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收拾烂摊子

第一千二百九十七章 收拾烂摊子

姜绾去到荒地,孟文元还老老实实替她守着人不曾离开,小玥不在,问了孟文元才知他夜里让小玥回去休息了,雪貂跟着小玥,他留下了麻团。

姜绾正要让他把两边的工匠都叫过来,脚下不稳,险些栽倒。

孟文元眼疾手快扶住了她,麻团也紧紧挨过来挤着她的膝盖,想用身体接住她以免她摔在地上。

孟文元担忧地看过来,开口缓慢道:“太累了……休息……”

他如今说话依然不流利,但基本能表达清楚意思,姜绾也明白他想说什么,站稳后就拍了拍他的肩头,“好,只是昨夜没休息好所致,不碍事,不用挂心。”

“可有请人来看过两边搭的台子?”

孟文元点点头,指了指木匠一家,表示他们没问题,姜绾点了点头,意料之中的事,验看过有个说法就行。

“替我把那几十个人退了,工钱悉数照付,活儿不用他们再干,只留下木匠一家。”

她原想自己去做这些事,不过方才的确有些脚步虚浮,便没有逞强,寻了把椅子坐下来稍作休息。

刚刚坐下没多久,一队人马押着粮食从荒地前经过,前面扬着的旗上是陈家商行的徽记。

有米粮送到。

押送米粮的是商行的主事,瞧见姜绾,便停下车马上来回话。

“上次您来过之后,东家也来了信,日后工坊的全部供应,都是我亲自来押送,不会再经手他人,头一批米粮送来,您点个数。”

这儿发生的事陈邵君人还没回到,竟然全都知道了,姜绾有些惊讶,让主事把单子拿过来核对,“你们公子何时来的信,可有旁的事交代?”

既然他知道工坊里出了内贼,可就该知道他们盯上了什么,对此的应对措施她也想听听他的看法。

主事的从怀里掏出一封信,“给您的,东家说您看了就知道了。”

不等姜绾打开来看,荒地里的工人就闹了起来,那伙被退了工的人不肯答应要来找她讨说法,被孟文元拦在半途,耐不住对方人多他拦得住这个,拦不住那个,几个工匠冲到姜绾面前。

“我们要见曹三爷,雇了人又不要,这会儿让我们喝西北风去么!”

那人说着瞥了姜绾数眼,嘟哝道:“到底年纪轻,办事这般不牢靠,平日管事不管事都不知,什么东家,只管拿银子的吧……”

姜绾皱眉,不是说了银钱照结,喝什么西北风?还要见曹账房?

那带头起哄的人见她不语,欺她面嫩,眼珠子骨碌一转,道:“你这点银子就想打发我们,门都没有!要么把这荒地里全部的了望台都给我们做,要么照原定的双倍付讫,我们便也不与你这为难。”

“总而言之,你想顺顺利利地把了望台建好,就诚心诚意把这事了了,哥几个不是不讲道理的人,若不然,你还是让曹账房出来说话。”

姜绾不用他们,正是因为这些人是曹账房请回来的,里头还混进了别有用心的人,本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照旧结清工钱让人走了便是,倒没想到他们还敢狮子大开口,来讹她来了。

“东家,可须在下为您料理此事。这些人应当都是城中牙行挂了名的工匠,若是不好生办事欺主压客,让牙行的人来一趟,自有分辨。”

陈家商行的老主事从旁给姜绾提醒道。

姜绾知道他是好意,怕她不惯与这些人打交道,被人唬了去。

“即使如此,那便让人进城一趟,把牙行的管事请来说道说道。”

她叫来木匠媳妇,给了她一锭银子,“那日你见着他们是哪家牙行的,与我的人随着走一趟认一认门,这是辛苦钱。”

这些人应当感谢老主事,他不是帮了她而是帮了他们,若不然照她原来的打算,闹事的就别想拿工钱,收拾一顿撵了罢了。

闹事的领头人见着她身边有帮着出主意的老手,脸色变了,不再嚷着说话,又惦记上她出手阔绰,带个路都是一锭银子,眼直勾勾地看着木匠媳妇手里的银子。

嘴上忙喊慢着,“不必麻烦牙行管事了,大家都是出来讨口饭吃,靠的是手艺又不是赖皮,有话好说。”

“瞧您也不是小气的主儿,不如这样,您给原价上再多八成我们立马就走,不要您双倍,您看如何?”

一张贪婪的嘴脸凑到姜绾面前,她一巴掌甩了出去,把人扇飞了。

“不请牙行也行,你干的活我照付工钱,你惹了事我出手教训,我们两厢结讫,文元,拿铜板来。”

“下一个到谁了?”

她出手没收着,那人脸登时高高肿了半边,牙都豁了几颗,这些人台子没搭起来多少,照工借钱不过百个铜板都不到,这点工钱拿到手去一趟医馆药堂都不够,还白白挨打受罪,没人敢上前。

“没有下一个了?那还不散了?”

姜绾说话,不再有人敢言个不字,纷纷回去收拾自己的东西一溜儿跑了个干净。

她走到领头闹事的人身边,俯视道:“你和你的人台子没搭半米,事情却闹了不少,我不与你计较让你结账走人你不干,非要讹上一笔,今日算是个小教训,若是再敢来闹事,不是几颗牙就能算了,滚。”

那人立即连滚带爬跑了,商行老主事还是不免担忧,“如今城中因为要打仗的事一直有些乱,这些人应是想着多昧笔钱逃去外地,此番不能得逞恐不会善罢,东家您夜里着人多防备着些才是。”

又问,“可要城里派些人来?工坊的工匠手艺活儿上见真章,值守护院却不是能事啊。”

姜绾早知城里很多人都往更安全的地方走了,却不知会乱到这般地步,见老主事忧心忡忡,答允了下来。

“有劳您安排。”

“东家哪里话,分数应当的,工坊出了曹账房这档子事,本就是我们的疏漏,给您添麻烦了才是。”

姜绾与老主事一并把送来的米粮带回工坊,外间了望台的事依旧交给木匠夫妇和他们的徒弟,木匠媳妇跟来把方才的银子拿来还给她。

“没有带路,这银子我不拿,况且……况且也太多了些……”

姜绾没收回银子,指了指商行老主事一行人,“拿着吧,一会他们回城你跟着去一趟,把牙行的位置说给他们听,之后的事便不用管了。”

“若是还有什么熟悉木工伙计的帮手,一并叫来,先前耽误了些工时,搭台子的事要赶一赶。”

木匠媳妇这才接了,“您这般信我,我定给您办好,台子的事您放心,我们村子干木活儿的有好几个,都没走呢,我回去把他们都喊来!”

姜绾奇道:“不是说村里人都走光了了,你们几个木匠怎不走?”

她刚刚经历了工坊中频出贼人又有工匠闹事,对一切不合理的事都极为敏感,看向木匠媳妇。

这几个原先看着老实的木匠,总不会还有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