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天还未敞亮,阴沉压抑,像是要落雨了。

“这天不好。”她道。

这天不好,令她又记起了江皇后。不光梦里有她,外边这天也和她过世那日极像。

过去那么久了,裴音怜已经忘了江芜的长相,唯独记得她那双眼睛。

人人皆称颂她为贤后,流传后世的画像总是着重刻画她那双慈悲眼。

过去裴音怜总是对镜模仿她的神情,久而久之那双眼睛也变得相似了,只是总令人觉得缺了些什么。

“娘娘,念珠。”

容萍双手捧着白玉念珠奉上,裴音怜别开脸,不去看它:“换紫檀的。”

“是。”容萍意识到裴太后这是梦到先后了,退出的脚步放得更轻缓了。

余光里,裴音怜已经抚袍下跪,手中握着刚燃的香。

纤细的白烟漂浮在佛龛前,堂内微弱的光亮隐入灰蒙,行远再瞧,不似人间之景。

容萍回眸,叫来太监耳语几句,眼底流露出了狠戾。

*

“庆熙十年,蝗灾,两季麦谷入库共计一百二十八万石。”

“庆熙十一年,旱灾,入库一百三十万石。”

“庆熙十二年,丰收,缴纳一百四十一万石,调拨蕃西六十万石,入库八十一万石。”

“庆熙十三年,无灾,入库一百二十万石。”

“庆熙十四年,疫病,入库一百三十四万石。”

……

各府衙忙碌了一旬,辽东十年间的纳粮账目终于清出来了。

“筛干净沙土后,粮库对的上么。”唐笙高坐明堂,右手四指挨个抚过拇指上的玉扳指。

“回总督话,还缺粮一百二十万石。”夏属官答。

“如今,他们咬死了亏空是从庆熙十三年开始的,对么。”

“是。”

唐笙冷笑了声:“荒唐。”

“一百二十万石?蕃西诸省一年不过缴纳八十万石米粮。朝廷调拨完,整个辽东的储备粮不过九十万万石。”方清露道,“八年而已,一百二十万石,唐尚书就是貔貅也不能一气吃下这么多啊。”

“阿姊是有神仙的乾坤袋么,吞得下这么多米粮?”

“林大将军统帅十万大军时,一年不过耗费一百二十万石粮食。”方清露被这清点出的数据气笑了,“有些人忙着推诿,把人当傻子呢。”

唐笙不想被愤懑裹挟着思忖事情,深吸气,冷静了才道:“不过账目确实有些不寻常。”

“我来时抄了国库记的档,若是收成为一百二十万石,倒也对的那年上运至国库的数目。”唐笙低低道,“我如今坐着总督之位,也是知道这些东西是过了阿姊手的,其中原委,我得弄清。”

方清露抬眸:“先将人都拿了,庆熙十三年各州府当值的官员及边军和府卫的兵官都要传唤。”

唐笙递了眼神,夏属官会意,快步退出明堂。

传唤文书下拨,叫屈的多为边军兵官。

狱中的朱霁亦被重新提审。

辽东讯问的动静闹得这样大,消息很快便传到了京城。

秦玅观搁下唐笙新递的折子,踱到窗了边。

“沈长卿可有奏折呈上。”她问。

“不曾。”方汀答,“凡是女官递来的折子,奴婢都先呈上来了,方府尹倒是递了密折。”

“定是关于冯鸣一案的。”秦玅观回眸,接过方汀递来的匣子同密钥,“御林司已经禀报过了。”

秦玅观压低了声音:“朕想不通,太后为何要这样着急灭口——”

事情办得越急,露出的破绽便越多。

世上哪来这样多的巧合事?

“你是宫中老人了,你同朕说说,你从前听到的。”

“奴婢从前一直在潜邸侍奉,入宫也不算早,但确实也听得老嬷嬷们说过一些。”

方汀斟酌着词句,娓娓道来。

太后裴音怜本是外室所生,裴老爷正妻母家地位颇高,是不允他纳妾的,但最后迫于“三从四德,主母贤惠”那套,让人将外室接进府了。

随着容颜老去,裴音怜的生母年老色衰,不再受宠,连带着作为庶女的裴音怜也被冷落了。

裴音怜长到及笄,整个裴家,甚至没几个人记得这个姨娘和庶女了。

也是那一年,庆熙帝准备广纳后宫。这个是个扩充势力的好机会,数不清的官宦人家的小姐被送进宫去。裴家挑来挑去,终于想起了裴音怜这个庶女。

彼时裴音怜虽然容貌尚佳,但同庆熙帝所寻的那类“宜诞子嗣”的女子仍有查别。裴家人便想法子用药调养,不过月余,便照着模子调养出了庆熙帝想纳的嫔妃。

裴音怜敏锐地意识到,这是她唯一的机会。她不想再为人轻贱,她要握着能操纵他人的权力,令所有轻贱她的人,都要跪着侍奉她。

“所以,太后用药也是从那时开始的么。”

“应

当是罢。”

方汀觉得,裴太后如今的亏损,便是那时造成的。

短期内调养出那样一具躯体,又为了保住容颜,添了新药,加之生育带来的亏损,能维持如今的情形已属不易。

“庆熙一朝,所有后妃都在模仿孝惠仁皇后的慈悲,唯独太后,最为相像。”方汀继续往下说,“先皇后仁爱,在世时曾多次恳求先帝废除殉葬制——”

“宫中的女子争来都去,也是被逼无奈,位分低的同无嗣的,为了活着,只能去争。”方汀道,“娘娘她为了维系后宫和谐,耗费了不少心力。”

若不是为了生存,谁稀罕那御座上阴晴无定,两鬓斑白的皇帝的宠爱呢。

“陛下,奴婢斗胆谏言,若是日后您也要充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