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9章 沈彪

第239章 沈彪

沈彪这几人来得匆忙,在路上只是听传信之人说张邦奇发火,但并不知道“超过半个时辰”有什么惩罚。本文搜:看书屋 免费阅读

几人全都茫然地看着杨廷选和张邦奇。

杨廷选只觉得可笑,自己一个县令,在来的路上都听张邦奇说了事情大概经过,这些传信生员的家人真是办得好差事。

见县令不说话,众人的目光又看向教谕。

张邦奇道:“本官之前说了,今日释菜礼未至者,挞十鞭;若是半个时辰内不至,廪、增各降一等,附生降为青衣;一个时辰不至者,黜革。”

沈彪几人闻言脸色一变,他们几人都是县学廪生,降等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每年的廪米或者廪膳银没了;代表着给童生认保和派保的保费没了;代表着岁贡、优贡的机会没了,万一真得学不成,就连做学官的机会也没了。

这,就是今天他们迟到半个时辰的代价?

几人闻言顿时呆若木鸡,汗如雨下。

就在这时,沈彪道:“县尊、学老师,学生今日没有参加释菜,学生知道错了,但看在学生每日里还要为父亲打理生意的份上,求大人和学老师给我这一次机会,我以后一定痛改前非,绝不敢再犯。”

沈彪的话说得言辞恳切,听完后还以为他是什么为父分忧的好人。

谁知在场除了陈凡,就连杨廷选和新来的张邦奇都对此人颇为了解。

张邦奇冷冷一笑:“你倒是孝顺,不过醉心商贾之事而不务本业,我干脆黜落你,你自去行商便也罢了。什么为父分忧?你父把持海陵鹅行,你把持海陵渔行,各是各的生意,怎么就成了你行孝道的证明了?”

听到“鹅行”两个字,陈凡下意识抬头看向那沈彪,没想到鹅行竟然是他爹开的,大牛哥他们往日的鱼获却是交给了这个叫沈彪的。

原来这家一老一小还是海陵商界的风云人物啊。

沈彪此刻已经泪流满面,哀求道:“学老师,我以后再也不敢了,求您饶了这次,饶了这次。”

可张邦奇身上那是带着车纯给他的承诺来的,人家是下定决心整饬学风,在这几年里干出点成绩来的,怎么可能因为此人的哀求而动摇。

只见他呵斥道:“若是再纠缠不清,我那便夺了你的衣衫。”

听到这话,所有人吓了一跳,噤声不敢发出丝毫的声音。

可……

沈彪却着急了,红着眼,突然指着陈凡道:“若是降等,那我不服,今年我来县学的次数,还比这案首来得多,既然学老师要整饬学风,那为何他没有事?今日仅因我来得稍迟便如此重罚我,我不服。”

“还有,学老师说我是经营商贾之事,我看这陈案首也是一心扑在他那社学上,都是为了营生,便是我做的低人一等,他做得出人头地怎得?”

杨廷选见陈凡被牵扯进来,顿时大怒:“你一个欺行霸市,买卖鱼获的,如何能跟人家教书育人比?”

沈彪不敢顶撞杨廷选,但眼中那不服气的样子现场谁都能看得出来。

陈凡叹了口气,心说这沈彪是掉在坑里了,人家张邦奇早就算到有人会拿自己说事儿,所以等着他跳出来呢。

果然,张邦奇微微一笑开始勾他入觳:“县尊大人说得不错,你说你成日里跟鱼虾螺蟹这些东西打交道,人家在塾堂里却天天读四书五经,你们怎么比?”

沈彪听到这,脸上的肌肉抽动了几下,突然跪倒在孔圣的木主之前:“学生敢在圣人面前立誓,虽然学生为父分忧,管着家里的生意,但须臾不敢放松,每日苦读不辍,绝不敢怠慢学业!”

说罢他转头看向陈凡:“今为剖明心迹,愿与新科案首陈凡比校经义文章。”

众人闻言,尤其是一帮县学的附生听到沈彪这话,心中顿时大骂起来。

沈彪入学已经六年,能在六年里爬到廪生的位置,可想对方确实一直都没有丢下书本的,而且六年里的积累并不是刚进学的陈凡能够相比。

就拿经义来说,双方在《五经》的积累,就绝不会在同一个层面上。

这不是大家瞧不起陈凡,而是知识的积累是需要时间的。

就比如,好比陈凡是小升初全校第一名的成绩上了初一,但他哪里能跟初三的尖子生沈彪相比?

不是一个水平的。

可沈彪却提出要跟陈凡比试,这不是欺负人嘛?

就在沈彪以为张邦奇会拒绝之时,让他没想到的是张邦奇却点了点头:“甚好,甚好,我恰好也想看看海陵县学廪生们的水平。”

杨廷选惊怒交加,转头愤愤看向张邦奇这个老帮菜。

张邦奇则依然一脸微笑,可却在众人错愕之际道:“那题目便由我出吧。”

杨廷选听到这话,脸上惊怒之色顿时一敛,为什么?因为他原先紧张,是害怕这沈彪纠缠不清,万一出个五经题,那对于刚入县学的陈凡来说可不是什么好消息。

可现在张邦奇却很鸡贼,答应你的要求可以,但题目却由他出,那杨廷选自然也就放心了。

沈彪哪里不清楚其中的弯弯绕儿,他想用话术把陈凡拉进来,可这些洞庭湖的老麻雀同样利用他的话术把他给绕进来。

不过,沈彪并不害怕,陈凡是案首不假,但自己也是廪生,是“高等生员”,那也是岁考真刀真枪拼出来的,谁怕谁?

想到这,他躬身一揖:“请学老师出题。”

张邦奇看了看陈凡,然后开口出题道:“叟,不远千里,辱幸至敝邑之廷,将何以利吾国?”

此题一出,在场很多人都茫然地看着教谕。

不是四书题,也不是五经题,《四书五经》里面根本没有这句话。

这时,杨廷选微微诧异地看向这个来海陵搞事情的老例监。

他当然知道这题出自哪里,也从这题中发现,这个老例监绝不是一个普普通通的车纯幕僚,一般的幕僚可没有这种水平考出这样的题目来。

陈凡也愣了,在他猜测中,老帮菜出的题应该是什么判词题,却没有想到这家伙竟然出了一道《史记》题。

有意思,越来越有意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