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合作前夕
申时正,卫铉在都督府偏堂一间房间接见襄垣郡太守裴衍、裴惔,裴氏叔侄二人身穿常服,以私人身份与卫铉会谈,且与卫铉论起了辈分。
卫铉在河东名门之中辈分极高,如果按照年过五十的裴衍演算下来,他还是对方的世叔呢。只不过卫铉心知世交什么的,全部是扯谈,河东裴氏要是在意这些,他们也不会蚕食掉卫家八成以上的祖地了;裴氏叔侄如今代表裴氏来谈所谓的世交,无非就是看中他的潜力、权力罢了。但是他也有利用对方之处。
所以交谈双方基于相互需要,谈得十分融洽,扯起世交的时候,就像是真的一样。
“裴太守,不知你何时前往相州任职?”论完私交,卫铉向裴衍问道。他也不知是中书侍郎裴粲使力,还是朝廷自行决定,尚书省竟然让上任不久的裴衍出任相州司马。
接任襄垣郡太守的人,是一个名叫慕容俨的武将;据说此人是是前燕武宣帝慕容廆的后裔、南顿太守慕容叱头之子,只不过慕容俨还在淮水防线,尚未北上。
“回禀都督,卑职明日就要从上党前往相州了。”裴衍欠身道:“卑职出发之前,已将郡中事务交给郡长史司马仁、郡丞尹武;都督若是有事,可向司马长史、尹郡丞下令。”
卫铉诧异道:“这么着急?”
“朝廷催得急啊!”裴衍叹息一声,忧心忡忡的说道:“朝廷让卑职代替讨北大都督李神掌管相州州兵郡兵,担任相州后备军主将,如果前方战事不顺,或者损失太多兵力,就要带兵顶上。只是前方战事紧急,卑职又是仓促上任,心中毫无底气。”
“你也勿须太过担忧。”卫铉明白他的难处,微笑道:“朝廷也让上党行台积极备战,随时出兵驰援河北;然而昨天不宜谈公事,所以我没有说。”
裴衍大喜:“果真?”
“不假。”卫铉点了点头,道:“裴太守,你在相州如何带兵,我原也不好置喙,但有几句话不吐不快。”
裴衍得到准确答复,一颗心安定不少,连忙抱拳道:“都督请讲。”
卫铉道:“河北北部诸州打烂了,目之所及,满是苍夷,几无人烟。南部诸州也没有精兵可用;而且南部诸州名门世家和地方豪强异常排外、百姓厌战严重。我上一次出兵之时,若不是李相州全力配合,连民夫都没有。你仓促上任,如果得不到当地名门世家、地方豪强支持,估计连一千人马都募集不到,即便募集到了,恐怕也是老弱病残。”
此言一出,裴衍和裴惔都是脸色剧变,他们本以为河北地大物博、人口众多,紧靠京畿,即便是打得再惨,多少还剩几分元气;可是听了卫铉这番话,两人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而且士族之间的争斗相当激烈,河东士族、河北士族经过数百年明争暗斗、磨合,双方以太行山山脉为界,互不侵犯。
裴衍忽然“空降”河北,升为上上州长史,既是打破了士族约定俗成的默契,同时也是虎口夺食;那些在相州和旁边的冀州、殷州、沧州扎根多年的高门大族岂能咽下这口气?
他们没有联手起来弄死裴衍就已经相当不错,又怎么可能协助募集兵卒、怎么可能出人出力?
裴衍沉吟半晌,拱手问道:“都督是说唯有获得名门世家和地方豪强支持才行?”
“正是如此。”卫铉看了他一眼,垂眸道:“我和李相州能够配合行事,与你更加没有问题了。我希望你借助当地势力,为我备好粮草辎重,且组建出一支辎重队。”
裴衍这是卫铉对自己提出的最基本要求,并且是自己必须做的事;若不然,他要承担一切后果。卫铉和裴氏之间的合作也没有什么谈的了。但是以他个人之名肯定是无法说服相州各个势力,唯一的办法就是以裴氏的名义去谈,并且做出一些利益上的妥协。
裴衍想到这里,又想到裴氏的困境,又见卫铉有意无意的垂眸摆弄茶具,给予他们叔侄暗自交流的机会;不禁看了侄子一眼,见到裴惔微微颔首。于是向卫铉道:“都督放心,卑职定然备足粮草、建好辎重队。”
“好,那我就在上党静候佳音。”卫铉得到满意答复,端起茶盏道:“上党和相州魏郡有滏口陉相连,通信方便,有什么事情都可以派人前来联系。”
朝廷让他积极备战,酌情出兵,而不是立刻出兵,倒也不必太过着急。
裴氏叔侄本就有事,卫铉又是端茶送客,于是告辞而去。
。。。。。。。
卫铉送走裴氏叔侄,一边向正堂走去,一边思忖着自己与裴氏合作一事。
现阶段他要是与以裴氏合作,无疑符合自身的利益。别的姑且不谈,光是裴氏的藏书就让卫铉垂涎三尺。
名门世家之所以能够垄断知识、教育,关键还是承载知识的书籍太贵;若是某个名门世家嫁女之时,陪嫁几十套珍贵的手抄藏书,将比几千上万两黄金还要让夫家欣喜。而寒门子弟、普通百姓子弟想要读书、抄书,得看名门世家赏不赏脸、恩不恩赐。
尔朱荣、元天穆、薛氏、柳氏虽然陆陆续续的提供了一些书籍,但是四者底蕴加起来也不如裴氏雄厚。裴氏乃是传承数百年的名门,又与其他名门世家世代联姻、世代互赠或互换书籍;其族定然拥有十分完整的农书、医书、史书、算术、工技、兵书、战策、天文、地理、律令、行政方略……
如果卫铉从裴氏获得一整套手抄本;那么对于上党行台而言,不但在教育上得到质的飞跃,还能以此浩瀚书库吸引想读书、却没有书读的寒士。一旦天生聪慧、苦心求学的寒士在上党获得读书机会,一定变成他卫铉所需要的人才;他们也会成为卫铉的人。
这种手段,其实也是名门世家吸引寒士为己用的方式方法之一,当他们享受到人才的红利之后,更加不愿把珍贵的书籍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