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沙漠巨兽——狂沙
接触的瞬间,巨大的冲击力让三人感觉身体向后倾斜,即便是模拟画面,也因视觉效果而感觉逼真。
砰!
机甲钢铁相撞,发出巨大的噪音。从外面看,两台机甲下方已出现两个深坑,纷纷凹陷。暴风赤红的铁拳与敌方机甲紧紧贴在一起,难以分开。
此时,暴风赤红另一只胳膊发力,齿轮转动,切割过去。
咔!
刺啦!
电火花四溅,敌方机甲肩部遭受重创,整条手臂几乎要脱落。
然而,对面机甲的胸口突然冒出一团火焰般的东西。
能量核心!
那是对方的能量核心!
轰!
一声巨响传来,身上的触觉衣物让她们感受到疼痛,娄小云三人知道自己又失败了。
但这样的失败已经历过无数次,每次面对不同的敌人、不同的环境,她们都会全身心投入战斗,然而即便如此,仍无法打败眼前的假想敌。
“是不是系统设置的敌人太强了?”林薇不禁问道。
娄小云有些沮丧,经历太多次失败后,人们总会从自己身上找原因,或主动将责任归咎于自己。
“可能是我们训练时间还不够长。”
“机甲模拟训练几乎全是作战环节,我们现在已经进行了1003次对战,其中只有一次打平。”屈菁菁理性地分析道。
“问题出在哪里?”林薇眉头紧锁,显然困惑不解。
几次打击让她们信心受挫,但能坚持到一千次战斗后,她们的实际能力已有了显著提升。
“问题不在我们,而在设置。”
娄小云看着虚拟界面中受损的暴风赤红,机甲胸口的大洞让她心中触动。
“这样的压力让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机甲。”
“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敌人,让我们每次都要绞尽脑汁思考最有效的进攻方式,而不仅仅是追求击败敌人。”
娄小云的分析让林薇和屈菁菁点头赞同。
“没错,我们对机甲的了解确实更深入了,但这种敌人强大的印象,总会在心理上产生影响。”林薇说道。
“或许,那些假想敌就是机甲设计的最终目标。”屈菁菁目光坚定地说。
她们曾遇到过仅在一秒钟内就击败暴风赤红的敌人,其手段前所未见。
这样的敌人,如果说是陈夏设计机甲的终极目标,那么一切就说得通了。
渐渐地,她们越来越相信这个解释。如果机甲是新兴的军事装备,那么它的定位就至关重要。明确了定位,才能知道需求,知道想要它达到什么样的水平。
而这些假想敌机甲,显然在未来的战场上有着明确的作用。
三人手中的暴风赤红,也逐渐找到了自己的定位。
三人的配合,也越来越默契。
“你们有没有感觉到有点震动?”娄小云问道。
林薇和屈菁菁此刻才察觉到,回应道:“好像有点。”
“可能是外面碰到了海底水流,应该没问题,继续训练吧。”娄小云说道。
她们再次戴上头盔,眼前的场景再次变换。
下潜舱内,震动与外界保持一致。
只是,机甲座舱的减震效果极佳,否则在真正的战斗中,机甲的活动早就让她们晕头转向了,根本无法作战。
三人不知道的是,外面正经历着狂风暴雨,而她们正以极快的速度朝着目的地前行。
“陈夏,你确信这样真的没问题吗?”
林伯手撑着操纵台的边缘,恨不得自己能和这操纵台融为一体。
哐当!
一声巨响,操纵台上的水杯,林伯之前放那儿的,掉了下来,摔在船长室的地上。
“这就是洋流的威力?我可不想有这种体验啊!”
林伯年事已高,身体经不起这般折腾,他做事向来追求稳妥。
年纪大了,男人更多的是沉稳和内敛,而不是一股脑儿地往前冲。
可现在,他却正经历着与年龄不符的惊涛骇浪。
“林伯,您还硬朗着呢,这点震动对您来说不算啥。”
林伯看着陈夏那笑脸,突然觉得之前对陈夏的好感都错付了。
要是这次能平安无事,他一定要告诉林薇,千万别信这个男人。
在军火商方面,陈夏或许可靠,但在林伯看来,陈夏就是个爱冒险的主儿。
“你有没有想过,要是这潜水艇触礁了怎么办?”
林伯苦口婆心,让人动容,但他应该明白,眼前的男人可不是那么容易动摇的。
“林伯,您有没有想过,海流为什么会有这么快的流速?”
林伯现在感觉特别不舒服,随时都可能吐出来。
“我怎么知道!”
陈夏见状,大声说道:“是因为蓝星引力和热量分布不均造成的。”
“什么?”
“地转偏向力。”陈夏解释道。
在蓝星上,由于自转,空气运动会受到不同方向的偏向力,北半球向右,南半球向左。
北半球是逆时针,南半球就是顺时针。
在北半球,南北运动的物体会偏向右,这就是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物体相对地球表面运动时,会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而改变方向,但这并不是真正的力,而是一种惯性力。
对于航天、航空、航海来说,地转偏向力是不容忽视的。
“因为地转偏向力,我们才能遇到直接通往塞得内的洋流,而赤道位置的洋流则是暖流向冷的方向流动形成的。”
“对经常航海的人来说,利用海流是最基本的技能。”
林伯狠狠地瞪了陈夏一眼,“难道每个航海的人都要在海流里前行吗?”
林伯的话里充满了怨气,他觉得陈夏这是要他的命。
“林伯,您真的想错了,海流并不是您想象的那样。”
陈夏说完,林伯突然感觉身边的震动减弱了,然后慢慢停了下来。
“这是怎么回事?”
林伯看着平稳的潜艇内部,再看看自己因颠簸而狼狈不堪的样子,不禁有些尴尬。
“海流内部,其实是另一个天地。”陈夏淡淡地说。
“另一个天地?”
林伯环顾四周,没发现什么异样,和之前在海水中航行没什么太大区别,反而更稳了。
“大海里,有很多鱼群会随着季节迁徙,它们就是在海流里迁徙的,借助的是自然的力量。我们已经知道海流为什么会流动,既然海流有这么快的速度,那就说明它前方没有阻碍,可以放心前行。”
“之前的颠簸,主要是因为我们的航线与海流方向差距太大,所以不得不调整航迹,耗费能量,也会因为不协调而感到不适。”
陈夏走到潜望镜前,往外看去。
“现在,可以欣赏海底的风景了。”
林伯小心翼翼地走到陈夏站过的地方,握住潜望镜的手柄开始观看。
而他看到的,是一生都难以忘怀的画面。
洋面之下,是一片深邃的黑,阳光透过来,带来一种朦胧的美感。
海流在流动,形成一个环形,这个圆环的半径巨大,即便是30米宽的潜水艇在里面也显得渺小。那流动的海水,就像潜水艇周围跳跃的音符,让人忍不住想随之起舞。
海流中,还能看到大量的鱼群,它们并没有奋力拍打鱼鳍挣脱,而是顺着海流悠然自得地游着。
那惬意的样子,仿佛这里就是它们的王国。
“现在我明白了,我以前所认识的世界只是这个世界的一部分,太局限了。”
林伯的话,让陈夏感到很欣慰。
“有时候,并不是我们的眼界到了,就一定能达到某种层次,”陈夏顿了顿,继续说道:“而是,如果我们的眼界不到,就一定达不到。”
林伯仔细品味着陈夏的话,感觉自己像是在听一场说教,仿佛自己是个初看世界的孩子,而眼前的男人对这个世界的了解远比自己多。
“现在的速度有多快?”林伯问。
陈夏看了眼操纵平台,回答道:“110节。”
林伯瞪大了眼睛。
“不愧是大海啊……”
林伯差点说出“不愧是大海之王”,好在最后把“之王”两字咽了回去。
要是这句话真的说出口,那误会可就大了。
在这个年代,“海王”可不是什么好词。
不过,在他看来,眼前的陈夏和大海之王也没什么区别了。
短短两天时间,就让林伯见识了机甲、潜艇和洋流,这样的经历,谁能有?
或许《海底两万里》里有这样的世界,但林伯并没有那么直观的感受。
现在,他的经历足够他吹嘘一辈子了。
而刚才陈夏告诉他的潜水艇航速,又让他知道了一件事——他们到塞得内市的时间,起码缩短了一半以上。
节省出来的两天半时间,足够他们在塞得内掀起风浪,让这个世界变一变了。
现在,陈夏和林伯最想知道的是,福克斯财团的人准备好迎接他们的挑战了吗?
“第216次试验,正式启动。”
轰鸣声在庞大的厂房内回荡,一台巨型机械隐匿在高达30米的厂棚之下。这里,除了错综复杂的脚手架,只有十几位身着白色研究服的科学家模样的人在旁观察。
在那巨大机械的前方,一位秃顶男子俯身电脑前,紧盯着试验数据。长期的钻研让他的头顶几近光秃,那种狂热之情溢于言表。他因这次试验而激动、欣喜,甚至近乎狂热。
“这次必须成功,这可是划时代的杰作啊!”
男子自言自语着,头顶仅剩的几缕发丝随着他的激动心情而颤抖。
而他面前的这台巨大机械,正是福克斯财团的禁品——机甲!
此次试验的,正是福克斯财团的鼎力之作——11号试验机。
咔咔!
机甲的钢铁身躯在动力系统的驱动下缓缓运转,刺耳的摩擦声响起,这是机械磨合时因工艺不足产生的细微瑕疵。但在现场人员耳中,这却如同美妙的音符。
铛铛!
机甲的双臂高高举起。
福克斯的研究人员见此情景,无不心潮澎湃。
“福克斯财团的机甲,以核能源为动力源的核心产品,今天终于要走出这个厂房,亮相世界了!”
福克斯的首席研究员,那位头顶稀疏的科学家,此刻兴奋得近乎癫狂。
“只要福克斯的机甲面世,无人能阻挡福克斯财团的崛起。届时,机甲研究也将正式成为世界上被认可、被公认的领域。在这个世界,只有强大才能拥有话语权!”
其他研究人员看着首席如此激动,非但没有觉得不妥,反而都因即将见证的辉煌而振奋、震撼。
这是福克斯的未来,也是世界的未来。
“首席,现在可以开始下一阶段的测试了。”
“好。”
首席研究员在电脑上操作了一番,只见11号试验机开始迈动双腿,宛如尘封已久的武器重见天日,坚定地向前迈进。
咔咔!
机甲与地面撞击的声音让周围人的耳膜隐隐作痛,但这种声音却让他们异常兴奋,仿佛触手可及云端。
这种感觉让他们飘飘欲仙,如痴如醉。
对于武器科研人员来说,最大的荣耀莫过于他们研发的武器崭露头角,大放光芒。
“开始下一阶段测试!”
福克斯财团的机甲试验稳步进行,很快,11号机甲走出了厂棚,终于见到了天日。
福克斯财团的11号机甲,与前10个试验机有着显著区别,那就是它采用了核能源驱动。这台机甲凝聚了福克斯财团的大量心血,仅资金就耗费了近200亿美元,相当于两艘独立核动力航母的价格。
而且,这还是在前期研究的基础上,并且核动力发动机的研发还得到了其他国家的协助。
新型武器的研发,所需资金是巨大的。
一般的企业或个人根本没有能力进行武器研发,不是他们不敢尝试,而是一旦涉足,就会严重限制他们的现金流。现金流一旦断裂,其他一切都会随之崩塌。
福克斯这样的财团,总不可能变卖所有固定资产来投资机甲项目吧?
更多的还是依靠贷款。
塞得内市,福克斯财团总部大楼的顶层。
“拜伦先生,研究人员发来了最新的数据信息。”马奇将手中的保密平板电脑递向福克斯财团的实际决策者拜伦。
拜伦没有接过平板,而是在马奇的帮助下查看着上面的数据。很快,他的眼睛亮了起来。
“好!”
“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