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盈科而后进
初试之后,便进入了短暂的“中场休息”。
官员们喝茶的喝茶,闲话的闲话。
各家书院的夫子们则恨不得掰开学生们的脑袋,一股脑将《论语》掰碎了、嚼烂了塞进去。
淮州府这边就……
安定书院的夫子们灰心丧气,说话声都比其他两府的书院夫子说话声细小得多。
混进来拿“奖品”的社学夫子们更是大多摆烂,一副你安定书院都不行,我们更不行的姿态,干脆选择躺平。
只有如皋的林夫子看着陈凡:“你们弘毅塾倒是可以出两个人,就那两个贺什么、薛什么的……,陈夫子,要给咱们社学涨涨脸啊!”
“不是给咱们社学,我看呐,安定书院是不成了,陈夫子,你要给咱们淮州府涨涨脸咯。”又是一个兴化县的社学夫子看着安定书院,幸灾乐祸道。
就在这时,站在安定书院人堆里,一直很“低调”的陆羽突然朝陈凡等人走来。
刚刚还围着陈凡说话的众人立马转了话题,聊起天气来了。
“陈斋长!”陆羽依然那副皮笑肉不笑的样子。
这人虽然跟自己没有多少交集,但陈凡看到此人那皮里阳秋的样子,心里就莫名其妙一阵烦。
陈凡不冷不淡拱手道:“原来是陸教习。”
陆羽哈哈一笑:“陈夫子好本事,回去海陵这种小地方,竟然还能勾得周知府、薛知州将公子们送去读书。”
陈凡瞥了他一眼:“陸教习还是有话直说吧。”
陆羽顶着茶圣的名字,却一点茶圣的气度都没有,听到陈凡这话,心中愠怒,但他依然笑嘻嘻道:“那我就直言了,刚刚山长找到我,让我来跟陈斋长说几句体己话。”
“山长的意思是,他之前刚刚接任书院,对整个书院还不了解,所以让陈斋长这样的人才流落海陵这种小地方!”
“但今日一见,他确见陈斋长是有才学的,所以想请陈斋长回去。”
“月俸……”陆羽竖起指头:“五两银子!”
“嘶……”
别看他俩在说话,其实周围不知多少人竖起了耳朵。
当一众社学夫子们听到安定书院竟然给陈凡开一个月五两银子的时候,那些社学夫子们眼珠子瞪得滚圆。
没错,他们是私底下揶揄安定书院,但那是底层的人,揶揄首富的那种自卑心作怪。
相信如果大名鼎鼎的安定书院愿意出五两银子邀请他们,他们立马会当自己刚刚的揶揄是放了个屁,屁颠屁颠上赶着去感谢胡芳。
没办法,安定书院给得太多了。
一年那可是六十两啊。
他们这些穷哈哈的社学夫子,大多都是绝了科举念头的生员,既没有朝廷的廪膳禄米,又大多不事生产。
一年十几两银子就算烧高香了。
要是给他们六十两,他们都敢去提刀杀人。
陆羽提完银钱的事后,背着手微微仰头,似乎在等待陈凡一改刚刚的无礼,转而客客气气地感激涕零一番。
可是……
陈凡只是淡淡道:“那倒是要感谢山长了,不过《孟子》有云,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陈凡只能在此谢过山长了。”
陆羽只不过是个巡检司的武人,凭借一手好弓术在安定书院当个教习,陈凡说得话,他根本就听不懂,陈凡讲完后,他还张着嘴看着陈凡等待解释。
谁知陈凡挥了挥手:“烦劳陸教习就这么回复山长吧。”
陆羽一头雾水地走了,等他走后,一众社学夫子看着这个白丁的背影,全都哈哈大笑起来。
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
泉水遇到坑洼,必先填满再继续向前,最终汇入大海。
陈凡之所以这么说,意思是既然我已经离开安定书院,虽然海陵只是个小地方,但我也会跟泉水一样,不断克服障碍,坚定前行,不可能停滞或者倒退的。
用俗话就是,我特么“好马不吃回头草”,你胡芳做梦想屁吃呢?
你看,这就是读书人,骂人不带脏字,甚至不读书的人都不知道其中的意思。
陆羽回去后,在胡芳身边附耳小声说了些什么。
显然,胡
芳这个举人,可不是目不识丁的陆羽,听到陈凡的回复,他的脸瞬间黑了。
他是谁?
他可是堂堂举人,是当朝礼部左侍郎家的公子,是淮州首屈一指的安定书院的山长。
这个穷泥腿子,小小童生,竟然敢拒绝他?他怎么敢拒绝他?
难道就因为在一次经会、一次讲会上得意了?
他陈凡难道就觉得自己了不起了?
胡芳阴沉着脸,挥了挥手,斥退了陆羽,目光看着陈凡,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
陈凡当然不会管一个无关人等如何无能狂怒。
此时官员们已经休息结束,讲会第二阶段即将开始。
分司官暑的小吏们早就按照答题多寡拟定好,参加团队答题的名单。
淮安、扬州两府来参加盐院讲会的都是书院,名单上自然都是书院的学童。
遇到答对数量一样,难以抉择的情况,两府书院也能够相互谦让,争取做到都有人参加下一轮。
但到了淮州府就不同了。
参加第二轮的学童,各府都只能出六人。
淮安、扬州两府,虽然没有人能达到胡邦泰答对“八题”的高峰。
但人家普遍水平都还不错,答对五、六题的大有人在。
可淮州府就尴尬了,安定书院只有朱绶一人答对五题,别的……竟没有一人答对超过两题。
反观弘毅塾的成绩,虽然有两人“零蛋”,但陈学礼答对两题、薛甲秀答对五题,变态学生贺邦泰更是答出了八题。
宣读名单的照例还是那照磨。
“淮州府安定书院朱绶、师滦、邱江、弘毅塾贺邦泰、薛甲秀、陈学礼。”
“候补者:江贤、周炳先。”
名单一出,全场再次哗然。
堂堂的安定书院,在第二轮的参赛名额竟然跟一个小小社学平分了?
安定书院的夫子和学童们更是异常激愤。
如果说答对两题的陈学礼能挤入名单,他们还没有什么理由反驳,毕竟自家不争气,除了朱绶之外,回答问题最多的也只有两题。
但凭什么候选名单中会出现“周炳先”的名字?
他们安定书院一大把答对一题的人,不比这个纨绔厉害?
难道?
就因为此人是淮州知府的儿子?
陈凡看着那群愤怒的安定书院学童,叹气摇头:“生活在象牙塔里,被保护的太好,还不了解这个社会的险恶啊。”
“有的人天生在罗马,有的人天生是牛马,另一个世界都改变不了的,更别提在这个时空中的大梁了。”
“不爽?不爽难道去骂老天?人家如皋成均塾的林夫子还没骂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