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0章 化学小专家

第180章 化学小专家

《说苑》:老而好学,如秉烛之明。

在信息混沌的世界里,始终保持清醒的认知。

如郑玄遍注诸经,面对古文经学的释义混乱,以“秉烛”之姿考订《毛诗》真伪。

朱熹重构《大学》格物体系时,既继承二程道统(继绝学),又批判佛老“空寂之说”(破迷障),如同举烛勘验儒释边界。

如王夫之隐居石船山注疏,借油灯勘破程朱理学。

如阎若璩证伪《古文尚书》,恰似持烛照见梅赜作伪的千年迷雾,重现“绝学”本貌。

陈凡呆愣原地,手里执笔,怔怔地看着眼前的老人。

刘汭突然朝他露出和善的笑容来,随即躬身朝陈凡一礼。

陈凡大惊失色,周围人更是惊惧交加。

刘汭,天下闻明的帝师大儒,江南士林的代表人物,竟然朝一个小小的童生躬身行礼。

“和泉公!”

“刘祭酒!”

“大人!”

众人纷纷破口而出,神色各异地看着刘汭。

刘汭叹了口气对陈凡点头道:“昔日司马温公撰《通鉴》,必究事件首尾,近人却解《道德经》【绝圣弃智】,我老了,未来只有像你这样的人,才能烛见经义,正解天下了。”

随即他落寞的挥了挥手,转身对曹光佐道:“此子不可能科场作弊,若是有人不信,你让他来找老夫,朝廷关问起来,老夫自然会上奏陛下!”

说罢,他走下明伦堂,在一众读书人的目光中缓缓上了轿子。

轿子抬起,却听轿中之人念道:“其自坏其心以坏及人心也,而人犹不知其害之生也。”

声音缓缓远去,渐渐听不见了。

众人默然,这分明是陈凡刚刚文章中的句子啊。

待得众人再次看向陈凡,目光中多了一丝意味不明的东西。

说不清楚这是什么。

但炯炯烁光,犹如洞照万古长夜的那一丝亮。

陈凡摸了摸鼻子。

这个时代啊,是个最好的时代,也是最让人捉摸不透的时代。

人与人之间,用一篇文章就能彼此交心。

人与人之间,又有着万语千言都说不清的尔虞我诈。

他的目光转向李世亨。

处处刁难我,处处为难我。

好,那我今日便也称称你又有几斤几两。

圣人不是说了吗?

“以德报怨,何以报德?”

“大人,我想问,我是不是已经摒除嫌疑了?”

曹光佐看着陈凡,脸上挂着善意亲近的笑容:“你这文章,就连和泉公都说好,你以之才,当然无需舞弊,你没有问题。”

陈凡点了点头又对周三近道:“周巡按,既然我已经摒除嫌疑,那我有话要说。”

“请!”周三近再也不能用以前那种,看待小有才名的社学夫子那般,对待陈凡了,他客气点头。

“请诸位大人查点,名单中诸人的卷纸,五色笺是否都是红色线格。”

众人闻言一愣,曹光佐和周三近随即眼睛一亮,李世亨则浑身一抖,眼神惊恐地看向陈凡。

很快,这些人的卷子被搜罗了出来,众人一对,果然全都是红色的“五色笺”。

世上当然不可能有这么凑巧的事情,只要是去李游府上“拜访”过的,拿到的卷子全都是红色。

这已经初步证明,李世亨必然是有问题的,必然不是他所狡辩的那样,全都是管家偷他考题所致。

但这还不够,除了名单上的人全是红色笺纸之外,还有其他人也有红色笺纸。

那也就是说,红色笺纸上还有关节的文字。

关节的文字分为两种情况。

一是在文章的某一段落里存在固定的某一个字。

李世亨只要看到这个字,便清楚此人是“打了招呼”的。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在这个卷纸上做了标记。

李世亨通过某种手法,能够发现其中的端倪。

“先找人核对,有没有某段某个字相同的情况!”陈凡对曹光佐等人道。

他的话说完,刚刚因为刘汭到来,还没有被拖走的一众考生中,

顿时有人屎尿齐流,空气中弥漫出难闻的臭味。

一众房官很快就被组织起来。

这时间,陈凡要来曹光佐手里的“礼单”。

这些人中,除了自己那显眼的“点心一盒”之外,还有两种贿赂金额。

一种是唐瑜等三人那种,一人三千两,事前付三百,事后再结尾款两千七八两。

还有一种是孟洋那种,直接一次性支付五千二百两。

“竟然还有层次之分。”陈凡看着名单皱起了眉头。

就在这时,突然有房官道:“总宪大人,有发现。”

其中一名房官指着几份卷子道:“大人请看,这几名考生的起讲部分,第三个字都是归字。”

陈凡看到这个字,顿时笑了起来。

薛梦桐好奇道:“文瑞,何故发笑?”

陈凡指着考纸上的“归”字道:“归字可拆解为帚和彐。”

众人恍然大悟。

【彐】这个字,很形似这个时代白银计量的符号“三两”。

再核对这几张卷子的名字,果然,正有安定书院那三人位列其中。

彐字也就是代指三千两。

估计李世亨看到“彐”字,就心里有数,给这些人在排名上安排符合“价格”的名次了。

众人看向李世亨,此时的他早已大汗淋漓,早就不复刚刚的淡定。

曹光佐又问道:“五千二百两,一次性付清的这种呢?”

“有没有找到关节字?”

众人又是一通翻找。

可惜,这次却没有再找出关节字来。

陈凡点了点头:“看来,这是考纸上做了记号了。”

“记号?”所有人都盯着考纸,想要从中发现点什么。

曹光佐转过头去看向李世亨:“你还不老实交代吗?”

李世亨汗如雨下,却始终闭口不言。

众人只好再次看向陈凡。

陈凡盯着卷子,仔仔细细研究了半天,又将很多卷子拿出来对比。

突然,他看到左下角翻页的部分,每个地方都有一片因为水渍而产生的褶皱。

这种褶皱很是微小,不注意根本看不出来,仿佛有人翻页时手指沾了水似的。

陈凡心中一动,对周三近道:“巡按大人,有没有茶水。”

很快便有人端来一盏茶。

陈凡在所有人疑惑的目光中,用食指轻蘸茶水,放在那褶皱上面。

“咦~~~~~~~”

众官员惊讶出声,只见那褶皱沾了水的部分,缓缓显现出一个小小的、几不可见的“史”字。

陈凡笑了,【史】字可拆“口”与“乄”截取史字上半部分,共有五笔,“乄”共有两划。

加起来,可不就是五千二百两吗?

他转过头对李世亨戏谑道:“没想到大人还是化学小专家啊,白矾隐写,你也算是开创了一代先河了,未来必将青史留名,恭喜大人,贺喜大人。”

【感谢各位老哥小姐姐给了作者很多鼓励,作者是兼职写文,平日里事情也多,以前尝试过一天一万多字,但为了这本书的质量,我还是宁可保证质量,也不想靠水文赚钱。大家保持耐心,我会加倍努力。适当的时候,我会加更感谢大家的。拜谢。多多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