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穷鬼李青云

等罗龙文又风尘仆仆地赶回杭州城时,徐卫早已做好了准备。

看着东家阴郁的表情,徐卫猜测此行必然是一无所获。

口中犹豫着要不要触这个霉头。

谁知身边另外一人开口问了:“东家此行,可拿住了那海瑞?”

罗龙文心情不爽,但也不至于拿自家门客泄火,问道:“杭州城内可有斩获?”

那人识趣地闭嘴了,大家都默契地不谈论这个问题。

徐卫说道:“谭纶所给的卷宗,基本已经办成铁案,无从下手。”

这般说辞便是先抑后扬。

罗龙文点头示意他继续。

徐卫继续说道:“这些天我们从各地乡绅那得来消息,那谭纶抓了咱们的人之后,安排了好些人立即接手了各地衙门,这便是不合规制的。”

不合规制便是可以做文章。

“然后便是这些衙门,赵贞吉和谭纶所安排的人多半是他们府上的幕僚或心腹,其中有些有官身,有些没有,这也不是什么不打紧的事。”

“打紧的是,被他们安排到河道衙门,转运衙门,漕运衙门的那些人,在这段时间里收了咱们人的礼。”

罗龙文眼睛一亮:“数目多少?”

徐卫:“能触碰到祖宗之法了。”

严党的人要化身斗士,打击贪腐了,如果李青云在场必然要感叹一句,这个世界太疯狂了。

罗龙文点头:“这算是一个把柄,但只能算是一些小麻烦,还撼动不了赵贞吉和谭纶,还有吗?”

徐卫犹豫了一下,说道:“还有就是李青云,他在淳安和杭州施政时,有多处违规法制的行为,加上他手上的作坊,店铺,把柄极多,只是……”

“只是什么?”

“严阁老的信在昨日到杭州了。”

“阁老怎么说?”

“阁老有言,情况有变,对赵贞吉谭纶海瑞三人可见机行事,不要影响了胡部堂,另外,切记,更加不要针对李青云。”

说完之后,罗龙文陷入了沉思。

圣旨下来的时候,严嵩的想法也发生了变化。

在嘉靖一朝当首辅当了这么多年,他比任何人都懂嘉靖的心思。

圣旨上那些人员名单,空出来的两个职位,老练的严嵩一眼就看出了其中意思,惊叹于李青云圣眷之厚。

若是放在他还年轻的时候,一定会将李青云这人当做眼中钉,肉中刺,将之铲除。

但他已经八十二岁了,没有几年活路了,心里的锐气已经被暮气所遮盖。

对他而言,额外去招惹一个嘉靖新欢的钱袋子,是一件不划算的买卖。

他们和李青云其实在郑泌昌何茂才两人死后,没有根本上的利益冲突。

李青云不与徐阶通气,私自搭上织造局时就表明,他们之间没有极端的党派斗争。

不是彻底的敌人,那就是可以妥协的朋友。

官场以来,无不是如此。

只是严嵩忽略了一点,当你盘踞在最高位张牙舞爪十几年,突然有一天收敛了爪牙,那么下面虎视眈眈的人就会冲上去将你撕碎。

罗龙文巡视江南是一种威慑,是一种反击。

严党把持朝政二十年,靠的就是威慑力。

反击和威慑的不彻底,就是彻底的失去威慑力。

严党倒台的祸根也逐渐越埋越深。

不过罗龙文是没办法意识到这点的,他和鄢懋卿,严世蕃一样,沉醉在权势和温柔乡里太久了。

徐卫问道:“东家可知道阁老是何用意?”

意思就是,明面上,这个李青云就是四人之中最好捏的软柿子,到底要不要动手。

罗龙文:“罢了,只管听阁老的便是,京城里说不得发生了其他的事,不方便说,总之就先不要管这个李青云。”

徐卫也点头:“那咱们在先违制和贪腐上给他们制造点麻烦。”

“还有赋税征收一事,通知咱们的人,也可施加一些阻碍,浙江财政情况极坏,只需要稍微推一把,那赵贞吉也会焦头烂额,届时就算咱们不在这,他们光是处理这些事就够一身骚了。”

“是个好主意,就把浙江的账明明白白呈上去,放上称掂量掂量,让这个赵贞吉脱不开身。”

罗龙文觉得有事可图,但始终差了点什么:“还缺一桩大案,能把赵贞吉和谭纶拉下马的大案。”

徐卫摇摇头:“这两人身居高位,若想把他们拉下马,除非……”

除非那两人自己也来一次毁堤淹田……

另一个幕僚提议:“没有问题,我们就制造问题。眼下他们最重要的事是供应军需,我们可以从这方面做文章。”

罗龙文迟疑:“阁老有指示,万不可惊扰汝贞兄抗击倭寇,此事还需谨慎。”

徐卫:“那就先这么做着,咱们一路监察,睁大了眼睛,不愁没办法把那两人拉下马。”

罗龙文:“事在人为,浙江不行,就去别处,正如阁老所言,一切见机行事。”

软柿子李青云仿佛丝毫不觉浙江这潭水即将又泛起涟漪。

事实上,就算察觉到了,他也不是很在意。

与织造局联手这一临时起意的想法,起到的作用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大。

在大明朝,没有什么安全感比得过那一艘驶向宫里的白银船了。

所以比起官场,李青云更加在意自己的家底。

趁着这个机会,他也总算了解了自家是什么情况。

如果自己为官未有建树,就只能回家继承家里的几千亩田和五十多家商铺,十几条船,和棉布作坊。

当然,现在还在淳安多了八个工坊,几个码头,十几座酒楼,还有沈一石二十五个作坊、三千架织机、一百零七家绸缎行。

不过这些肯定是要折算的,毕竟有相当一部分是算在了织造局里。

这一部分是多少,就要好好算清楚了,免得出现嘉靖拍桌子骂自己冒青烟的局面。

不过算来算去,在改稻为桑这一件事里,纵使是李家之富,再加上沈一石所留,都只是勉强。

加上原价收购百姓生丝,所得利润更是没办法与投入相比。

李青云的境况如今有些尴尬。

送完杨金水又送嘉靖之后,他缺钱了。

地主家也没余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