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7章 元宵节
第317章 元宵节
清晨,崔娴被一阵鞭炮声吵醒,今天就是元宵节了。过完了,整个春节好像也就接近尾声了。
今天,她准备弄个汤圆吃一吃。不过大早晨的,没有那么好的胃口,她也嫌制作过程麻烦,打算把汤圆留在晚上吃。
不知道今天宋坤是否过来,要是来了,也能一起应个景儿。
天气越来越暖和,站在院子里虽然也有风时而吹过,但不像是大冬日那般,吹的人从骨子里打冷颤。但崔娴打算上窑顶,也还是把自己裹的严实一点。
高处不胜寒,没有遮挡的地方,肯定没有在院子里暖和。
穿戴好之后,崔娴从新挖出来的楼梯,登上窑顶平台。上来之后,放眼望去瞬间内心畅快许多。登高望远,入目几乎都是黄土,偶尔能看到些光秃秃的树干。
但与她站在院内放眼望去的光景,又不尽相同。
远处,有沟壑纵横、有一马平川,近处,有炊烟袅袅、有人影时隐时现。站在高处再看这片土地,感觉也不同。
现在,各处依旧了无生机的样子。但等不久之后,就能看到各处迸发的生机。就是这片黄土地,养育了这的所有人。
未来好几年的岁月,她都是要在这度过。或是站在高处,心情畅快,或是现在已经全然接受并享受在这的生活,崔娴觉得好似这样度过未来几年,也不赖。
深呼吸,吐纳几口浊气,挖出来这么个梯子她还挺开心的。日后风和日丽的时候,就能上来喝个茶,欣赏远处的风景。
只不过条件受限,若是材料等足够充分,在这么大的平台上,建一座透明玻璃的阳光房。里面种植着自己喜欢的花草等,花香、树木香,作物成熟的香……
漫天黄沙之中,好似出现一个世外桃源,独属于她的一个世外桃源……崔娴光是想一想都觉得高兴。
会实现的,心中所想日后总会有机会实现的,或在这,或在其他的地方。崔娴目光落在不远处,连生产队社员的院子,都能看到。
不知道,马上就要投入的春耕劳动,她站在这是否能看清。她自是没兴趣凑别人的热闹,就想看看大放豪言壮志的冷静,在真正劳动的时候,表现如何。
是不是真能如同她表态的时候一样,气势十足。若是肚子里油水够,或许这腰板儿还能挺几天,可现在上顿下顿都是土豆,恐怕连担重的扁担都挑不起来,就累趴下了。
不是崔娴瞧不起冷静,放眼所有来的知青中,就算是精壮的男生,也未必吃的下这份苦,更何况是个细挑的女生。
欣赏够了远处的景色,崔娴开始用脚步丈量,窑顶上平台的大小。走走转转许久,依旧是没丈量多少。崔娴放眼望去,这个独立的平台真的很大,上来之后发现比她预想的还要大。
至少得有50亩,全部都是黄土,四周都是陡壁,除了她上来的楼梯之外,其他位置完全无法上下。
真是块好地方,她已经开始盘算,该如何利用上面的平台了。
只不过,眼下这块地儿,可不归她所有,连使用权也没有。崔娴想着,最好是从生产队手上,全部买下来,日后她想在上面规划些什么,也省的遭人非议。
思索片刻,就以要这些黄土烧窑制陶的名义,跟生产队交易。崔娴觉得,这个理由冒队长肯定不会拒绝。
她这有生意,而且这手艺得市场认可,原料定然需要不少。何况她也愿意出钱购买,又不是想白嫖。
打定主意,崔娴马上行动。这事儿得落实在白纸黑字上,崔娴才能放心。
今天虽然是元宵节,但生产队干部们也都没放假。正在准备,明天开工的工作安排。往常安排社员,也没至于这么麻烦。
现在还要掂量那几个知青的劳动能力,冒队长本是想让他们先适应这强度,日后有机会再慢慢提升劳动能力。
可冷静在会上一口回绝,就算是冒文栋想让知青们,先参加稍微轻快一些的劳动,也不能再如此安排。
但真让他们跟其他社员一样,担那么大沉重,恐怕这几个人也未必吃得消。最主要的,别因为几个知青,耽搁了春耕准备的进度。
冒文栋正跟其他干部,研究工作安排呢,听到崔娴的动静,几个人相视一眼,明天的劳动她不用参加,不知道这个时候来是有什么事儿。
崔娴见他们正忙,也没多绕弯子。开门见山的提出,她需要买下整个窑顶平台的事儿。
窑顶平台?其他干部不明白,崔娴买那个地方能用来做什么。冒文栋也从儿子口中,知道崔娴已经挖了上平台的台阶了。
跟崔娴做买卖,冒队长是很乐意的。她不斤斤计较,也言而有信,上次作坊的买卖双方都不亏。但窑顶平台,与她所住的作坊又不太相同。
冒队长担心,崔娴买下来平台之后,在上面种粮食。这样就犯了原则性错误。吧嗒两口土烟枪,见其余人都等着他回应,吐出一口烟气,问崔娴打算用来做什么,万不可在上面种植粮食。
崔娴把她的理由说完之后,又跟冒队长保证,绝对不会在平台上种植粮食和蔬菜,她只是想要那些黄土而已。
就算是要种一点儿,也会通知生产队的。她刚加入生产队,有许多不明白的地方,都得跟他们请教的。
崔娴态度很诚恳,冒队长也知道她的水缸受欢迎,大队部那边也挂了名,生意一直有,黄土这材料肯定也必须要有。
只是,并未当下就给答案。生产队干部,需要开会研究一下,让崔娴回去等通知。
“行,那我等通知。”崔娴又提出来,想借生产队的车把式冒驼子,跟自己到大队部送一趟水缸。
月初了,她得往大队部那边交差。
这事儿冒队长自然不能耽搁,点了点头,让冒会计跟崔娴说,如何算工分等。
崔娴走到冒会计身边,他给崔娴记下一笔,借一趟来回大概是2两个小时。人和骡子加起来,算4个工,也就是崔娴1天的工钱1.05x0.4=0.4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