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定南北朝碧海思云

第241章 不速之客

帅旗、军旗是一支军队的灵魂、精神,伏兵见到帅旗已倒,立刻大声鼓噪的打击敌军士气:“敌军帅旗已倒、敌军主将已死。”

联军士兵毫无防范,面对着突然杀出的、看似无穷无尽的伏兵,本来就慌了神。而郝长卷着战旗的离开,更是如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草,令全军士气受到影响、士兵无心恋战,纷纷逃窜。

与之相对,伏兵以逸待劳,有充足准备。若干惠和怡峰见到敌军乱了,各率五百名长矛骑兵从右边俯冲而下,狠狠地楔入敌军丛中,杀得敌军右侧分崩离析、人头滚滚、伏尸累累。

其后,各有五百名弓骑兵;他们紧跟长矛骑,纷纷将箭矢射向天空。箭矢划过升空、越过长矛骑士、落向挤着一团的敌军,从而让敌军乱上加乱。

当他们把敌军斩为三截,冲出战场,复又骑转马头,继续用刚才的办法穿凿敌军,只杀得敌军哭爹叫娘、惨叫声响彻旷野。中部和后部的士兵见势不可为,纷纷跟着郝长逃命。

“稳住,给我稳住阵脚。”彭乐也已发现郝长临阵逃脱,只气得七窍生烟、怒不可遏,他一边挥舞马槊击飞箭矢,一边大声下令。

“咻!”就在这时,刘朝于百步外一箭向彭乐射来;彭乐躲闪不及,一箭正中右肩,他大叫一声,马槊落地。

百多名亲兵连忙上前将彭乐拱卫起来,打算护卫他返回。但刘朝已经收好强弓,带兵向彭乐杀来。

此时的联军士兵如同惊弓之鸟,已经没有任何抵抗意志,他们他们丢盔卸甲、狼狈逃命。刘朝陌刀翻飞,率领亲兵杀开一条血路。当他看到那名中箭的大将在几十名甲骑护卫下亡命奔逃,立刻挂上陌刀,张弓取箭,从斜刺里疾冲,六十步外拉弓一箭射向彭乐。

他使用的是三石强弓、弓力极为强劲,箭矢疾如闪电,一箭射中彭乐胯下战马,战马痛叫一声、前蹄高高扬起,将猝不及防的彭乐甩下马背。

鼓乐的亲兵顿时乱了。就在他们停下解救主将之时,刘朝已然带兵杀到。他一声令下,士兵将这些人团团包围。

望着已经站起来的彭乐,刘朝漠然道:“你们败了,神仙也救不了你们。你要是不希望忠心耿耿的士兵尽数死在身边,令他们弃械投降。”

彭乐没有理会刘朝,他四顾一眼,只看到己方将士被敌军不断切割、不断杀戮。将士们丢盔卸甲,在旷野里狂奔逃命;而敌军衔尾追杀,杀得将士们尸横遍野、血流成河,投降者不计其数。

这一幕幕让彭乐心头一片冰寒,颓然的向亲兵下令道:“大势已去,都弃械吧。”

。。。。。。。。

同一时间,卫铉正在涞源城外查看俘虏垒土坡的情况。

这两天之内,那道宽达两丈的土坡经过俘虏没日没夜的垒砌,已经高达一丈一尺左右,还差三尺多就能与城头持平。

在这段城墙内外,敌我双方也没日没夜的展开厮杀;虽然说守城一方占有优势,令俘虏们出现巨大伤亡。可城头地势毕竟有限,守军完全发挥不出兵力的优势,至于从城上放下的滚木礌石、投石车从城内发射出来的石头,都成了垒砌土坡的材料。

城上也曾架设“房子”,企图抬高城墙,但毕竟不如城墙坚固,统统被城下的投石车打垮、打倒。

有了声势浩大的土坡吸引守军注意力,卫雷那边也取得进展,斥候不仅成功锯断水门第一道栅栏立柱,昨晚还把第二道栅栏的所有立柱锯得将断未断;只要这边发动进攻,水门那儿也能展开行动。

至于韦孝宽的攻心计,也只有等到攻城之时才能看到成效了。

“将军,外面来了一名女将军,说是找你。”卫铉正看着俘虏有条不紊的从远方运来土石、木材,突然得到营内守军报信。

“女将军?”卫铉嘀咕一声,忽然想到一个可能,他把军务交给念贤,急冲冲的带着亲兵返回军营。

来到营前,果然看到一身世戎装的尔朱英娥和一队女兵站在营外。也许是因为分别太久的缘故、也许是很久没有见过女子的缘故,卫铉发现尔朱英娥不但长高长大了,也比以往美上几分,当他来到近处,目光那弯弯睫毛下的美眸碰撞一处,心中升起一种难言的激动。劈头就问:“英娥娘子,你怎么来了?”

不少女兵都认识卫铉,闻言不禁抿嘴窃笑。

久别重逢,尔朱英娥正自陷入狂喜之中,然而对方那句“你怎么来了”?让她喜滋滋的笑容僵在了脸上,心中所有美好也都跑光了。不过她并非是那种无理取闹的人,仅仅只是轻哼一声,便说道:“你在河北不断打胜仗,扬我大魏王朝雄威;阿耶让伯父犒赏三军。伯父令人将物资送到上党,又派上党行驶官员押送军饷犒赏三军。可是你都一直让商队往上党搬运财物、牲口;我和师叔他们考虑到将士们不便携带钱财,就把物资放在上党,回去以后再论功行赏。你不会怪我擅自作主吧?”

尔朱英娥其实也有一个小小的军职,虽然朝廷并不认账;可是在尔朱荣的势力范围之内,谁敢等闲视之?至于犒赏三军这种事儿,也轮不到她;但是她实在太过想念卫铉,于是就来了。

卫铉没有怪尔朱英娥擅自跑到战争前沿,含情脉脉的注视她的双眸:“不怪,我只怪你没有早日把自己送到我身边。”

“……”尔朱英娥心中大喜,但是这种话也让她有些受不了。

“大战将临,周边也没有什么好看的。随我入营休息。”卫铉知道尔朱英娥吃过当俘虏的亏,就再也不像以前那般任性了;尤其是以卫家主母自居后,变得越来越大方端庄、越来越稳重,同时也越来越有主母的风范和格局。所以他觉得尔朱英娥这番前来,既不是为了“犒赏三军”,也不是因为个人情怀跑来面见自己。而是另有要事。

这种未知的要事,也许只能面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