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1章 回不去了

马向松站在原地,有些不知所措。

巴尔·阿史那看到马向松的表情,不由得哈哈大笑。

“你认为本王看不上你?”

马向松连忙道:“臣不敢高攀金枝玉叶。”

巴尔·阿史那说道:“马向松,本王心直口快。起初大汗陛下重用你时,本王的确很不情愿,并且也看不上你。

大半年的时间过去,本王佩服大汗陛下的眼光,也认可你了。”

马向松躬身道:“臣惶恐。”

“说话娘们唧唧,既然加入汗国,而且还是一个男人,就应该像一名勇士,粗放一些。”

巴尔·阿史那说道:“今晚去本王府中,将这门亲事定下来。”

马向松不敢拒绝,否则不想拒绝。

若是能够成为巴尔亲王的女婿,他在突厥的地位将大幅提升。

至少寻常的突厥贵族、官员不敢欺辱他。

走出王城,巴尔·阿史那忽而说道:“马向松,汗国暗探说你留在大炎的家眷不见了。”

马向松身躯顿时紧绷,道:“臣逃离大炎后,便与原先家眷断了联系。

大炎战乱不断,他们恐已遭遇不测。”

巴尔·阿史那盯着马向松,脸上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汗国在大炎的暗探虽然不多,但是追查几个人还是绰绰有余。

马向松,既然加入汗国,并且大汗陛下器重你,你便要知恩图报,认清你现在的处境。”

马向松额头冒出一丝冷汗,“臣明白。”

直到巴尔·阿史那离开,马向松抹了一把额头上的汗渍。

其余十多名大炎文士快步走到马向松身旁。

“马先生,巴尔亲王叫住你,所为何事啊?”

马向松是众人的主心骨,凡是有要事,众人便会找马向松相谈。

众人也不希望马向松出事。

马向松说道:“诸位,大汗陛下决定让在下迎娶巴尔亲王的女儿,巴尔亲王亦同意了。”

众人先是一惊,然后脸上满是笑容。

巴尔亲王可是突厥汗国实权亲王,成为巴尔亲王的女婿,马向松的地位将水涨船高。

连带着大炎文士,也能受到一定的尊重。

马向松在众人恭维祝贺中,钻入马车之中,而后脸上笑容瞬间消散。

去年投靠突厥时,吉利可汗便提到要求马向松迎娶一名突厥女子。

只是当时马向松还没有得到吉利可汗以及一众突厥贵族的信任。

故而迎娶突厥女子一事就搁置了,马向松也没有主动提及。

吉利可汗做主将巴尔亲王的女儿嫁给马向松,代表吉利可汗彻底认可他,这让马向松既高兴又忧愁。

回到府中,马向松坐在书房中。

过了一会儿,一名奴役端着茶水走进来。

马向松看着来人,问道:“你们统领呢?”

奴役说道:“已经到了。”

马向松点了下头,起身来到平日里居住的厢房。

地伏星坐在椅子上,安静的看着马向松走进来。

“马先生,可喜可贺啊。”

马向松神色一愣,疑惑道:“吴正统领,何出此言?”

地伏星惊讶道:“马先生,难道你不知道你即将迎娶巴尔亲王的女儿吗?”

马向松内心一沉,故作震惊道:“吴统领从何得知的消息?为何在下不知?”

地伏星笑了笑,道:“马先生,很快你就会知道的。巴尔亲王已经决定将萨仁郡主嫁给你,萨仁郡主可是巴尔亲王最为宠爱的女儿之一。”

马向松依旧一副难以置信的表情,仿佛真的不知道。

吴正也没有拆穿,进入主题。

“马先生,我想知道突厥接下来的决策部署。”

马向松说道:“在攻打北纥和凉州两个方向上,突厥各个大臣的想法不同,吉利可汗倾向于攻打北纥。”

地伏星皱眉道:“因为高丽支援的军队还没有抵达草原?”

马向松点头道:“突厥已经从定北郡失守中吸取了教训,知晓没有步兵和守城器械,单靠骑兵难以驻守城关。

年初时,吉利可汗勒令高丽抽调两万军士,前些时日收到消息,两万高丽部队已经启程。

另外,额图索亲王抓捕了一万青壮,这一万青壮不日便会抵达苏农部落。突厥已经确定组建步兵,依托高丽打造攻城、守城器械。”

地伏星眉头紧锁。

“这个情报价值很高,马先生有何需求,不妨提出来。”

马向松摆手道:“吴统领客气了,你我之间乃是互惠互助。”

地伏星笑了笑,从怀中取出一封信件。

“这是你妻子写给你的亲笔信。”

马向松怔住。

地伏星放下信封,起身道:“在下告退,马先生有何需要,随时联系我们。”

待到房中只剩马向松一人,他才缓缓拿起信封,取出里面的信纸。

当他看到信上第一句内容,便不由自主的跌坐在椅子上。

府外,地伏星走进一处暗巷。

身边跟着一名汉子。

“统领,马向松今日朝议回来后,就非常怪异,心事重重。”

地伏星说道:“他马上就要迎娶突厥郡主,自然心事重重。今日突厥朝议结束,巴尔·阿史那就叫住了马向松,两人相谈甚欢。”

地伏星冷笑一声:“马向松不老实,内心或许已经彻底倒向突厥蛮子。”

汉子一惊:“统领,若是马向松彻底倒向突厥蛮子,我们与其合作岂不是很危险,而且万一马向松故意透露假的消息,出了差错导致秦州遭受损失,我们罪过可就大了。”

地伏星平静道:“从今往后,马向松提供的情报,只可信三成,剩下七成,通过别的渠道进行确认。”

“属下明白。”

“另外,马向松府中安插的眼线,撤走七成,留下几个隐蔽的暗子即可。以后,就由你专门与马向松对接。”

“领命。”

马府,房间中。

马向松已经看完妻子写的书信。

在信中,妻子先是诉说了思念之情,然后讲述了被人护送安顿在秦州的经过。

最后,妻子以及老母皆希望马向松回到大炎,与家人团聚。

马向松神情悲痛。

他已经回不去了。

若是没有吉利可汗的允许,他连雄鹰城都出不去。

马向松垂着头,双手紧攥着信纸。

不知过了多久,马向松仿佛做出了觉醒。

他取出一个火折子,将信纸烧毁。

……

益州,广汉郡。

广汉郡是益州十郡中,人口和耕田数量,均位列前茅的郡。

狄轻舟已经巡视完汉中、梓潼、巴郡。

接下来,巡视完广汉郡之后,将巡视蜀军、建宁郡,然后直接返回咸阳。

宽阔的大道上,可见密密麻麻的劳力正在参与修建秦蜀大道。

狄轻舟问道:“广汉郡这段道路,共计招募了多少劳力?”

广汉郡太守王景回道:“回狄府令,共计两万三千八百六十人。其中一万七千人由商贾招募,剩下劳力由官府直接招募。”

狄轻舟继而问道:“商贾招募劳力,可否提供午餐?都督府衙下发的补贴,是否发放给到承包工程的商贾?”

王景说道:“商贾皆会提供午餐,起初各个商贾提供午餐标准不一,如今已和官府提供的午餐一般无二。

府衙下发的补贴,已经全部发放到位,商贾签字领取的名录已经抄送一份送往蜀都。”

狄轻舟微微沉吟,对着身侧的书办,说道:“去挑两名商贾,本官要问话。”

“诺。”

不多时,书办领着领命商贾走来。

“草民刘元(乔光)见过狄府令。”

狄轻舟言简意赅,问道:“你们两人分别招募了多少劳力?”

刘元回道:“草民招募了七百三十名。”

乔光说道:“草民招募了两百五十名。”

狄轻舟转而问道:“你们两人分别在秦州钱庄领取了多少补贴?何时签的字?”

刘元快速道:“草民上个月初八领取的补贴,因而承包工程已有三月,故而共计获得补贴两百五十三贯又五百文。”

狄轻舟微微颔首,看向乔光。

后者支支吾吾道:“草民的补贴由家中管家代为领取,实际数额和领取时间未知。”

狄轻舟问道:“那你可知都督府衙补贴标准?”

乔光说道:“招募劳力五百人以下,每人每天补贴十文,超过五百人,低于一千人的劳力,每人每天补贴十五文,超过一千人,每人每天补贴二十文。”

狄轻舟脸色缓和:“补贴乃是都督府衙下发,目的是鼓励商贾招募更多劳力。钱虽少,却亦是大王和都督府衙一片心意,身为商贾,理应重视。”

“草民知错。”

狄轻舟并未抓着“补贴”不放,而是又询问了其他问题。

例如,在承包工程时是否有困难,有何需要官府帮助的地方等等。

刘元和乔光两人不知是有所顾虑,还是真的没有困难,皆摆手摇头表示承包工程一切顺利。

狄轻舟笑了笑,勉励一番便让书办带着两人离开。

“王太守,大王异常关注秦蜀大道的修建进程,秦蜀大道的重要性无需本官赘言,广汉郡府是否有困难?但说无妨,本官定会尽力协调。”

王景拱手道:“下官确有一个难处。修建秦蜀大道所使用的水泥由州府和工司统一调配,广汉郡路段的工期一直颇为紧张,水泥分配数量却低于汉中、梓潼两郡。”

狄轻舟说道:“汉中、梓潼郡皆开设有水泥工坊,故而两郡分配得到的水泥较多。水泥短缺这一问题,本官会通知益州府和工司改善。

若是广汉郡路段因为水泥供应短缺,导致工期拖延,本官自会责罚益州府和工司。”

“多谢狄府令体谅。”王景拱手一礼。

在秦蜀大道修建工地巡视一番后,狄轻舟又顺道前往周边的城镇、村庄巡视,直到傍晚时分才回到郡城驿站。

书房中,狄轻舟将一摞文书公函批阅好,便叫来书办。

“将桌上公文归档并发往各处。另,让监察司主簿赵宁,武卫府校尉庄锐来见我。”

“诺。”

一刻钟后,一名中年男子和一名汉子迈步走进书房。

“下官见过狄府令。”

“都坐。”狄轻舟放下一份公文,说道:“都督府衙下发有关商贾承包道路、水利工程的补贴,需要暗中稽查。

这件事,由你们两人负责。本官要知道,都督府衙下发的补贴,是真的到了商贾手中,还是商贾只是签了一个名字。”

赵宁和庄锐相视一眼,前者问道:“狄府令,从广汉郡路段开始稽查?”

狄轻舟将两份折子递给两人。

“根据秦州钱庄和益州府上报的公文,近三个月广汉郡共计发放了四万一千六百贯,主要补贴承包道路修建工程的商贾。

在整个益州府、广汉郡衙的度支中,这笔补贴着实不多,仿若可以无人问津,所以才要查。积少成多,水滴亦可汇成湖泊。

更为重要的是,若是补贴虚发,所造成的影响是极其恶劣的。”

赵宁脸色一正:“下官明白了。”

“嗯,这件事尽快提上日程,不许拖沓。”

“下官领命。”

赵宁和庄锐两人走出书房,来到赵宁的房间。

庄锐挠头道:“赵主簿,该如何查,你有确切的想法吗?”

赵宁沉吟道:“狄府令担忧的恐怕是秦州钱庄有人中饱私囊,收受商贾贿赂。”

都督府衙的补贴发放,如今早有一个固定的流程。

都督府衙制定补贴政策,政令下发秦益灵三州府,以及户司、商业司、秦州钱庄、宣传司等官署。

而后,三州府将政令转递给各地郡县衙,郡县衙与当地秦州钱庄共同配合,将补贴落实到位。

一名商贾领取补贴之前,先是要找当地官府、工司督查司确认招募的劳力数量,而后官府和工司督查司共同签署公函。

商贾拿着公函直接去秦州钱庄领取补贴,并签名确认已领取。

赵宁将上诉流程捋了一遍后,说道:“庄校尉,若是有商人想要贿赂秦州钱庄某官吏,大可签个字走人,一文补贴都不领。

并且,这笔贿赂将天衣无缝,极其隐秘,难以察觉。如今秦州钱庄已经重组独立,各级官吏皆得到升迁,难免出现害群之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