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章 漫长的一夜
闻听此言,童贯突然冒出一个大胆的想法,他微微眯起眼睛,向前跨出一步,低声说道:“官家,既然守不住,不如……不守了?”
“不守?”赵佶微微一怔,原本有些倦怠的眼神中露出一丝疑惑,他微微皱起眉头,看着童贯,等待着对方的解释。
“对!”童贯连忙点头,快速组织了一番言语,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试图让自己的想法听起来更合理,“老话说的好,千军易得,一将难求,不可因为三州之地,毁了朝中两员良将啊!官家可将此二人调至东京之内,荣养起来,待北方有变,也可有可用之材!”
“北方有变!北方有变!”赵佶轻叹一声,眼神中透露出一丝忧虑和迷茫,他微微抬起头,仿佛在自言自语,“朕之前铸造的九鼎,其余八鼎皆成,唯有北方宝鼎,久铸不成!”
童贯听了,心中暗自一喜,他知道赵佶迷信这些祥瑞之说,这久铸不成的宝鼎正好可以为自己的提议增加说服力。
“官家,这北方宝鼎久铸不成,定是上天警示北方将有大难。”
“丢失三州,果真大难!”
“非也!官家!北方乃是辽国北方!”
赵佶听了,微微点了点头,“惟愿如此吧!可是,朕就这样放弃三州之地,如何向天下臣民交代?”
童贯眼珠一转,说道:“官家,可以在邸报上宣称是战略转移,将兵力集中在更重要的地方。而且,等日后攻守易型,再夺回三州之地也不迟。”
赵佶沉思片刻,终于下定了决心,“好吧,就依爱卿所言。你即刻去安排,将杨怀玉和折可大调回汴梁,在禁军中任职。”
“是,官家!微臣遵旨!”童贯连忙抱拳领命,退出了寝宫。
当他走在宫中游廊之上时,紧绷的神经才稍稍放松,忍不住长出了一口气。
昏暗的灯光下,他的身影被拉得长长的,脸上表情愁苦异常!
童贯退出后,赵佶独自坐在龙床上,望着窗外的夜空,心中五味杂陈。
慕容贵妃从屏风之后轻盈地走出来,她身着一袭淡雅的宫装,面容姣好,眼神中满是关切。
她走到赵佶身边,轻轻地给赵佶添了一件外袍,声音温柔,带着心疼:“陛下如此忧心国事,臣妾虽不知其中关窍,也只是心疼陛下!”
赵佶微微转过头,看着慕容贵妃,脸上露出了一丝感激的笑容。
他轻轻握住慕容贵妃的手,说道:“爱妃,朕身为一国之君,却不能保我朝疆土完整,实在是有负天下臣民啊。”
慕容贵妃轻轻摇了摇头,柔声道:“陛下莫要自责,如今辽军来势汹汹,局势艰难,陛下也是不得已而为之。”
赵佶听了,心中感到一丝温暖,他点了点头,说道:“但愿朝中诸臣,也是如爱妃这般通情达理。”
慕容贵妃靠在赵佶的肩头,轻声说道:“陛下,既然已经做出了决定,就不要再多想了。臣妾相信,只要陛下用心,定能让臣民们理解陛下的苦衷。”
赵佶听了慕容贵妃的话,心中的忧虑稍稍减轻了一些。他轻轻拍了拍慕容贵妃的手,长叹了一声。
在慕容贵妃的陪伴下,赵佶是安稳的睡了下去,可是今夜睡不着的人,却多了不少。
在慕容贵妃的悉心陪伴下,赵佶缓缓进入了梦乡,皇宫内恢复了安宁。
然而,这个夜晚,注定让许多人辗转难眠。
孔亮坐在清真山的山寨里,与二寨主周兴相对而坐,桌上摆满了美酒佳肴。
孔亮眉飞色舞地讲述着梁山的事迹,“周寨主,你知不知道,咱们梁山攻打登州的时候,那叫一个惊心动魄!畅快淋漓!登州的呼延庆你可知道?如今也在郎君麾下出力!更神奇的是,还有个武安王后裔,关胜,如今就在登州!那云天彪也是和武安王一般无二模样!”
孔亮说得唾沫横飞,周兴听得津津有味,不时端起酒杯与孔亮碰杯。
秦明身披铠甲,手持长枪,在掖县的城墙上缓缓踱步,仔细巡视着城防的每一个角落。
滚木礌石,床弩火油,秦明都一一查看,少的赶紧让人来补上,缺的坏的,也尽早备齐!
秦明不时停下脚步,与身旁的将领交流几句,询问防务情况。
“最近务必加强戒备,不可有丝毫懈怠。梁山随时可能打过来,咱们掖县乃是重要防线,决不能有失!”
孔明则快马加鞭,星夜兼程。
他先去了桃花山,与周通商议联合之事,谈得倒是十分投机。
从桃花山出来后,他又马不停蹄地赶往清风山。
一路上,马蹄声急促,孔明心中焦急,希望能顺利说服清风山的那伙人也加入其中,人多势众,可不仅仅是说说而已。
郭知章虽已年迈,身体佝偻,但依然强撑着在整个京东东路巡视。
他坐在马车上,借着气死风灯的光亮,写着奏折,一路之上,看着百姓们生活困苦,不时听到的梁山二字,让他心中满是忧虑。
梁子美此时已经亲自跑到了济水和海边查看。
他站在济水岸边,望着滔滔河水,眉头紧皱,心中暗道:“郓州丢了,有宋江那黑厮背锅,青州若是丢了,自己又该找谁背锅?”
“大人,切勿忧心,有俺师傅在,莱州稳如泰山!”黄信在一边恭敬说道。
“本官担忧的是咱们青州啊!”梁子美苦笑道,“黄都监,青州兵马如此分散,并非好事啊!”
“可青州境内匪患颇多,若是集中一城,怕是下面贼寇就要侵扰百姓啊!”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梁子美摆了摆手,“秦明回来之前,先紧着益都防御吧!”
而姜齐此时则静静地坐在书房里,面前整齐地摆放着吴用送来的关于高丽的情报。
“耽罗岛已经全部入手?高丽居然就一点反应没有?”李助站在一旁,脸上写满了不可思议,忍不住开口问道。
“高丽向辽国上奏了,”姜齐不慌不忙地抽出一页情报,递向李助,“高丽王王俣,命人带着国书,向辽国哭诉去了!”
李助接过情报,快速浏览了一遍,脸上露出了难以理解的神情。
“这……”他微微皱眉,心中满是困惑,“自家地方被占,如何还要求辽国?”
姜齐轻轻笑了笑,靠在椅背上,解释道:“高丽别说出兵,便是他的王位,都是需要辽国册封,才算是合乎正统,否则便是僭越!在高丽王看来,辽国才是能决定他王位是否稳固的关键。所以,当自家领土被占时,他首先想到的不是反抗,而是向辽国求助。辽国点头了,高丽王才敢动,也才能动!”
李助听了,恍然大悟,脸上露出了无奈的笑容。“原来如此,这高丽还真是……奇葩!”
“不过,这对我们来说,倒是一件好事。”姜齐目光深邃,望着窗外的夜色,缓缓说道,“高丽不敢轻举妄动,辽国一时之间也是无暇他顾。我们正好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巩固在耽罗岛的势力,整顿人手,拿下对马岛!”
李助看着姜齐的背影,犹豫片刻之后,才道:“郎君,青州……可否缓一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