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竹篮打水一场空

李达康一听高育良这句话,就有点儿意思不对了。

不过还是笑着说道:“高书记,这事儿您就不用操心了。”

“只要给我点儿时间,我把窟窿给补上就行了。”

听到这话的高育良,脸上的笑容逐渐收敛了。

一脸严肃的说道:“达康同志,没有时间给你了。”

“而且我也不希望你为了补一个窟窿,再给我搞出无数个窟窿。”

李达康听后脸色一变,也有些不客气的问道:

“你这话是什么意思?”

“没什么意思。”高育良望着李达康。

“我的话已经说完了,剩下的话,就由他们跟你说了。”

说完,便拿起桌子上的电话。

“请几位同志进来吧。”

李达康顿时一脸的疑惑。

哪几位同志?这话到底什么意思?

李达康有种不好的预感,赶紧问道:

“高育良,你到底唱的哪一出儿?”

话音刚落,只见几个人走了进来。

其中两人,还身穿检察院的制服。

没等李达康反应过来,一人已经上前走到距离他一米的距离。

“李达康,我是中组部干部一局局长秦少锋。”

介绍完之后,然后拿出一份文件。

“现向你宣读组织决定。”

“经调查发现,京州市书记李达康,在工作过程中,存在擅自挪用专项资金等严重违纪问题。”

“经组织研究决定,现免除李达康同志京州市书记、汉东省委常委等一切职务。”

听到这话,李达康顿时懵了。

然而还没完,一位身穿检察院制服的人上前。

“我是最高检监察一处处长于志军,现按照组织要求,对你的违纪问题进行进一步调查。”

原来就在昨天,高育良将李达康挪用专项资金的事情,跟上级汇报之后。

上边立马对如何处理李达康,进行了开会研究。

挪用专项资金这种事情,本来可大可小。

但是李达康倒霉就倒霉在,偏偏在这个节骨眼儿上挪用了。

上头生怕汉东的经济稳不住,到时候引起大麻烦。

现在好不容易签了上千亿的投资协议,眼看问题马上能解决了。

他李达康偏偏来这一出。

这让上边觉的他李达康,是不是故意在跟高育良作对。

高育良这次本来就是来挽救局面,为他和沙瑞金留下的烂摊子擦屁股的。

三令五申,所有人必须配合高育良工作。

可他李达康依然这么做,那就是不识大体了。

新账旧账一起算,就不是警告、记过能够说的过去的。

秦少锋和于志军的无缝衔接,直接把李达康搞的傻眼了。

他一个堂堂京州一把手,说被撤职就被撤职了。

努力几十年走到现在,一下子就竹篮打水一场空了。

也是直到这时,李达康才明白过来。

原来高育良,早就把状给告到上边了。

也早知道今天上边会来人,撤他李达康的职。

可高育良还故意给他打电话,假惺惺的说什么商量接下来问题怎么解决。

这哪里是解决问题的,纯粹是为了解决他的。

反应过来的李达康,指着高育良。

“行啊高育良,你够狠。”

“我就挪用个专项资金,也用不着这大阵势吧。”

“还免我的职,让我接受调查?”

“我想问问,李达康有这么大的罪吗?”

听到李达康的话,高育良不禁摇头。

看来这个李达康,是真的一点儿觉悟都没有。

到现在还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的问题在哪。

当着上边来人的面,高育良自然一句话也不会跟李达康多说。

只是说道:“李达康,你有没有问题不是我说的算。”

“最高检的同志,自然会调查清楚的。”

李达康还想再说什么,可是已经不会给他机会了。

监察一处处长于志军说道:“李达康,请跟我们走吧。”

听到对方直呼他的名字,连”同志”二字都不带了。

李达康知道他彻底败了,也彻底完了,他经不住查的。

离开之前,李达康用极其不甘的眼神儿,看了一眼高育良。

秦少锋离开之前,对高育良说道:

“高副书记,领导让我给您带句话。”

“京州的事情,需要您暂时多操心。”

高育良点点头回应道:“麻烦秦局长转告领导,我会的。”

看着李达康被带走。

高育良脸上的表情没有任何波澜,依然平静的可怕。

在他看来,李达康早就应该被带走调查了。

之前如果不是自己选择跟沙瑞金硬刚,被带走的恐怕就是他李达康了。

当初赵立春被查之后,上边派沙瑞金来汉东。

其中一个目的,就是为了摸清楚到底谁才是真正赵家班的人。

毕竟赵立春把控汉东那么多年,谁都避免不了要跟他打交道。

谁是真?谁是假?谁是迫不得已、谁又是心甘情愿。

别说他沙瑞金分不清楚,就连高育良恐怕也不能完全分的清楚。

因此沙瑞金只能通过态度来判断。

显然,李达康的态度更好,倒向他更快。

所以就有了所谓的“汉大帮”,而他高育良在沙瑞金眼里,就成了赵立春的人。

真要说问题,李达康的问题显然更多。

但是那对沙瑞金来说,那些都可以装作看不见。

当然,高育良知道他不是不能倒向沙瑞金。

可那就意味着他这么多年的谋划,就彻底白费了。

他也只能永远在沙瑞金手底下,那不是他想要的。

而如今这一切,正在按照他的计划进行着。

……

李达康被撤职和接受调查,还处于组织内部保密阶段。

暂时还没有对外公开,只有少数几位省常委知道。

目前京州的工作,由高育良代为处理。

招商引资工作,还是由孙连城负责。

虽然资金上存在点儿问题,但显然这不是什么大问题。

毕竟高明飞他们几个,肯定不会因为这种小事儿就放弃投资。

因此整个招商工作,进行的异常顺利。

顺利到孙连城这位负责人都不敢相信,那些老板为什么会这么好说话。

很快,投资落地,几家公司迁出去的工厂又迁了回来。

而且还相应的扩大了投资规模。

他们回来了,跟着而来的就是一些配套企业。

整个汉东在新招商政策的加持下,招商工作干的是热火朝天。

新的投资不仅带来了大量岗位,还带动了基建、物流、服务等行业的发展。

原本让上边头疼不已的汉东经济问题,好像突然之间就迎刃而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