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1章 清白

第261章 清白

朱昭宁忽然轻拍手掌,连响三声。本文搜:秒章节小说网 免费阅读清脆的掌声在寂静的大堂内悠悠回荡,屏风后面随即传来环佩叮咚的声音。

一位身着月白纱裙的少女,姿态优雅地款款走出。

她的肌肤如同新雪一般皎洁,眉间一点朱砂痣鲜艳得如同泣血。

行走时,腰间的银铃轻轻作响,宛如山涧清泉流淌发出的叮咚声。

她虽没有大公主那种让人不敢直视的绝世容颜,却自有一种令人心生怜惜的独特风姿。

“这是素心。”

朱昭宁指尖轻轻挑起少女的下巴,露出她锁骨处一道莲花形状的金色烙印,“五年前绯月国与北狄勾结,截断大玄的粮道,本宫焚毁了他们的神庙,绯月国国主自戕于祭坛。平定之后,他们王室献上了这位公主。”

素心神色平静,轻盈地盈盈下拜,腕间的银铃发出一阵清越悦耳的声响。

她转而看向苏朝槿,眼中闪过一抹玩味的神色,说道:“她在诗词方面的造诣同样极高。既然苏二小姐才情出众,不如就代表我大玄朝,与我的这名侍女比试一番如何?”

朱昭宁的话音刚落,整个大厅瞬间安静得连一根针掉落的声音都能听见。

素心腕间的银铃在这片死寂中微微颤动,像极了绷紧的弓弦上即将离弦的箭鸣。

“大公主既有这般雅兴——”

柳承砚的声音好似清泉破冰,清脆而又沉稳。他从身侧向前迈出一步,官袍上的云雁纹在烛火的映照下若隐若现,恰如他此刻含蓄而内敛的笑意。

“朝槿不妨尝试一下。倘若赢了,便是为国争光,大公主必定会慷慨赏赐。”

当他转头看向苏朝槿时,眼底流露出一丝长辈特有的温和,继续说道,“即便输了,能明白山外有山、人外有人,往后更加努力用功,也是一件好事。”

这番话说得滴水不漏,然而满堂宾客个个都是人精,又怎会听不出其中深意?

那些在诗稿与苏朝槿之间来回游移的目光里,分明暗藏着尖锐的试探——倘若这闺阁少女待会儿表现出丝毫怯懦,那她方才所作的诗词,只怕瞬间就会沦为欺君的罪证。

“臣女自然愿意领教。”

苏朝槿神色镇定,语气从容。

“好!”

朱昭宁对着身后轻轻招了招手,吩咐道,“素心,你与苏家小姐,相互给对方出一道题。谁的诗作更胜一筹,谁便是赢家。”

“是,殿下。”

素心莲步轻移,向前迈出一步。

她锁骨处的莲花烙印在宫灯的映照下,泛着诡异而艳丽的金光,月白纱裙无风自动。

“苏家小姐既然是大玄闻名的才女,不如就由您来出题吧。诗词歌赋,任何方面皆可。”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

这话听上去极为恭敬,可那微微上扬的尾音,却分明带着一股傲然之意,仿佛在说“无论你出什么题,都难不倒我”。几位饱学的老学究已然皱起了眉头——绯月国虽已覆灭,可这亡国公主的傲气却丝毫未减。

苏朝槿却不急不恼,神色平静如水。

“素心姑娘远道而来,自是贵客。”

她抬眼望去,眼眸中似有星辰闪烁,“更何况……”

她伸出素手,轻轻指向素心腰间银铃上镌刻的 “玄” 字,“您如今代表的,可是大公主的颜面。”

柳承砚手中的茶盖突然“叮”的一声,碰在了杯沿上。

这话说得巧妙至极——既明确指出素心如今已是大玄侍女的身份,又委婉地暗讽她不懂尊卑之礼。

“所以……”

苏朝槿将宣纸转向素心,宣纸上那朵墨梅恰好映在对方的瞳孔之中,“还是您先请吧。”

她唇角微微勾起,露出一抹温柔的笑意,“以免传出去,让人误以为我们大玄以大欺小……”

话还未说完,素心的脸色已然骤变。

她腕间的银铃突然剧烈地颤动起来,在这死寂的大厅里发出一阵刺耳的声响。

“那素心便不再谦让了,苏家小姐,我出题‘清白’二字,七步成诗,你看如何?”

堂下瞬间一片哗然。

七步成诗本就难度极高,如今还要限定主题,这显然是有意要让苏朝槿当众难堪!

苏朝槿却只是从容地轻轻挽起素袖,露出纤细如玉的手腕。她莲步轻移,朝着早已备好的书案走去,脚步轻盈得仿佛踏在云端之上。

第一步,她稳稳地执起狼毫毛笔;

第二步,指尖轻轻抚过宣纸的纹理;

第三步,蘸墨的姿势优雅得如同仙鹤唳鸣于九天之上。

“且慢。”素心突然开口,声音温柔得如同潺潺春水,“奴家还有个不情之请——能否请苏小姐蒙眼作诗?”

她朝着朱昭宁欠身行礼,解释道,“昔日绯月国文会,皆是这般比试的。”

林疏雨听闻此言,险些晕厥过去,苏儒朔的指节也因用力而捏得发白。

就连一向处世圆滑的虞崇钧,此刻也不禁皱起了眉头——这分明是要将苏朝槿逼入绝境!

朱昭宁不置可否,只是意味深长地看着苏朝槿,眼中满是探究之色。

“无妨。”

苏朝槿神色平静,从容地从腰间解下一条素白纱带,亲自将双眼蒙住。在彻底失去视觉之前,她最后看了一眼堂外——那里,一株红梅正在风雪中傲然绽放。

第一步,她提笔悬腕,笔锋在空中微微颤抖,似在积蓄力量;

第二步,笔锋轻轻触碰到纸面,发出轻微的摩挲声;

第三步,墨迹如行云流水般在宣纸上缓缓铺展:

“千锤万凿出深山”。

第四步,笔走龙蛇,字迹愈发苍劲有力:

“烈火焚烧若等闲”。

第五步,笔锋陡然转折,气势磅礴:

“粉骨碎身浑不怕”。

第六步,笔力透纸背,每个字都仿佛蕴含着无尽的力量:

“要留清白在人间”。

最后一步落定时,她扯下纱带,露出那双清澈如秋水般的眼眸。

宣纸上的墨迹在烛光的映照下泛着微光,每一个字都像是用刀刻斧凿而成,刚劲有力。

她神色淡然,轻声开口道:“题名,《石灰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