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元家怪人
已近午时中,卫铉得知元天穆正在正堂处理军机大事,脱不开身,让他到偏堂等候。
在两名身穿襦裙的青衣婢女引领下,卫铉来到一间屋子,婢女推门虚掩房门,欠身示意卫铉入内等候。
近到门口,卫铉不禁顿住了脚步,这间屋子以屏风隔为里外两间,外面这间似是元天穆的书房,充满了书香和墨香的气味。
卷耳镂花的书案上整整齐齐的放着几卷书籍,还有一方造型古朴的砚台,笔架上挂着十几枝紫毫,而书案一旁的大肚阔口的荷花瓮放着十几支卷轴。临窗台架上,放着一盆修剪整齐的梅树盆景,雪白的墙壁上悬挂着一副与佛有关的画,两侧又有竖幅的字贴。另一边的书架上放满了书籍。
卫铉为了避免发生“误闯白虎堂”之类的剧情,他略扫一眼,出声问道:“是不是走错地方了?”
“此乃郎主专为休息和会见贵客的所在,前为书房,后为小憩卧室。”一名婢女微笑作答:“前方说将军是大都督亲定的女婿,自是郎主贵客,请入内宽坐。”
问得清楚,卫铉解下佩刀放到门口刀剑架上,缓步入内,跪坐在一张案几之后。
另一名婢女将手中托盘放到案上,一手执壶、一手拿着倒扣在托盘里的茶碗,给卫铉斟了一碗茶。
此时的茶是煎茶、煮茶,茶水与汤一样;里面除了茶末,还有一定比例的花椒粉、芥末粉、姜、枣、参、奶酪、盐、羊油等等;而尔朱英娥亲手给卫铉“炖”的茶,简单又粗暴,甚至还把牛羊骨扔了进去。
在端上之前,人们会把渣子滤掉;最终得出的茶汤油乎乎的,卖相很不好看,但是把“茶汤”里的“茶”撇开的话,“汤”的味道相当不错,根本就不存什么无法忍受、恶心反胃之说。
前世小说里的穿越者总是把煎茶、煮茶形容成难以下咽的“泔水”、“馊水”;卫铉觉得那不是穿越者的错,而是塑造他的作者的锅。实际上,甘、藏、云、贵里的很多地方都有这种古老的茶,一尝即可知。
待到婢女斟好茶,卫铉微微欠身,以示感谢。
“郎主不知何时能来;将军若是烦闷,可闲看书籍。”一女说道。
“多谢。”卫铉道了声谢,待她们离开之后,便从书架上挑出《吴子》首卷观看。
《吴子》又名《吴起兵法》,乃是一部重要的军事著作,由战国名将名臣、魏武卒之父、变法宗师吴起所著;吴起通晓兵、法、儒三家思想,在军事和内政上都有极高成就,与孙武并称“孙吴”。
《吴子》问世之后广为流传,曾经达到“藏孙、吴之书家有之”的程度,但是流传过程中经过后人增益和删改,且部分内容已经佚失,唯有残篇遗留下来。而卫铉的师父(叔祖)也收藏了很多古籍,其中的《吴子》仅仅只是二十三篇。不过也足以让卫铉受益匪浅了。
他展开手上的首卷观看,不禁大喜:元天穆所藏《吴子》竟然抄自兵家权谋论著《汉书·艺文志》,目录上清清楚楚写着四十八个篇目;而且每篇后面都写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他仔细阅读,竟然是尔朱荣为《吴子》做了详细注解。每注解一段,都会引用历史上的经典战役和用兵实例,鸣条之战、牧野之战、长平之战、巨鹿之战、漠北之战、官渡之战、赤壁之战、淝水之战等等战例全部记录在内。
《吴子》各篇文字十分精练,文字多则一千多、少则五百多个,各篇的写法是用一问一答的对话形式,如果某个人没有“老师”讲解、没有足够的阅历和经历,不但毫无所获,而且读得索然无味、恹恹欲睡。但是经过尔朱荣细细注解,旁征博引,附之以战例,各篇文章立刻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易懂。
和军事相比,尔朱荣对内政的注解就惨不忍睹了;他在《图国》篇所写注解如同小孩子写的议论文一般,非常稚嫩;且还写成天马行空、尽数想象的抒情文。
刚刚看了《图国》篇一半的注解,房门被推人从外面推开,卫铉连忙起身,只见外面走来一名女子,并不是意想中的元天穆。
只见她身穿一件对襟齐腰宽蓝色衫子、一条绣有折枝梅的襦裙,系在腰间的绸带将斯人苗秀身段衬得无限风\/流,可是偏偏透出端庄绰约的韵味来。
此女年约二十,长得丽色清姿,眸似秋水;一张温润如玉的瓜子脸生的温婉如水,明丽生姿,既有南方女子的莲荷清韵、又有北方女子刚健婀娜。
在门外、房内光影交错之间,袅娜多姿的曲线勾勒出明暗、浮凸、变幻的唯美画面。
美是很美、气质也很高雅,只是她的眉眼之间,满是拒人于千里之外的冷清、幽艳之意。再经忽明忽暗光影映衬,使卫铉一看,就知道此女很不好惹,远不如自家英娥甜美、可爱。
英娥虽是韶颜稚齿、虽是黑了些,但姿容清丽、明艳照人,若是长到这等年纪、肤色再白一些,绝对比她好看。
再从她的着装、衣色上看,分明就是元天穆的歌姬舞女,其身份看似比方才那两名婢女高,可她仍旧是奴婢。
美女谁都爱,卫铉也不例外;然而他不是见到女人就走不动路的色胚,如果明知是麻烦、明知拿不到手还要去招惹,那他就是个神经病。他不想给自己惹麻烦,于是朝那女子拱了拱手。
女子一双明眸也在打量和审视卫铉,正要还礼问话,卫铉却又坐下看书去了。
女子脸色一僵,顿了下脚步,煞是诧异的坐到卫铉对面的案几之后。
卫铉的确不是装,他已经是有老婆的人了,英娥一旦嫁入卫家,肯定带一堆美女当嫁妆,所以在美色这方面他是一点都不愁。
现阶段,他一心搞事业、一心学习文武之道。现在好不容易遇到有市无价的《吴子》注解,哪有闲心与个女子呗叽歪歪?
女子枯坐良久,不禁扫了埋头看书的卫铉一眼,感觉这个身穿武服的美少年并不是惺惺作态,而是真的沉浸到了书籍之中,压根就没有把她放在心上。
过了约有两刻时间,她主动问道:“敢问公子高姓大名?缘何至此?”
卫铉看到尔朱荣点评的长平之战,正在考虑自己如果是赵括、又当如何,忽然被这道飞泉流玉的声音,有些不耐烦的抬眸望去,微微欠身道:“高姓大名不敢当,吾乃河东卫铉,前来拜会元刺史。”
“你就是卫铉呀?”女子听到卫铉自报家门,双眸为之一亮。
“你知道我?”卫铉诧异道。
“知道。”此女并非是卫铉所想的奴婢,而是元天穆的女儿,名叫元芷兰,名字出自《荀子·宥坐》里的“芷兰生于深林……”。她其实只有十六岁,只不过发育好,又被卫铉当成了二十左右。
元芷兰和尔朱英娥是无话不谈的姐妹,早在尔朱英娥劫后归来之时,就知道妹妹的救命恩人叫卫铉;之后,也知道妹妹像个男人一样倒追卫铉,不久前,她听父亲说卫铉成了尔朱英娥的未婚夫。
尔朱英娥的痴,也让元芷兰对素未谋面的卫铉产生了好奇。
“连我这种小人物都知道,看来你在元府有点地位。”卫铉看了她一眼,又继续看书。
元芷兰性情冷清,钟爱花草树木、园艺,不喜繁华热闹、不善交际,如果让她从修剪百棵树和出门半个时辰做选择,她毫不犹豫的选择前者。
此时知道卫铉是什么人、为何来到父亲书房之后,她也不知如何说话了;于是拿起一个册子、一支铅笔,自娱自乐的画起了稀奇古怪的东西。
若是卫铉过去看,就能发现她画的是一些齿轮、链条。
时至未时中,元天穆终于来了。
事实上,他早已把要事处理完毕,同时也料到尔朱荣将上党太守一事说了。之所以晾卫铉这么久,主要是考验卫铉的心性,如果此子因为上党郡太守按捺不住,或者是坐立不安,那他对尔朱荣百般推崇的卫铉感到很失望。
步入敞开的书房,一眼就看到看书、画画的一双少年男女。
两人都沉浸到自己的世界之中,完全没有发现他的到来。
女儿如此专注,十分正常。卫铉的表现着实让他感到满意,都晾了近一个时辰了,居然还沉下心来读书,这份冷静的心志便是很多老将都没有。
元天穆目光看着自家女儿,脸上不禁流露出夹杂怜惜、心疼、无奈的复杂神色。
他的宝贝女儿天性冷漠、冷清,非但不是故而为之,而且他还知道女儿十分羡慕天真烂漫、大大咧咧的尔朱英娥,同时也想出去多交朋友,可是女儿无论怎么努力,都学不了尔朱英娥、也改变不了自己。
久而久之,女儿再也不愿出去了,之后要么是和花草树木为伴,要么学习《墨子》、《墨经》、机关术、术数;要么用机关术修小房子玩,修完又拆、拆完又修。而她的性子也越来越冷、别人越来越觉得她高傲,若非有一个喜欢说话的尔朱英娥陪伴,元天穆都要怀疑女儿连话都不肯说了。
每当说到给她找个夫婿,她也不反对,目光平静看了他们夫妇老半天后,淡淡的说上一声“好”、“无所谓”。她这么好说话,元天穆和夫人反而怕了她。
当然了,他们的怕是父母担心、疼爱子女所造成的,并不是一般的“怕”。时间来到现在,他们两口子面对女儿的时候,反而像个孙子一样。
而女儿今天忽然从家里来州府,肯定又是为了州府后院的花花草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