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历险记书生撰稿

第194章 新领军功

第 194章 新领军功

公元前348年初夏,西境战事刚刚平定,赢驷率军凯旋而归。咸阳城万众欢腾,百姓夹道欢迎,鲜花与彩旗点缀着街道,为这位年轻的太子庆功。

嬴渠梁在宫门亲自迎接,面露喜色:"太子此行,不仅守住边境,更大败韩魏联军,为秦国立下大功!"

赢驷谦逊地行礼:"儿臣不敢居功。此战能胜,全赖陛下圣明,商君策划有方,将士用命。"

嬴渠梁欣慰地拍了拍儿子的肩膀:"走,入宫细谈。朕已设宴为你接风洗尘。"

朝臣们簇拥着君臣二人入宫。魏舒、梓萱、嬿筠等妃嫔早已在宫门内等候多时。见到赢驷平安归来,魏舒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与骄傲,但很快便恢复了平静。

赢驷向众人见礼,重点向母亲魏舒问安:"儿臣不孝,让母亲挂心了。"

魏舒温和地说:"能平安归来就好。"简单的话语中,却饱含深情。

嬿筠上前一步,盈盈行礼:"恭喜太子凯旋而归,为国建功。"她的声音如同黄莺出谷,清脆悦耳。

赢驷面色不变,只是微微颔首:"多谢嬿筠妹妹。"语气中透着一丝疏离。

梓萱则活泼许多,双眼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太子哥哥回来了!听说这次打了大胜仗,可要好好讲给我听呀!"

赢驷被她的天真所感染,不由得轻笑:"好,待会宴上我慢慢讲给你听。"

宴会在太极殿举行,极尽奢华。席间,赢驷详细汇报了战况。他巧妙地隐去了"假情报"的细节,只说韩魏联军轻敌冒进,落入秦军埋伏。

嬴渠梁听得连连点头,不住地称赞:"好,好!太子用兵如神,将来必成大器!"

赢驷谦虚地说:"儿臣只是按照商君的谋划行事。若非商君已经在关键地点布下伏兵,我军也不会取得如此大胜。"

商鞅坐在一旁,面色如常:"太子过谦了。谋划再好,没有将领贯彻执行,也是纸上谈兵。"

嬴渠梁举杯:"既如此,朕敬太子和商君一杯!你们一文一武,相得益彰,为秦国立下大功!"

宴席进行到一半,嬿筠忽然起身,说要献舞助兴,庆贺太子凯旋。她身姿曼妙,舞姿优美,举手投足间尽显楚国女子的婀娜多姿。舞毕,满座喝彩。

嬴渠梁龙颜大悦:"好一曲《楚云舞》!嬿筠的舞姿,当真是得了楚国宫廷舞的真髓!"

嬿筠谦虚地一笑:"陛下过奖。臣妾不过略懂皮毛,比起楚国宫廷的舞姬,相差甚远。"

梓萱也不甘示弱,随即起身:"臣妾不才,也学了一曲秦地民谣,献丑一番,为太子庆功!"

她的歌声清脆悦耳,虽不如嬿筠那般婉转动人,却带着一股子质朴与真诚,令人心生好感。

宴会在欢声笑语中结束。众人散去后,赢驷独自来到母亲的寝宫。

魏舒屏退左右,只留了最亲近的兰儿在门外守候。待赢驷落座,她才低声问道:"此战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赢驷回答:"母亲的计策果然奏效。楚国信了我方散布的假情报,催促韩魏联军急速进攻,恰好中了我们的埋伏。此战我军斩敌三万余,俘虏五千,夺回边境三座城池,可谓大获全胜。"

魏舒点头:"嬿筠呢?她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赢驷眉头微蹙:"她的身份不简单。前线缴获了一封密信,是楚国密使发给韩魏联军的,信中提到'宫中内应会提供秦军部署'。而能知道秦军部署的,除了父王、商君和我,就只有宫中几位亲近的大臣。嬿筠虽是女流,但若能接近父王,套取军情,再通过某种渠道传出宫去,也不是不可能。"

魏舒神色凝重:"看来我们的猜测并非空穴来风。嬿筠果然是楚国密探。怪不得她如此积极地接近你父王,打探军国大事。"

赢驷担忧地问:"我们该如何处置她?直接向父王揭发?"

魏舒思索片刻,摇头道:"不妥。一来,你刚立大功,若贸然指责嬿筠,容易被视为争宠排挤;二来,我们虽有猜测,却无确凿证据,若查无实据,反而会伤害你在父王心中的形象。"

赢驷恍然:"那我们该如何应对?"

魏舒胸有成竹地说:"兵法云:'攻心为上,攻城为下。'既然知道嬿筠是楚国密探,我们就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她成为我们的棋子,传递假情报给楚国。"

赢驷佩服地看着母亲:"母亲智计过人。那梓萱呢?她是否可靠?"

魏舒微微一笑:"梓萱虽是楚国公主,但性格单纯,为人直率。我已试探过她多次,她对秦国并无恶意,只是一个被送来联姻的普通女子。如今她已渐渐站在我们这边,有意无意地帮我们监视嬿筠,是我们的一大助力。"

赢驷心中稍安:"有母亲在宫中坐镇,我也就放心了。只是,商君变法已十四年,成效显着,但仍有不少人暗中反对。我担心有人会借机作乱。"

魏舒沉吟道:"确实如此。近来甘龙的党羽虽被清除,但朝中反对变法的暗流仍在。嬿筠的出现,或许不仅仅是为了刺探军情,更可能是要动摇你父王对变法的决心。"

赢驷点头:"儿子明白。此次回朝,我会更加谨慎,密切关注朝中动向,坚定支持商君变法。"

魏舒欣慰地看着儿子:"你已经长大了,懂得朝局复杂。秦国的未来,终将由你来掌舵。希望你能继承你父王的志向,将秦国打造成真正的强国。"

赢驷郑重地说:"儿子不会辜负母亲和父王的期望。"

两人又谈了一些边境防务和朝中人事变动,赢驷这才告辞离去。

***

次日朝会上,嬴渠梁宣布了一系列奖励:太子赢驷加封为上将军,统领边疆三郡兵马;随行将领俱都升迁;参战士兵每人赏金十两,粮食五石。

奖赏公布后,嬴渠梁问道:"太子,你可有什么要求?但说无妨。"

赢驷躬身道:"儿臣有一请求。"

嬴渠梁示意他继续。

赢驷正色道:"儿臣请求父王继续支持商君变法。此次西征,我亲眼目睹了变法十四年来的成效:军队战力大增,士兵纪律严明,物资运转顺畅。正是这些变化,才使我军能够以少胜多,击败韩魏联军。若能继续深化变法,秦国必将日益强大。"

嬴渠梁听罢,龙颜大悦:"太子所言极是。商君变法十四年,使秦国由弱变强,国力大增。朕决定,继续支持商君变法,直至秦国真正成为天下强国!"

商鞅在一旁,不动声色,但眼中闪过一丝感激之色。

朝会结束后,嬿筠在回宫途中"偶遇"了赢驷,连忙行礼:"太子千岁,恭喜加封上将军。"

赢驷停下脚步,面带微笑:"多谢嬿筠妹妹。你的舞姿天下无双,昨日一舞,令人难忘。"

嬿筠受宠若惊:"太子过奖了。不知太子此次西征,是否一切顺利?"

赢驷故作忧虑状:"大体顺利,只是有一事令我不安。"

嬿筠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急忙问道:"何事如此令太子忧心?若能为太子分忧,臣妾万死不辞。"

赢驷压低声音:"此事机密,不可外传。前线发现楚国密使与韩魏联军接触,疑似楚国要联合韩魏两国共同对付我秦国。若真如此,秦国将面临三国夹击之危。"

嬿筠闻言,面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如常:"太子多虑了。楚国与秦国向来交好,如今我和梓萱妹妹都在秦宫为妃,两国亲如一家,怎会有此事?定是有人造谣生事。"

赢驷叹息道:"但愿如此。只是,密报确凿,实在令人担忧。算了,此事就此打住。你我君臣闲聊,若传入旁人耳中,恐怕会引起不必要的误会。"

嬿筠连忙应是:"太子所言极是。此事臣妾绝不会向外人提起。"

赢驷点点头,转身离去,嘴角却浮现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微笑。

嬿筠回到寝宫后,立即找来青萝,低声道:"大事不好!秦军已经发现楚国密使与韩魏联军接触的事!"

青萝大惊:"这怎么可能?我们行事一直极为隐蔽。"

嬿筠急道:"太子刚才亲口告诉我的。他说前线发现楚国密使与韩魏联军接触,疑似楚国要联合韩魏两国共同对付秦国。若真如此,秦国将对楚国产生极大敌意。"

青萝忧心忡忡:"那我们该怎么办?要不要立即通知楚王,让他有所准备?"

嬿筠思索片刻,摇头道:"不,此事蹊跷。太子为何突然对我吐露如此机密?他一向谨慎,对我更是防备有加,绝不会轻易透露军国大事。"

青萝迷惑不解:"那公主认为......"

嬿筠眼中闪过一丝锐利:"我怀疑,这是一个陷阱。太子故意放出这个消息,想看我有何反应。若我慌忙将此事传回楚国,岂不是不打自招,承认了自己是楚国密探?"

青萝恍然大悟:"公主英明!若真如此,我们差点中了太子的计。"

嬿筠冷静地分析:"这赢驷不简单,年纪轻轻,心思却如此缜密。看来,他和魏舒已经起了疑心,在试探我。这次西征大胜,恐怕与我们之前传回楚国的情报有关。"

青萝震惊地说:"难道魏舒故意散布假情报,引诱我们上钩?"

嬿筠点头:"极有可能。她之前对我说西境空虚,商鞅与嬴渠梁不和,很可能就是设下的圈套。幸好我谨慎,向嬴渠梁求证后才发现是假消息,没有贸然传回楚国。"

青萝担忧地问:"那我们现在该怎么办?"

嬿筠沉思片刻,决定道:"既然他们已经怀疑我的身份,那就要更加小心。一方面,继续装作对秦国忠诚,加倍取悦嬴渠梁,巩固自己的地位;另一方面,要更加隐蔽地收集情报,避开魏舒和赢驷的监视。"

青萝问:"那太子透露的消息,我们要不要传回楚国?"

嬿筠摇头:"暂且不传。我怀疑这是个假消息,用来试探我们。不过,也不能完全排除真实性。我会找机会向嬴渠梁探询,若确认属实,再决定是否传回楚国。"

两人正在密谈,突然听到门外有脚步声接近。青萝连忙收声,假装在整理衣物。

门被轻轻敲响,梓萱的声音传来:"嬿筠姐姐,你在吗?"

嬿筠整理了一下表情,走去开门:"梓萱妹妹,什么风把你吹来了?"

梓萱笑容灿烂:"我新学了一首秦地民歌,想请姐姐指点一二。"

嬿筠微笑着让她进来:"妹妹太客气了。你的歌声本就动听,哪需我来指点?"

梓萱进屋后,好奇地环顾四周:"姐姐的宫室布置得真雅致,处处透着楚国风情。"

嬿筠招呼她坐下:"不过是些家乡带来的小物件,聊以慰藉思乡之情罢了。妹妹来得正好,我刚得了一盒上好的茶叶,正想找人品尝。"

梓萱欣然接受:"那我可有口福了。"

两人品茶闲聊,气氛融洽。梓萱忽然问道:"姐姐,你有没有听说太子此次西征的详细情况?"

嬿筠心中一警,面上却不动声色:"略有耳闻。太子英勇善战,大败韩魏联军,立下大功。怎么,妹妹对此事感兴趣?"

梓萱天真地说:"我只是好奇。太子今日在朝会上请求嬴渠梁继续支持商君变法,父王欣然应允。我在想,这变法到底有何奇妙之处,竟能使秦国如此强大?"

嬿筠眼中闪过一丝异样:"原来如此。商君变法,主要是废除世卿世禄制度,推行军功爵位制;统一度量衡,方便商贸往来;奖励耕织,鼓励人口增长;建立完善的法律制度,明赏明罚。这些措施使秦国国力大增,百姓生活改善,军队战力提升。"

梓萱若有所思地点点头:"难怪太子和魏夫人如此坚定地支持变法。对了,姐姐刚才与太子可有交谈?我远远看到你们在一起说话。"

嬿筠心头一跳,谨慎地回答:"只是偶遇,寒暄几句而已。太子心系国事,无暇闲谈。"

梓萱露出失望的表情:"我还以为太子会透露些前线趣事呢。"

嬿筠借机试探:"妹妹与太子交情匪浅?"

梓萱笑着回答:"他待我如亲妹,时常教我秦国礼仪风俗,让我不至于在宫中闹笑话。魏夫人也很照顾我,视我如女儿。"

嬿筠心中暗忖:果然,魏舒已经拉拢了梓萱,而且梓萱似乎也在试探我。看来,宫中局势比想象的还要复杂。

表面上,她依然笑容可掬:"妹妹年纪小,性格活泼可爱,人人都喜欢你也是自然的。"

梓萱又东拉西扯地聊了一会儿,这才告辞离去。

嬿筠目送她离开,转身对青萝说:"梓萱不简单,她是来试探我的。看来,魏舒已经让她监视我的一举一动。"

青萝担忧地说:"公主,我们的处境越来越危险了。"

嬿筠冷静地说:"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既然他们已经设下天罗地网,那我们就打草惊蛇,让他们无法确定我们的真实意图。"

***

魏舒寝宫内,梓萱正向她汇报与嬿筠的谈话内容。

"嬿筠姐姐对商君变法的了解很详细,而且对太子与她谈话的事避而不谈,神态有些异样。"梓萱如实相告。

魏舒满意地点点头:"做得好。你的观察很仔细。嬿筠果然有问题,她对商君变法如此了解,绝非一般女子。"

梓萱好奇地问:"夫人,嬿筠姐姐到底是什么人?为何您和太子都这么防备她?"

魏舒叹息道:"据密报,她极可能是楚国派来的密探,意图刺探我秦国军情和变法内幕。如今看来,这个猜测越来越有可能是真的。"

梓萱大惊:"楚国密探?那她为何要接近我?"

魏舒解释道:"你虽年轻,但也是楚国公主,在秦宫中有一定地位。她接近你,一是为了获取情报,二是为了拉拢你,孤立我和太子。"

梓萱恍然大悟:"难怪她总是打探我与太子和夫人的关系。"

魏舒郑重地说:"梓萱,你如今已是秦国媵妃,无论出身何处,都应以秦国利益为重。嬿筠若真是楚国密探,她的行为无异于背叛嬴渠梁的信任,危害秦国安全。我们必须揭露她的真面目。"

梓萱坚定地说:"夫人放心,我一定会继续监视嬿筠姐姐,揭露她的阴谋。秦国待我不薄,陛下和太子对我也很好,我不会让任何人伤害秦国。"

魏舒欣慰地拍拍她的手:"好孩子。记住,在宫中行事,一定要谨慎小心,不要打草惊蛇。"

梓萱点头应允:"我明白。"

魏舒又嘱咐道:"近日可能会有一些关于楚国的'传言'流出。若嬿筠向你打探,你就说听闻秦国要派兵支援赵国对抗楚国,因为楚国暗中支持韩魏进攻秦国。"

梓萱领会意图:"夫人是要借我之口,试探嬿筠的反应?"

魏舒点头:"正是。如果她是楚国密探,听到这个消息必定会有所反应。你要仔细观察她的表情和言行,回来详细告诉我。"

梓萱聪明地问:"那这个消息是真是假?"

魏舒微微一笑:"半真半假。秦国确实与赵国有密约,但尚未决定是否出兵。至于楚国暗中支持韩魏进攻一事,已经有确凿证据。"

梓萱恍然大悟:"我明白了。此事既可试探嬿筠,又可让她传递半真半假的情报回楚国,一举两得。"

魏舒赞许地看着她:"梓萱越来越明事理了。记住,宫中斗争,不仅仅是为了个人荣辱,更关乎国家安危。我们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保卫变法成果,确保秦国走上强国之路。"

梓萱郑重地点头:"夫人教诲,我铭记于心。"

***

商鞅府邸内,他正与赢驷和杜阳密谈。

"太子,你散布的假消息,嬿筠可有什么反应?"商鞅直接问道。

赢驷回答:"我观她神色,明显动容,但很快又恢复平静。她并未立即否认楚国与韩魏联军接触一事,只是说楚国与秦国交好,不可能有此事。她的反应,颇为可疑。"

商鞅若有所思:"这嬿筠确实不简单,警觉性很高。普通女子听到这种消息,第一反应应是震惊和否认,而她却能保持镇定,还有余力思考其中真伪。"

杜阳问道:"大人认为,我们该如何确认她的身份?"

商鞅沉思片刻:"兵法云:'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既然试探不成,不如变换策略,以迂回之法取胜。"

赢驷好奇地问:"商君有何妙计?"

商鞅解释道:"我们可以借楚国使臣之手,间接试探嬿筠。楚国使团近日将到咸阳,名为访问,实则是探查战况。若嬿筠真是楚国密探,必定会设法与使团接触。我们可在使团中安插我方密探,看她是否与使团有所勾联。"

赢驷眼前一亮:"此计甚妙!若能证实嬿筠与楚国使团秘密接触,她的身份也就昭然若揭了。"

杜阳担忧地说:"使团中安插密探并不容易。楚国人警惕性高,一旦识破,后果不堪设想。"

商鞅胸有成竹:"此事交给我。楚国使团中有一副使名叫屈原,此人才华横溢,但为人正直,对楚国忠心耿耿。我曾与他有过数面之缘,颇为欣赏其才学。若能接近他,或许能从侧面了解楚国真实意图。"

赢驷惊讶地问:"商君与楚国使臣相识?"

商鞅解释道:"几年前,我曾代表秦国出使楚国,与屈原有过几次长谈。此人虽对楚国忠心,但更重道义正义。他对楚国当前的政治腐败极为不满,主张变法图强。我们可以借此话题接近他,了解楚国虚实。"

赢驷担忧地说:"与楚国使臣接触,恐怕会引起嫌疑。若被嬿筠知晓,可能会打草惊蛇。"

商鞅微微一笑:"不必担忧。我会安排在文人雅集上'偶遇'屈原,以文会友,不会引人注目。"

赢驷点头认可:"商君考虑周全。那边境防务和朝中局势,还请商君多加关注。"

商鞅郑重地说:"太子放心。变法十四年来,已经取得显着成效,但仍有不少人暗中反对。我们要做的,就是巩固变法成果,确保秦国走上富强之路。"

三人又商议了一些细节,这才各自离去。

***

自赢驷凯旋归来,秦宫内表面平静,实则暗流涌动。嬴渠梁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中,频频设宴庆功,对嬿筠和梓萱也是宠爱有加。

一日,嬿筠和梓萱同在御花园赏花。梓萱看似无意地说:"姐姐,你听说了吗?秦国要派兵支援赵国对抗楚国,因为楚国暗中支持韩魏进攻秦国。"

嬿筠心头一震,强作镇定地问:"此事当真?你从何得知?"

梓萱天真地说:"我在太子寝宫外,无意中听到他与几位将领议事,说是已经有确凿证据,楚国密使与韩魏联军有所勾联。父王震怒,决定联合赵国,给楚国一个教训。"

嬿筠心中大惊,面上却不露声色:"妹妹别信谣言。楚国与秦国向来交好,岂会做出这种事?再说,我和你都在秦宫为妃,两国亲如一家,怎么可能兵戎相见?"

梓萱撇撇嘴:"我也觉得奇怪。但太子说得信誓旦旦,还说已经派密使前往赵国,商议联合出兵之事。"

嬿筠谨慎地问:"此事可有定论?

预知后事如何,且等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