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252章 得偿所愿

黄昏时分,卫铉在涞源城官署与念贤、韦孝宽、独孤信、李穆、苏绰议事,当他看完韩轨、若干惠先后送来的战报,眼珠子都鼓了出来。

一直以来,卫铉就知道韩轨、若干惠等人都很猛,今天仔细反思过后,也明白自己的部署还有很多漏洞。可他未曾想到二将在没有自己的命令之下,居然能够自主配合作战,最后不但击溃敌军的逃兵,还逮住了王喜和娄猛、常景。

面对这样的意外之喜,令卫铉既是惊喜、又是惭愧,甚至还觉得自己太过失职,能力实在太差。

正懊恼间,天色已暗,一名满头珠翠的仕女端着茶具走进偏堂。卫铉瞟了一眼,正想移开双眼继续反思,却又不自觉的多看了一眼。只见对方在昏暗光线下的容颜似乎貌若天仙;身上合体襦裙将胸前衬托得饱满挺拔。

但这些统统不是关键,最让卫铉感到不可思议的,这名仕女竟然是活泼好动的尔朱英娥,而她此刻展露出来的端庄、大气、娴静、温婉气质,也是卫铉从所未见。

“此女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髣髴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飖兮若流风之回雪。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卫铉“夸赞”完毕,一脸惊艳的问道:“但不知是谁家小娘子?”

念贤、韦孝宽、独孤信、李穆、苏绰不但读过《洛神赋》,也认识尔朱英娥;当他们听到卫铉背诵完最为“轻佻”那一段,最后还装模作样的问话,全部无言以对。

毕竟他们作为下属,要是接过话头继续赞美,那肯定是很失礼之事;要是不接的话,好像也不对。于是一个二个只能装死。

“尔朱家英娥。”尔朱英娥却没有多想,她没有读过《洛神赋》,连那一大堆、堆砌而来的词汇是什么意思都弄不清楚,但是她明白卫铉是在赞美自己,一颗心感到甜滋滋的。随即柔情似水给卫铉斟了一碗茶。

饮茶的起源众说纷纭、争议未定,大致有神农说、商周说、西汉说、三国说……若是非要从中作出选择,卫铉认为饮茶和茶文化最迟可以追溯到西汉:只因西汉的王褒和司马相如、扬雄都是著名茶人。王褒的《僮约》、司马相如《凡将篇》、扬雄《方言》分别写到茶文化,而晋代张载也写出“芳茶冠六清,溢味播九区”。所以三国起源说,好像不太对头。

此时的茶都要加油、盐、奶、枣、葱、姜、蒜、人参、桔梗、花椒、胡椒粉、黄芥末之类的佐料。由此做出来的煮茶、煎茶不仅口感好、能解渴,还有养生之效。只是用料太过昂贵,一般的富裕人家都承受不起,更别说是普通老百姓了。

卫铉也喜欢喝煮茶、煎茶的茶汤,但是他更喜欢冲泡出来的茶。不过卫铉麾下这些人却喝不来。故而尔朱英娥没有给他们斟冲泡出来的茶汤,而是由紧跟而来的女兵为他们上酪浆。

“原来是我家尔朱娘子啊!既然是娘子,那么拥有倾国倾城之姿、羞花闭月之貌、惊艳时光之美那就显得十分正常了。”卫铉顺势又狠狠地夸了一番。直到尔朱英娥高高兴兴的带队离开,于是言归正转:“韩将军和若干将军倒是带来了一份意外之喜,也让东征变得圆满起来。等四州大都督到来,我们即可返回上党。”

听那略显惆怅的语气,念贤等人不禁喟叹长叹:从卫铉展现出来的战绩、智谋、格局来看,朝廷要是令他节制诸军,不出半年时间就能击溃杜洛周、葛荣,收复燕州、幽州、平州、安州、营州。可是朝堂那些人受到一场场大胜的刺激之后,好像误以为杜、葛二贼不过尔尔,任何人都能平定二贼;谁要是胆敢将能够“白捡”的功勋独吞,那他就是所有人、所有势力的仇敌。

在这种盲目乐观的大势之下,就算至尊、太后明知不对,也要顾及到方方面面利益,最后不得不进行妥协、不得不联手将卫铉逼走。

韦孝宽迟疑片刻,问道:“主公,若朝廷改由李神轨统兵,是否可行?”

“李神轨位高权重、势倾朝野。对他来说,只要得以维持现状就够了。”卫铉想了一想,又道:“他也未必愿意掺和河北这个大烂摊子,如果他有心带兵平叛,谁能争得过他啊?”

韦孝宽也无话可说了。河北诸州的确成了一个大烂摊子,无论胜负都吃力不讨好,况且又有元深、元融充当前车之鉴;身居高位的李神轨躲避尚且不及,岂能“自讨苦吃”?

“算啦算啦!想再多都跟我们无关了。”卫铉看向下首的李穆、苏绰,问道:“尔朱大都督说羽林军极为强悍,若是由名将带领,必是无坚不摧的无敌雄师。显庆、令绰,你二人来自洛阳,可曾见过羽林军,觉得骁果军比羽林军如何?”

念贤、独孤信、韦孝宽也将目光看向二人。正如卫铉所言,他们对威名赫赫却屡战屡败的羽林军也很好奇。

“主公,末将见过羽林军大操练。”李穆暗自拿骁果军与记忆中羽林军对比了一下,然后拱手道:“自太和十九年‘诏选天下武勇之士十五万人为羽林、虎贲以充宿卫’,朝廷便保持这项募兵传统。两相比较下来,我军士兵的体格普遍不如对方、武器装备也不如。”

李穆加入骁果军至今,骁果军都未曾集中训练过;他也只能把自己所见所闻说了说:“我军军纪严明、赏罚分明;将士士气高昂、敢打敢战。若是对上同等数量的羽林军,我军无论是正面对决、还是野外作战,必胜无疑。”

“我军士气够高、士兵也是好兵,不过将领的统帅力、应变力十分关键。我在这场攻坚战就犯下大错,其中最不可原谅就是统筹不力、顾此失彼,若非韩将军、若干将军能够自发拾漏补缺,常景、王喜都跑了。”卫铉诚然犯下大错,而诸将其实也有许多“不痛不痒”的过错,只是达不到惩罚的地步而已;不过连他都能自我批评,身为军司马的念贤日后定然找上门,继而让诸将一一写下检讨书。

写检讨书也是骁果军高层的“传统”,目的不是处罚,而是通过总结错误和教训,避免将来再次犯下同样的错误;别人听了、看了,将来也能规避。

卫铉反思完毕,接着说道:“除了我个人问题,我军对攻坚战、防守战存在严重不足。回去后,我们必须总结得失、吸取教训、强加训练。”

“喏。”众人应命完毕,心中不约而同的想起常景那个法子,那个“死亡‘v’角”在短短的时间之内,竟然杀死了三千八百多名俘虏,实在是凶煞之极。同时也是最值得学习和研究防守战战法之一。

与念贤分别后,卫铉带着李穆、苏绰去找尧雄。门前的斛律光也跟了上去。

尧雄现在主管遣散俘虏,以及发放遣散费;这本来是念贤的职责,然而念贤和韦孝宽、独孤信成天统计军功、登记伤亡,哪有时间管这些啊?

尧雄同样忙得半死,卫铉也知他的难处,就把无甚大事的李穆、苏绰交给了他。

和斛律光回归官署途中,卫铉遇到了卢江。卢江对骁果军帮助极大,卫铉自然不能亏待人家,于是临时任命对方为东代郡检校太守。如果范阳卢氏再发动人脉关系铺路,他应该很快就能转正;不过前提是元彝能否守住东代郡。

卢江对卫铉甚为感激,一见面就哈哈大笑的拱手作揖:“哎呀,卑职正派人四处寻找卫都督,不意在此相遇,”

卫铉还礼道:“太守寻我何事?”

卢江笑道:“恭喜都督,朝廷派人前来给都督传旨了。”

“哦?不知使臣现在何处?”卫铉心里有些疑惑,他记得朝廷的册封不会来得这么快才是。

卢江忙道:“人在官署正堂奉茶。”

卫铉压下心中疑惑,随着卢江走向正堂。

使臣贾思勰坐在正堂内,左右各立几名禁卫,他见卢江带着一名身穿玄色武服青年进来,起身上前问道:“卢将军,这位将军是……?”

“贾使君,这位就是上党都督、河东公卫铉。”卢江拱手作答完毕,又向卫铉介绍道:“卫都督,此乃朝廷使臣贾使君。”

“卫铉见过贾使君,有劳使君久候,实在罪过。”卫铉面带笑容抱拳行礼,目光却打量着眼前皮肤黝黑、似是朴实农夫的魁梧青年。此人看起来有些木讷,不像奸猾之辈。

想到这里,卫铉又好奇的问道:“不知贾使君能否告知大名?”

贾思勰还礼道:“卫都督,在下贾思勰,青州益都人。”

一听“贾思勰”三个字,卫铉一双目光顿时熠熠生辉。这位才是真正的伟大啊;但不知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齐民要术》撰写出来了没有。

“卫都督先接旨吧。”贾思勰自我介绍完毕,让一名禁卫将一只雕刻花纹的木匣送到眼前,从中取出一个卷轴。

“卫铉接旨。”卫铉肃然道。

贾思勰正容道:“诏曰:上党都督、河东郡公卫铉受朝廷封赠,沐浩荡皇恩,广宣恩德,传善世人,闻名景仰者又何止千万?今贼寇不思朝廷恩义,霍乱天下,屠戮苍生,朝野震荡。卿刚毅果敢,足智多谋,勇挫贼寇之锋锐,特授朝散大夫之职、加封明威将军……”

念到这里,就连颁旨的贾思勰都愣了一愣;他知道卫铉立下赫赫功勋,转变了河北战局,而朝廷这种轻飘飘的封赏,着实……着实不堪入目。

卢江看了面色如常的卫铉一眼,心中暗自替他感到不值。

贾思勰定下心神,继续念道:“古之上党自前朝一分为二,南上党空缺无人,南上党两郡屡经磨难,众百姓处于无首之态,朕甚忧心,因此放置诸班国事不顾,详加探讨两郡事务……卿文武双全,军政两得,忠于朝廷,屡建功勋;为褒奖卿为国尽忠之为,特将南上党纳入北上党都督府。命上党都督卫铉掌青冥剑,总督南北上党诸事;凡所属官员敷衍塞责、怠慢军机者,卿可临机决断、先斩后奏!钦此。”

随着“钦此”二字落下,正堂中默然无声。便是刚才为卫铉感到不值的贾思勰和卢江也无话可说了。

这道“圣旨”显然是皇帝元诩所写,不过这不重要,重要是皇帝将南上党二郡、原属建州的长平郡和安平郡交给了卫铉。而南上党也就是“晋城盆地”,同时也是卫铉眼馋之地。

之前,卫铉还想请尔朱荣、元天穆发动关系,为自己争取南上党二郡,不料皇帝居然自己“送”了过来。

当然,他也知道皇帝肯定不是“白送”,其目的应该是要把自己从“胡太后手中”抢走。

对于那对母子的明争暗斗,卫铉有所耳闻,既然那对母子都想争取自己,那他只管闷声发大财就行了。

电光石火之间,卫铉连忙行礼道:“臣卫铉谢主隆恩。”

贾思勰将“圣旨”小心卷好,放回禁卫手中的木匣;示意另一名手捧长形木匣上前,然后让他们将木匣送到卫铉面前。

卫铉一一接过,一律交给斛律光捧着。然后向贾思勰拱手道:“贾使君,我上党军为庆收复涞源城,今晚特意在城外军营举办一场篝火宴,不知贾使君能否赏脸?”

若是别人前来颁旨,卫铉直接塞钱,直接让对方满意为止;但来者是农业大师贾思勰。他觉得那种热闹的篝火宴更适合这位大师;如果他塞钱的话,贾思勰搞不好会翻脸。

不出卫铉之所料,贾思勰果然来了兴致,高兴的说道:“贾某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却特别崇拜为国征战、为国立功的军士;如今有幸参与凯旋之师的盛宴,贾某深感荣幸。”

听到贾思勰说的“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担担”,又看着他远比自己高大魁梧的身材,卫铉嘴角抽了抽,说道:“多谢使君赏光,卫铉且先回去,稍后让人来请。”

“不用那么麻烦,我现在就跟卫都督过去,不知可不可以?”贾思勰胸无诚腑,此刻已然将公事办完,他立即本性流露。

“当然可以了。”经过短暂的接触,卫铉觉得贾思勰远比曾经见过的郦道元纯粹,心头大生亲近之感;此时见到对方欢欣雀跃,他自然没有不允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