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1章 张教谕
第231章 张教谕
州府县之学官,俗称“教官”。本文搜:秒章节小说网 免费阅读
都是由朝廷直接委派,有一正职,辅以若干副职。
府学设教授一人,州学设学正一人,县学设教谕一人。
教谕别称“司训”。
以上这些都是官学的正职学官。
然后是副职,府、州、县学分设训导四人、三人、一人,这些是副职。
童生进学后,统归这些人教导。
陈凡虽然在海陵已经呆了一段时间了,也在县学门前来来往往路过了很多次。
但说实话,他还从来没进县学里看过究竟啥样。
海陵城中的凤城湖是引城河进入城中形成的人工湖,弘毅塾在小湖的南岸,而海阳楼则在小湖的北岸。
海阳楼的西边不远处有座文峰塔,塔下就是县学。
大梁的儒学都是有统一规制的。
学宫坐南朝北,中祀孔圣,从进门起为棂星门、半月形的泮池。
泮池后是一座四合院,四合院的南侧为名宦祠、乡贤祠,这里祭祀的都是本地出生,或者跟本地有关联的官员、大儒、乡贤。
比如徐家那三位,此刻就被供奉在其中。
说完了南边,正面则是大成殿,塑圣人孔丘像。
左右则是东庑、西庑。(庑是大房子、殿宇的意思)
这四合院周围有高丈余,长约四五十丈的砖墙围住,一般是不对外开放的,就算是县学的师生一般也不给进,更别提普通百姓了。
因为这里是县学举行各种仪式以及祭孔的场所。
按理说,陈凡成为生员后,头戴两朵金花,乘着白马,前有彩旗,后有黄盖,从泮池进入大成殿中祭拜孔子才算完成了入学典礼。
这叫做“入泮”。
《诗经》有云:“思乐泮水,薄采其芹”,故而入泮又可以称之为“采芹。”
可陈凡怕麻烦,拒绝了周教谕的邀请,最后没入泮,也没采芹。
便是今日,也就是朝泮池里张望了一眼便算是过了瘾了。
在学宫的西面才是真正县学里真正的教学办公地点。
跟学宫的棂星门并肩建有儒学门,陈凡刚走到门口,昨天那门斗看到他眼睛顿时一亮,忙不迭飞也似跑来请安。
“案首公,您这是第一次来县学,小的给您引路。”
陈凡正愁不认识地儿呢,于是点了点头笑道:“辛苦!”
那门斗想必是做惯了“导游”这营生的,自引着陈凡进入儒学门后,讲解便开始了。
“案首公……”
“叫我陈夫子便可!”
“好咧,夫子,你看,自咱们进了儒学门,这院子正面还有道门,叫【仪门】,仪门过去,正北是明伦堂,东面是致道斋,西面为育英斋,平日里教官们给各位生员老爷讲课便在这两斋里。”
陈凡点了点头,又跟着那门斗朝明伦堂后面走去。
门斗指着眼前出现的一处小阁道:“这是尊经阁,咱们县学的藏书都在这里。”
“夫子,尊经阁后面就是敬一亭、射圃,没什么看头,咱们朝西边去,育英斋边上的围墙有个便门,通往教官的公廨,我领着您去公廨报备去。”
陈凡点了点头问道:“昨日你说这新来的县学教官是个例监?”
说到这个,门斗立马来了精神:“可不是嘛,你说这提学衙门也是,之前那周教谕虽然差了点,但好歹还是个秀才,现如今,不知怎得,上面给派来个例监,也不知道这张教谕什么功名?”
说到这,他左右看了看小声道:“听人家说,这位新来的张教谕是个老童生,连秀才都没考上,蹉跎了几十年,最后花钱买了个学官,过过官瘾。”
陈凡皱了皱眉,很不喜欢这门斗在背后议论人家。
门斗似乎也发现了这点,将陈凡引到一处朝东的门边,然后指了指里面道:“小人就送夫子到这里了。”
陈凡点了点头,等那门斗走远后,这才整了整澜衫,轻咳一声踏入公廨。
“生员陈凡拜见学老师。”陈凡站在学署公廨门前,躬身一揖。
教官虽然名字里有官,但他们与其他官员不一样,别的官员,像杨廷选之流,拿的是朝廷的俸禄。
学官也叫官,但工资却从学田所收和附学生员的束脩里得。
所以,相比于官员,学官这个名字更多是代表“师傅”的意思。
但区别与真正的老师,一般生员在正式场合,通常称他们为“学老师”。
顾名思义,官学里的老师。
片刻后,公廨内传出一个苍老又严肃的声音道:“进!”
当陈凡走进公廨,就见案后坐着一名皓首老者,目光凛凛地盯着陈凡:“我听闻你就是今年院试的案首陈凡?”
“正是,”
那老者也不废话,拿着司签的卤簿冷哼一声:“为何进学后从来不来县学点卯?”
“你可曾请假?”老者追问了一句。
陈凡听到这,心里直骂娘,那周教谕见自己不来也不催促,但你好歹把我请假手续补齐啊,没想到竟……
见陈凡没有说话,张教谕道:“朝廷有制度,有生员告假三日一下,需由教谕批准记录在案,三日以上,需要报至教谕、县令,超过一月需要学政衙门备案,你卤簿上有二十余日未曾点卯,可曾报与前教谕和县尊大人?”
陈凡汗颜:“未曾。”
在张教谕顿时大怒:“有旷课者按日扣发廪膳银,这个月扣你二十六日的,你可有话要说。”
陈凡这时候只能认栽:“认罚。”
张教谕这才缓颊道:“看你知错能改,我便原谅你这次,但若是连续三月未至,或者累计未点卯超百日,我必上报学政衙门,革除你的功名,你需当警醒。”
陈凡一听到这顿时有些慌了,自己弘毅塾还有一摊子事情等着自己处理,外面还有女子补习班两名奇葩弟子,他哪有时间天天呆在县学。
就在他苦思转圜之策时,张教谕开口道:“我听说过你的事情,来之前,大宗师也曾专门跟我提过你,我听说你文章很好?”
陈凡连道:“不敢!都是大宗师谬赞。”
张教谕点了点头,然后突然道:“我是例监一事,你听说过吧?”
“啊?”陈凡疑惑地抬头看向他,搞不清他葫芦里卖得什么药。
这时张教谕突然笑道:“我叫张邦奇,字常甫,曾在太仆寺车公手下做过事。”
听到太仆寺三个字,陈凡觉得有些耳熟,半晌之后他突然记起,太仆寺车纯,这不是徐述的儿女亲家嘛?
绕来绕去,竟然还有这层关系。
可既然有这层关系,对方为什么刚刚要如此拿捏自己呢?
【还是写了一章!】
【这章评论区有儒学的建筑简图,大家可以看一下,方便理解这章,参考的是《茶香室续录·卷十·牛叟先生游泮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