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大魏好岳父(求订阅)
尔朱世承的父亲尔朱买珍嫡子庶子共有六个,老大是尔朱仲远、老二是尔朱彦伯、老三是尔朱世隆、老四就是尔朱世承、老五是尔朱弼、老六是尔朱袭;而他的长女(嫡长)尔长女尔朱元静是叱列延庆正妻。
排行第四的尔朱世承今年只有二十四岁,他和老五、老六帮尔朱英娥打架打到大,此时看到人人疼爱的尔朱家小公主像个狗奴才一样忙来忙去,心中既有“吾家侄女终长成”的欣慰,但更多是贼不舒坦的滋味。
等她好不容易停下,尔朱世承很是心疼的说道:“阿英呐,食物已经很多啦,你也坐下来吃,别老是忙来忙去的。”
忙得汗水淋漓的尔朱英娥却不领情,随口就说道:“阿叔,还有专门为您准备的菜肴,那是我亲手烤炙的羊肉,连阿耶都没有吃过。”
说着,她兴致冲冲的跑了出去。
尔朱世承也知道堂兄决定把尔朱英娥许配给卫铉,他现在对卫铉特别不爽、特别想打卫铉一顿,此时听闻侄女这么一说,立时把手上的羊腿放下,得意洋洋的向卫铉挑了挑眉:“小子,阿英专程为我烤羊,你稍后别与我抢。”
卫铉意味深长的说道:“将军,阿英像是一个厨艺精湛的厨娘吗?如果她的厨艺好,你觉得我和大都督吃不到她亲手烹饪的食物?稍后,你要是不怕拉肚子,尽管拼命的吃,千万别求我帮忙。”
话是这么说,但是卫铉却知道尔朱英娥的厨艺非常好。只不过尔朱荣日里万机、忙得脚不沾地,即便是回到家里,也轮不到尔朱英娥下厨。尔朱荣哪有机会吃到女儿烹饪的菜肴?
尔朱荣吃不到、尔朱世承更吃不到;他现在先入为主,一听卫铉这么说,心下就怕了。等到尔朱英娥和几名婢女把烤得金黄、香喷喷的羊肉送来,死活也不敢尝一口。当他看到卫铉在尔朱英娥服侍下,煞是享受的吃下一片片薄薄的烤羊肉,心下佩服之极。
见到尔朱英娥忽然盯向自己面前动也不敢动的烤羊肉,吓得他喝下一大杯奶\/酒。当他回想起卫铉以己为敌的构想,忍不住主动说道:“你说新军如果敌人,大都督不会让新军壮大到七千余人。但新军主将如果换成是尉老贼,藏上一两万大军肯定不在话下,若他藏好兵,再按你思路行事,肆州就是他的了。”
尔朱英娥放下筷子,一双如水美眸向向叔父,娇嗔薄怒道:“什么尉老贼?那是我义兄、你侄儿。”
肆州城离阳曲县也就一百多里,那里发生的事儿,尔朱世承早已知晓,一听侄女此言,他愣愣的问道:“阿英,你不会当真吧?”
“真也好,假也罢,人们都认为我俩是忘年之交。”尔朱英娥答了一句,接着说道:“我们尔朱家作为四州之首,未免惹来流言蜚语,绝对不能小气;阿叔作为尉老…老兄的长辈,总不能没有表示吧?”
尔朱世承可不傻,再加上尔朱英娥从小就坑他们,立时就品出了个中奥妙,他看了看尔朱英娥,又看了看卫铉,嗤笑道:“你说得对,我送厚礼也合情合理。可是阿英,你凭良心与我说说,你要把这份礼送给尉老贼?还是卫小贼?”
尔朱英娥轻咳一声,俏脸上多少有一些尴尬,故做感慨之状道:“这礼我不要,也不会给卫郎。”
卫铉在一旁边看得有趣。他知道尔朱英娥的义兄是一个仗义疏财的人,“心甘情愿”的把肆州一应产业,一应钱财和粮食、牲口尽数“赠送”给了他的义妹。而他义妹又全部送给了他卫铉,只要清点完毕、折现完毕,就会如数跑到卫家庄。
“哦,我懂了。”尔朱世承敛去笑容,煞有介事的点了点头,故作恍然的说道:“如尉老……如你义兄非要转赠给你,你本来是不想收的,但是你却不开情面,只好万般无奈的收下,然后像以前那般叹息道‘唉,真没办法,可难为死我了;这样吧,我为阿耶……不,我代阿郎收。’”
说到转述那一句,尔朱世承掐着噪音,将“无奈”的口吻和语态模仿得惟妙惟肖。
卫铉差点喷笑出声,尉彝在肆州城被迫交出家财和账簿的时候,尔朱英娥就说了类似的话,她的口吻、语态与尔朱世承一模一样。
当时,他还以为尔朱英娥是临场作戏;如今看来,这家伙分明就是被她的长辈宠成了惯犯。
尔朱英娥面色通红、胸口剧烈起伏,显然被尔朱世承说破防了;她气呼呼的说道:“袭六叔送我义兄三百匹战马、百副铁铠,阿叔作为兄长,总不能比六叔少吧?阿叔财大气粗,送个千匹战马、五百副铁铠,不过分吧?”
尔朱世承差点气死。
他是庶子,哪能和尔朱袭比?十分肉疼的说道:“我按老六的来,另外给你、给你义兄五百只羊。但是我有个条件。”
尔朱英娥本就不指望尔朱世承送上千匹战马、五百副铁铠,一听此话,顿时点头道:“什么条件?”
尔朱世承一指卫铉,说道:“让他与我打一场,不管输赢,我承诺的物品都给你‘义兄’。”
尔朱英娥看了看卫铉、又看了看了叔父,摇头道:“阿叔,还是算了,你是打不赢的,没必要找罪受。”
这些天以来,她天天看到卫铉和他的师兄们比武,卫铉每次都被虐打一顿,当然不是卫铉太差,而是他那三个师兄太过强悍。尔朱世承虽然相当厉害,可是和卫铉师兄弟四人比起来,根本就不是一个等级,若他和卫铉比武,卫铉轻轻松松就能把他打得连自己都认不出来。
尔朱世承看了文质彬彬、弱不胜衣的卫铉一眼,又向尔朱英娥说道:“我不信?”
卫铉眼见尔朱英娥跃跃欲试,好像要加上赌注,连忙说道:“我内修道家吐纳术、外练道家和上古杀人技,最擅长的个人战技是以伤搏命,我的路数十分阴损歹毒。”
“你会吐纳术?”尔朱世承动容道。
卫铉点头道:“会是会,可是我学艺不精,做不到收放自如。一旦比起来,想留手都难。还是不要比了为好。”
这可不是客套话,他那几个师兄是因为有着碾压性的优势,才敢让他尽力而为;如果换成旗鼓相当的师兄弟,双方都不敢放手一搏,以免伤到彼此。
尔朱世承虽然没有学过“内家”功夫,可他知道那玩意十分可怕。自己收不了手的话,练内家功夫的人顶多吃些皮肉之苦,如果对方收不了手,自己肯定玩完。眼见卫铉说得十分郑重,不像是骗人,他立刻止住了比武的念头。转而渴望的问道:“可不可以教教我?”
“没问题。”卫铉毫不犹豫的答应了。
其实吐纳术先秦即有,有些类似武侠小说里的内功气功,但是远远不如内功气功匪夷所思,只不过武侠小说有两点说得非常对,一是各家各派敝帚自珍,宁可失传也不愿教给外人。
二是吐纳术极难修练成功,如果没有过人天赋和耐心、毅力,即便拥有完整的法门、完整的前辈心得,也练不出什么名堂,这也是吐纳术慢慢失传的最主要的原因;搞到现在,便是拿出真法门,也没人相信。
“算了算了,不比就不比,没必要骗我。”尔朱世承知道持有内家功夫的人,将法门看得比命还重,他看到卫铉答得这么爽快,反而不信卫铉会吐纳术,不过比武的念头也没有了。
“……”卫铉闻言无语,他的确是说实话,如果尔朱世承想学,也愿意教,可对方完全不信,这种情况下,即便把全套法门写出来,估计也被尔朱世承扔进火堆。
看样子,以后只能传给天真无邪、心无杂念的孩童了。
“将军,这是大都督从宁武关传来的急信。请您查阅。”就在此刻,一名亲卫步入帐中,双手将一封厚厚的书信交给卫铉。
卫铉见信上印泥完整,又看到信封上面盖有“加急”二字的印章,立刻拆信观看。
尔朱英娥与卫铉同坐一席,看到放到一边的信封上有“加急”二字,卫铉却是呆若木鸡、久久不言。她关心情切,忍不住问道:“卫郎,阿耶所言何事?”
卫铉定下心神,说道:“大都督说了几件事,第一件事是他认了你那义兄,让我们将尉氏一家请到晋阳好生‘照料’。还好我们将他们一家人‘请’了来,倒也不用派人返回肆州城。”
尔朱英娥一直担心父亲不高兴,闻听此话,不禁放下心来,继而又问道:“还有呢?我阿耶回来了么?”
“第二件事大都督率军南下汾州,将与叱列延庆将军、彦伯将军一起对付费也头牧子。”卫铉也没有卖弄关子,将信上内容一并说了:“第三件事,大都督早先和元刺史(元天穆)联名为我上疏表功,请朝廷册封我为上党郡太守……”
“卫郎,成了么?”尔朱英娥激动得差点跳了起来。
“成了。”卫铉将信笺递给了尔朱英娥,说道:“信笺里夹着元刺史发给大都督的急信,元刺史说皇帝和太后、朝廷诸公考虑到天下纷乱,要用大力褒奖有功之将的方式来振奋军心,而我谋划斛律洛阳有大功、年纪又小,非常符合朝廷‘英雄出少年’的宣传需要。此为其一。”
“其二、大都督与太原王氏达成了一桩交易,王遵业、王广业、王季和等王氏要员只要成功举荐我为上党太守,大都督便不计较、不状告王氏支持斛律洛阳造反之事。其三、大都督让京城中人‘找’了太后的宠臣郑俨、徐纥。”
“三者结合,于是朝廷任命我为上党太守,正式任命已在路上。”
说到最后,卫铉已经感动得无以复加。
在家族利益高于一切的年代里,名门世家和达官贵人为了维系家族荣耀、为了让家族进一步辉煌,哪怕有下县县令出现空缺,大家都会争得头破血流,想尽一切办法将自家子弟安排上去。然而身为一家之主尔朱荣费了这么大的劲,竟然只是把一个外姓人推上太守之位,可见他把卫铉放在了一个无与伦比的地位。
这种地位之高,甚至超出了尔朱家子弟。而且一下子就解决了卫铉和新军的困境。
身为受益者,卫铉岂能不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