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这个窟窿,还补的上吗
李达康急了,他这次是真的急了。
因为他知道,如果这上千亿的投资要是真黄了,他会是什么下场。
没错,那些钱是拨下去了,他李达康没有贪一分。
可是教育、医疗、公共开支的钱,早就该拨了。
说到底还是因为,那些部门的经费被他挪用到其他地方了。
寅吃卯粮,拆东墙补西墙,现在终于补不住了。
不得已,李达康一早就来到孙连城的办公室,准备找他谈谈。
“孙副市长,忙着呢?”
一进门,李达康罕见的对下属露出笑脸。
而且还是昨天刚差点儿打了他的孙连城。
看到李达康主动来找自己,孙连城不由得有些意外。
不过也并未给他好脸,直接说道:
“我没有什么好忙的了,投资一黄我就准备找高副书记辞职,继续回少年宫了。”
一上来,李达康就被将了一军。
想他什么时候受过这样的气,还是下属的气。
可是他纵然此时心里有一百个不爽,也得忍着。
毕竟还是把问题解决了最重要。
李达康还是笑着说道:“不至于的,没那么严重。”
“孙副市长,现在也不是说气话的时候,赶紧解决问题最重要。”
孙连城现在不怕李达康了,有的是底气跟他刚。
于是往椅子上一靠,望着李达康说道:
“李书记,那你说怎么解决?”
“昨天签协议的时候,我跟人家拍着胸脯保证,结果今天去告诉人家,我们做不到了。”
李达康一脸无奈,只好说道:
“那账上不是还有两个多亿,你先用着,不够的我在想办法成吗?”
孙连城将桌子上的一份预算报告,扔到了李达康面前。
“没问题,两个多亿也就够个启动资金。”
“后边还有七个多亿的缺口,您看怎么补吧。”
李达康拿起预算报告看了一眼。
只感觉上边一项项的预算数字,跟催命符似的。
不由得一阵头大。
咬牙说道:“行,我来想办法。”
接着话锋一转说道:“孙副市长,高副书记那边你好好解释一下。”
孙连城一听这话,心想你李达康的如意算盘打到自己头上了。
直接拒绝道:“李书记,我可没那么大的的面子,能在高副书记面前说什么。”
“出了这样的事情,他不撤了我,就已经算是烧高香了。”
听到这话,李达康也不好再说什么了。
回到办公室之后,拿起电话开始给手下各局的局长们打电话。
如今没别的办法儿了,拆完东墙补西墙。
现在东墙要塌了,那就赶紧再拆西墙补回来。
可是钱拨出去容易,想要回来就不容易了。
李达康给市教育局局长马校伟打电话。
“马校伟,赶紧把昨天拨给你的一个亿退回来。”
马校伟一听这话,立马说道:
“李书记,钱一到账就分下去了。”
“下边各区教育局,还有学校的经费都拖欠大半年了。”
“现在账上已经没钱了。”
“行了,别废话。”李达康直接问道:
“你就说你还能退多少?”
马校伟算了又算,说道:
“最多能退回去500万。”
“500万?”李达康一听急眼了。
“你们这是吃钱吗?”
“行了……500万就500万。”
接着,李达康一连打了十几个电话,给各局摊派任务。
怎么着也得把这缺的钱,给凑出来。
可是这次没能如他所愿,各局一把手一听又要钱。
那诉苦声喊的一个比一个大。
最后也不说不拿钱,这个五百万,那个一千万的。
加起来也凑不够一个亿,距离七个亿还差的远呢。
李达康还在盘算着,还有没有漏掉的。
就在这时,桌子上的电话响了。
李达康随手拿了起来,“我是李达康。”
没想到电话里却传来高育良的声音。
“你好达康同志,我是高育良。”
听到是高育良,李达康明显有些意外。
同时很快反应过来,本能的认为高育良打电话来,肯定是说挪用专项资金的事情。
于是李达康立即说道:“高书记,我正准备跟您解释一下,我挪用专项资金的事情。”
“实在是因为很多部门的经费,拖欠的……”
然而李达康还没说完,高育良就打断了他。
“达康同志,事情我都知道了,你的做法我也能理解。”
电话里,高育良的语气丝毫没有生气的意思,甚至可以说态度非常好。
这倒把李达康给搞懵了。
这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他高育良难道不准备借机发难。
没等李达康说话,高育良继续说道:
“达康同志,事情既然已经这样儿了,得赶紧解决才是。”
“我想请你来我办公室一趟,商量一下接下来怎么办。”
听到这话,李达康犹豫了一下。
可是高育良说的也合情合理,商量一下怎么办才是最重要的。
于是回应道:“那行高书记,我忙完手上的工作就过去。”
“先放放吧……”高育良不紧不慢的说道:
“其他事情现在都不重要,明白吗达康同志。”
李达康听后只好说道:“那行,我马上过去。”
放下电话后,李达康立即坐上专车,去了省办公大楼。
在高育良办公室,李达康见到了高育良。
依旧是一副不急不躁、面带微笑的模样。
说实话,李达康心里是极其讨厌这副面孔的。
可是没办法,现在该低头也得低头。
俗话说大丈夫能屈能伸。
见到高育良,李达康笑着说道:“你好高副书记。”
“都是老相识了,用不着这么客气。”高育良示意李达康坐下。
然后说道:“达康同志,不是我批评你。”
“你这件事儿做的不对啊,不应该在这个时侯,挪用用来给京州招商的专项资金啊。”
“现在京州的经济状况,你心里应该最清楚。”
“没有什么比招商引资,稳住经济更重要了。”
李达康心里不服,可是脸上也得表现出一副认错的态度。
“是……高书记批评的是。”
“这个问题,我已经在想办法解决了。”
“怎么解决?”高育良面带微笑,说的话却是寒意透骨。
“又是给下边各单位搞摊派?”
“他们现在,就差被你达康书记敲骨吸髓了吧?还能榨出二两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