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章 林冲的惊喜
众人走在返回聚义厅的路上,汴祥忽然想起一事,
“对了,哥哥,俺回来的时候,遇见时迁兄弟了,他让俺给哥哥带个消息,说是林教头已经进了郓州地界,明后天,就能回来了!”
两个月前,晁渊从河北返回时,因那饮马川只有杨林一人,恐其独木难支,便将林冲也留在了那,一边训练士卒,一边开始筹建马市。
一个多月前,焦挺带着裴宣的家小刚上梁山,邓飞便带着两都的士卒,前往饮马川换回林冲,
算算时间,十来天前,林冲便该回来,却不知为何耽误了这些时日。
“林师兄回来就好!”晁渊哈哈笑道,“刚好,我们也给他准备了两个惊喜!”
一个惊喜,自然是林娘子一家,已经被晁渊接上了梁山。
而另一个惊喜,便是最近刚组建的三都马军。
先前从黄安那虽然弄来了五六百匹军马,但其中一小半,要么年龄太大,已是老马,要么就是有其他小问题,不适合战场骑乘。
徐宁亲自花了三四天的功夫,才挑出了三百匹可用的军马,随后便召集挑选会骑马的士卒,组建了三都的马军。
梁山如今光是陆上征战的士卒,已有九都人马,
其中六都为步军,每都一百二十人。
三都为马军,每都一百人。
林冲身为骑兵将领,先前即便上山,也只能让他带领步卒,如今梁山终于有了自己的马军,想必林冲看到,肯定也会开怀大笑的!
晁渊本是这么想的,却不想他话音刚落,汴祥便神秘兮兮的笑道:“俺从时迁兄弟那打听到,其实林教头也给哥哥准备了一个惊喜!”
“给我准备的惊喜?”
晁渊怔了一下,随即猛地恍然大悟道,
“莫不是那饮马川已经收购到了第一批马,由林师兄带回了吧?”
“这个俺也不清楚,”汴祥挠了挠头,“时迁兄弟只说了那是林教头给哥哥准备的惊喜,却未直言惊喜究竟是什么!”
“这个时迁,这种事也不说清楚,只通知一半,不是专门让人心痒痒吗?”晁渊笑骂道,“我都想专门找人把他喊回来,让他给我解释清楚了!”
“哥哥,其实这事,时迁兄弟是想让俺先对哥哥你保密的,”汴祥讪笑着,“另外,须城那边似乎出了什么事,时迁兄弟和俺说了两句话后,就匆匆忙忙地过去查看了,哥哥你就算想找他,明后天之前恐怕也把他叫不回来。”
“须城?那不是朱贵兄弟所在之处吗?”
晁渊怔了一下,赶忙看向扈三娘,
“这两日,须城那边没有传过来消息吗?”
如今晁渊的第一都步卒,已经算是他的亲卫了,平时都是由焦挺带领。
只是焦挺担此重任,想到自己只精通相扑,对兵器使用却是平平,便赶忙在梁山上四处找人请教,
他那边忙着学武艺,晁渊这边,却总要有个亲卫统领跟着飞,
于是对此感兴趣的琼英与扈三娘便约战了一番,最终琼英因年纪幼小,气力不够,又不准用暗器,输了一招。
便只能将亲卫统领的位置让给了扈三娘,而她原本负责的山寨守备之事,则交给了琼英暂管。
“没有,不过今天才是第四天,等明天应该就会有探子回报了吧。”扈三娘想了想答道。
郓州的治所须城,济州的治所巨野,这两座城里的情报酒店,前者由朱贵掌管,后者则由朱贵的兄弟朱富掌管,平日无事时都是五日一汇报的。
“时迁兄弟性格谨慎,他既然行色匆匆赶去须城,那边肯定出了什么事,”晁渊沉吟道,“立刻让水泊北岸的酒店派些人手去须城查看情况。”
“哥哥放心,我现在就去安排。”
扈三娘应了一声,赶忙离开。
汴祥看着晁渊有些担忧的神情,劝解道:“哥哥,说不定只是时迁听错了什么风声呢?那须城若真有急事,朱贵哥哥早就加急派人通报了。”
“但愿吧......”
晁渊抬头看向北边须城的方向,心中却总有种不祥的预感。
......
第二天,
须城依旧没有情报传来。
反倒是林冲的前哨人马到了北岸酒店,禀报说今天下午些时候,林冲的大队人马就能赶到水泊北岸。
晁渊收到这个消息时,立刻便让金沙滩准备船只,他要亲自去水泊北岸等候林冲。
“大郎,林教头又不是外人,”
阮小七不以为然道,
“咱们在金沙滩等着就是了,何必到那北岸去。”
“七哥,你有所不知,”
晁渊将昨日之事一说,
“时迁说林师兄给我准备了一个惊喜,我这不是想早点看到嘛。”
“既然这样,俺陪你一起去!”
阮小七也随着晁渊、扈三娘还有几个亲卫一起上了船。
船只还未靠近北岸,便见那酒店周围,停着许多载有货物的车马,人来人往间,已是宛如集市一般。
晁渊等人上岸后,
那北岸酒店的管事急忙过来迎接,
“这些人是怎么回事?”
晁渊有一个多月没下山了,一时还有些搞不清楚情况。
“寨主,这些都是运了货物,到咱们酒店里兑换精盐与白砂糖的商贾。”管事回道,“听说前几批从咱们这拿了货的,回去后都大赚了一笔,这些都是听到消息后,急忙赶来想要也分上一杯羹的商人。”
“这些人胆子还真大,就不怕运回去官府查收吗?”扈三娘诧异道。
梁山敢在四周的酒店贩卖精盐和白砂糖,是因为济州府暂时拿梁山没办法,那郓州府又一直没动静,所以行事才有些肆无忌惮。
“胡头领有所不知,如今这世道,官商本就快成一家了,”管事解释道,“把咱们的精盐与白砂糖运回去,这些商人肯定要分出一部分利润孝敬给当地的官员,那些当官的见了真金白银,哪还会阻止,说不定还巴不得这些商人多跑几趟呢。”
扈三娘在梁山上,平日里都是抹黑了脸颊,作男装打扮,除了山寨里的头领知道她的真实身份外。
在其他人眼里,这位胡三郎头领只是个说话有些娘娘腔的汉子。
“对了,这些商人带来的什么货物最多?”晁渊询问道。
“最多的还是粮食,其次是药材、布匹、兽皮这些,牲畜、木材、硫磺、硝石也还行,”
管事说到这,无奈道,
“剩下的生铁、牛角、牛筋这些因为是军需物品,除了有门路的,普通商人根本就不敢往梁山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