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入场
第170章 入场
就在众童生说话时,突然三声炮响,大梁弘文三年南直隶院试便正式开始了。
跟府试差不多,按照县纲,轮到某县时,便有人领着一组十人,点名进入考场。
同样,应考者县试进入九龙曲折的护栏缓慢移动向前。
就在考生们点名时,试院大门被人从里面打开,作为这场淮州府院试的提调官,知府周良弼和首县知州薛梦桐,以及州府县三级的学官、考生的廪保早已聚在试院门前。
“提调官进!”司仪高声站在试院大门喊道。
声音宏亮,吸引了在场所有考生的目光。
陈凡也伸着脑袋超前看去,只见周良弼进入试院,大门口一名同样身着绯袍的官员起身跟周良弼相对作揖见礼。
“首县及各学校教官进!”司仪再次大喊。
这次是薛梦桐领着各县的学官走进大门,李世亨跟他们见礼,同样是相互作揖。
“廪保进!”
这次,李世亨却高坐不动,坦然受了一众廪保生员一礼。
但等这些官员和廪保进了大门后,却并没有第一时间点名。
一众官员坐着喝茶叙话,门外的学政衙门书吏们却加快了第一次点名的节奏。
很快,院外的考生全都按照花名册点名结束。
各县也按照各自的县纲在九龙场排好了队。
“弘文元年,淮州府府试案首李存疏,进~”
陈凡诧异看向不远处的李存疏,没想到他竟然是第一个被点名进去的。
这时,他身后的那名海陵县考生道:“陈案首第一次院试,恐怕还不知道这院试的规矩。”
“院试点名都是看府试录取的名次先后。”
“李存疏是上一次府试的案首,因为丁忧所以才没有考院试,按照以往的成例,他早就是生员了,故而第一名进场的应该是陈案首你才是,不过第二名应该就到陈案首了,您赶紧准备准备!”
陈凡闻言这才恍然大悟,转过头朝那人行了行礼,忙将地上的考篮提了起来。
果然,刚等他提了篮子,那边就有人喊道:“弘文三年,淮州府府试案首陈凡,进~!”
陈凡连忙越众而出,在一众人等艳羡的目光中挤过人群来到门前。
到了院门前,陈凡才发现,李世亨是个保养极好的中年人,下颌的长髯使得他看起来儒雅风流,似乎只有三十出头的年纪。
此时的李世亨正面东而坐,微笑地看着陈凡。
周教谕见到陈凡,连忙上前站立在李世亨身后:“回禀提学,此人正是今科府试案首陈凡陈文瑞。”
李世亨点了点头,没有说话,随即用眼神示意一旁的书吏。
书吏连忙道:“廪保上前。”
老工具人徐怙也立马站在李世亨身后。
书吏到这会儿才看向陈凡:“海陵县陈凡!”
“有!”
李世亨慢慢吞吞拿起身后周教谕递过来的名册,用不轻不重的声音念道:“陈凡,字文瑞,南直隶海陵县溱潼人,十五岁,面目清朗无须,面白无麻点瘢痕,曾祖……。”
念完后,盯着陈凡也不说话,似乎在打量陈凡的长相跟名册中的描述是否一样。
因为李世亨的沉默打量,气氛好像凝固了一般,就连一旁口观鼻、鼻观心的周良弼与薛梦桐也微微抬头看向李世亨与陈凡二人,搞不清到底出了什么问题。
就在这时,有学政衙门的书吏急匆匆小跑着进来,凑到李世亨耳边小声说了些什么。
李世亨闻言先是微微一怔,随即点了点头。
不一会儿,那重新出去的书吏再次走了进来,而他的身后则跟着一名身着青色官袍,胸前绣着“鸂鶒”补子的都察院官员走了进来。
“周三近?”陈凡看到来人,眼睛一凝,“他怎么来了?”
此时点名因为周三近的到来陷入了停滞,李世亨起身与周三近作揖笑道:“尔德,你怎么来了?”
周三近笑道:“本官为都察院江西道巡按御史,有监督学校、整肃学风之责,院试乃国家抡才之典,本官恰从通州回来,便想着不负朝廷之托,今次监临院试,协助大宗师震慑考生中的不法之徒。”
李
世亨眼睛微眯,随即笑道:“那真是太好了,有了尔德在,必能让本科院试周全圆满。坐……”
说完,让人端了把椅子放在薛梦桐身边。
周三近戴着乌纱帽,穿着圆领衫、束腰、蔽膝、白袜、黑鞋一应俱全,加上不苟言笑的那张脸,顿时让场中所有人感觉到了此次院试好像有什么事情要发生了。
点名继续,不过这次李世亨再没有看向陈凡,而是道:“此童生廪保何在?”
徐怙上前看了陈凡一眼,面无表情道:“徐怙保!”
等他说完,府衙指派的派保上前递交“道试卷结票”,待书吏验明后,李世亨点了点头:“发给卷纸。”
陈凡走上前去,来到一众官员面前,只见周三近似乎跟他不熟一般,只跟周良弼等人一同,漠然地看着自己。
陈凡拿了卷纸,拱手告退,便被书吏领着朝院里搜检去了。
“天监十二年府试第二名贺旭,进……”唱名再次开始。
来到后院的陈凡就看见李存疏此时已经脱得只剩一条犊鼻短裤,抱着胸口任凭号军摆弄。
待陈凡进来,他也不是科场的小白了,放下考篮,自动宽衣解带。
可惜,这次因为没有陈湘的照顾,他只能脱得精光,眼噙泪光,羞耻地撅起腚让一众号军查看。
好在那号军对李存疏、陈凡这两案首相对他人还信任些,没有给两人趁机做个指检。
待穿好了衣服,两人哪还有刚刚在外面时,众人眼中那高高在上的案首样子,全都夹着屁股,匆忙收拾了考篮,灰溜溜朝考舍里走去。
待陈凡进入号舍,总算松了口气。
这号舍是个仅容一人的小房子,若是身宽体胖,可能都塞不进这号舍里。
号舍的里面是个砖砌的台子,供考生坐下;左面墙上是块木板,放下后搭在右边墙上凸起的部分便成了一张桌子。
这木板还能卸下,跟座位上层的木板一拼,就是一张可供睡觉的小床,虽然不能伸腿,但好歹能让腰背舒服片刻。
两边墙上还有几个钉子,那是供考生放置考纸的地方。
陈凡的考篮中就备有一个蓝布包袱,用不到的考纸和稿纸就放在包里挂在墙上,以免污损。
到这里,所有考生便不能移席、换卷、丢纸、喧哗、顾盼、搀越、吟哦了。
否则立即扣考,重则枷示。
约莫半个时辰后,考生入场的差不多了。
大梁弘文三年的南直隶院试淮州场——正是开考。
炮声三响之后,有书吏执牌下巡,以示耳聋者。
只见牌上写着第一道四书题,陈凡见到那题,眼中“忽”的亮起。
【成弘法脉】的头衔也在脑海中的面板上闪烁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