尤其是水域部分的资料详尽且精确,图式清晰明了,一张平面的海图,却巧妙地传递了三维空间的信息。
当林伯目睹陈夏手中的海图,上面的水平线清晰地勾勒出海底的地形轮廓,且这张海图显然具备放大功能,使得细节展示更加清晰。
这意味着,它可以提供更详尽的视图。
华夏军方曾有过这样一个实例,一名海军士兵因深入研究海图,发现了一条穿越某海域进入太平洋的新航线,仅凭此一项成就便荣获一等功,因为这为华夏潜艇前往太平洋开辟了新的路径。
然而,陈夏手中竟握有全球所有海域的海图,且上面标注了无数条航线。
这意味着,他掌握了全球几乎所有的航线信息!
尽管可能并非全部,但林伯相信已涵盖了绝大部分。
若非陈夏如此年轻,林伯定会以为他是个老谋深算的“老妖怪”,或是返老还童的军事奇才,已在军事领域布局数十年。
否则,陈夏怎会拥有全球海域的地图?
这可是各国严守的秘密,就连华夏也只是对自己曾探索过的海底有所了解。
“感兴趣吗?”
见林伯凑近细看,陈夏不禁问道。
林伯的双眼几乎未曾眨动,怎能不感兴趣?
“当然感兴趣。”
林伯的模样显得颇为可爱,仿佛口水都要流下来了。陈夏自然理解林伯的心情,毕竟,哪个男人不想对这个世界有更深入的了解呢?
“其实,这还不是它的全部。”
陈夏说着,在操纵台上操作了一番,眼前的海图竟“立”了起来。
林伯忍不住捂住了口鼻。
这……这是怎么回事?
三维全息投影?
制作如此复杂海图的全息投影难度之大,即便是林伯这样的外行也能直观感受到,更别提对航海有所了解的人了。
这种三维地图,若有丝毫错误,那将比没有还糟糕,至少不会引发危险。而陈夏敢拿出这张地图,就说明它是准确无误的,能指引他们的核潜艇航行至世界任何一处海域。
林伯虽已年近五旬,但这几日与陈夏相处,他感觉自己又焕发了青春。
若给他一艘能在海下航行30年无需补充燃料的核潜艇,再配上这样一张海图,他恐怕真能玩上30年!
而陈夏现在不过20岁左右,竟已拥有如此宝物!
最关键的是,陈夏拥有这些却还未充分利用!
这让人既羡慕又嫉妒!
人与人果然不同,林伯心想,他觉得自己已无法追上陈夏的视野和步伐,只能望其项背。
“林伯,你注意到这几条深蓝色的线了吗?”
陈夏的问题吸引了林伯的注意,他将目光转向海图上陈夏所指之处,即那些深蓝色线条,线条附近,林伯还看到了一个红点。
“这是,我们的位置?”
陈夏点了点头:“没错。”
“而那些深蓝色线条,并非我们之前规划的航线,而是——洋流。”
“洋流?”
林伯心中震惊不已,“难道我们要进入洋流中?”
洋流,即海流,也称洋面流,指海水沿一定方向有规律地、以相对稳定速度进行的水平流动,是海水从一个海区水平或垂直地向另一个海区大规模、非周期性的运动,是海水的主要运动形式。
“还记得我们出发的地方吗?”
林伯被陈夏的问题带回了昨天,他清楚记得他们是从赤道附近出发的!
“赤道暖流!”
林伯震惊得不知该作何表情,而陈夏却显得从容不迫,甚至还说:“不止。”
“还有东袋鼠国暖流。”
林伯捂住了脸,他觉得自己还是别太年轻心态的好,因为年轻人实在太疯狂了!
赤道暖流加上东袋鼠国暖流,正好构成了从基洛巴斯南部前往袋鼠国塞得内市的最便捷通道,两大洋流紧密相连,形成了一条通畅的路线。
“今年是拉尼娜年,与厄尔尼诺年相反,太平洋的洋流主要集中在西部而非东部沿海。”
“也就是说,今年的洋流在袋鼠国方向更为发达。”
林伯脸上的表情变幻莫测,最终变得有些不敢说话,有些说不出话来,有些沮丧,有些难过,甚至想哭。
“这一切,都是你出发前就计划好的?”
林伯大声问道。
陈夏只是笑了笑,说:“非也,这是事态发展的必然结果。”
“若不是福克斯财团的步步紧逼,我肯定不会让核潜艇进入洋流。但进入洋流,不正是一个检验核潜艇性能的绝佳机会吗?”
林伯感觉头顶一群草泥马飞奔而过。
这哪里是检验性能,分明是冒险!
他此刻对海图也不感兴趣了,对机甲也不关心了,他只想知道这艘核潜艇到底有多耐造,他只想确定自己还能活着呼吸到袋鼠国的空气。
可别最后给福克斯财团送去的是他的尸体。
陈夏看着林伯的状态,知道自己可能做得有点过分了。但既然想要保持年轻的心态,难道不应该更喜欢冒险吗?
更何况,他有强大的装备作为后盾来支持这次冒险。
核潜艇内,开始轻微震动。
看着红点与深蓝色线条逐渐融合,陈夏淡淡地说:“开始了。”
在水下,核潜艇后方的下潜舱里,娄小云等人正紧锣密鼓地进行着模拟训练。
“三点钟方向,发现敌方目标!”
“准备发射导弹,两枚,发射!”
清晰的口令通过头盔耳机传入每个人的耳中,随后,娄小云等人的头盔界面上弹出一条提示:导弹已发射!
她们眼前的屏幕左上角,显示着暴风赤红机甲的状态框,框内可见机甲肩部的一个口盖打开,两枚导弹冒着烟迹,迅猛地射向前方。
然而,在三人前方的可视范围内,却空无一物。
时间悄然流逝,很快,林薇报告:“导弹爆破,目标被击中但未摧毁。”
机甲内,口令简洁明了,这是为了更高效地传递信息。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三人已经形成了默契的分工:娄小云负责观察,屈菁菁是机甲的主操纵员,林薇则负责武器控制。在远程打击环节,若不需过多操纵机甲,屈菁菁也会协助林薇。
此刻,三人的配合相当默契,但对面的“假想敌”实力强大,简单的导弹根本无法摧毁对方。
“准备近身攻击,接触战开始。”
“收到!”
屈菁菁操纵机甲前进,机甲的自动控制系统接收到她的加速信号,朝着她指定的方向,以最快速度自主选择路线前行。
屈菁菁的任务是监控这一过程,一旦出现意外,立即断开自动驾驶,进行人工操纵。
“距敌方20公里。”
“10公里。”
“5公里。”
“接触!”
一声口令,让三人的肾上腺素飙升,兴奋程度甚至超过了某些剧烈运动,这种紧张状态让她们能发挥出超越自身的实力。
在沙漠中,暴风赤红仅用三分钟就奔跑了30公里,尽管体型庞大,但这样的速度实属难得。
机甲用腿奔跑,在沙漠中,一个重达百吨的物体狂奔,很容易陷入沙土,沙土的阻力会让机甲提速困难,但暴风赤红做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