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部门
陆长歌说了长篇大论的一段,最后王鸿诚也都答应下来了。
这件事看起来只是同意了他的一个观点而已,但实际上很不容易。
因为传统的或者说正常的房地产不是安安稳稳做专案这样玩的,而是以类金融的操作手法,不断拿地、抵押,然后以极快的速度预售,接着继续圈地。
资金在这里面转得越快,公司的规模才能增长的越快。
而且大家都这样玩,导致如果你不跟随,那你就会发现,好的地段会被同行不断地占据,而且因为地价在不断上涨,拿得越晚,付出的成本越高。
总而言之,后来的房地产形成那种局面并不单单是人的问题,是那种形势迫使人只能那样做。
当然,也有人选择陆长歌目前的这条路,而后果就是规模不大、市场空间局限在某几个城市或区域。
而王鸿诚是干这一行的,他很清楚这一点,因而才说他答应其实是不容易的,至少这个当下他忍得住赚钱的欲望。
对于陆长歌来说,他倒是多了几分参与江州城市化程序的特殊感觉。
心里也在想着,既然以后和王鸿诚开始做这件事了,大致也该多多看看这时候的江州城,如此,对于各个区域和地块会有更加清晰的概念。毕竟,地铁房和地铁房之间也有差距。
之后半个月,海澜湾有变动的讯息不胫而走。
好多人给他打来了电话,询问其中缘由。
面对徐卫国,他便说以后更加集中心思做露芒,面对那些爱游泳的朋友,他就说购买者实力更强,以后海澜湾会发展的更好。
而面对尹安言在家中的闲聊疑惑,他才说出实情。
“……古人讲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我想做点不坑人的事,但能力有限,最终只能透过这种方式变通了。”
尹安言其实不太能理解,“你怎么会对这件事特别在意?”
陆长歌沉吟了一声,他自己也曾想过为什么,但不得其果,既然如此,那就不要想原因了,想做便做了,反正不是杀人放火的犯罪。
陈小荷对此更加不理解,因为她觉得海澜湾很好。
陆长歌解释了太多,到这里已经不想讲了,只说:“我出身比较穷的普通家庭,突然有了钱就变得爱买房子,要是能变成盖房子的商人,会更觉得爽。”
陈小荷听不懂,但她倒不觉得假。
露芒里剩余的人,对此大多不是特别在意,甚至还会觉得老陆又大赚一笔并要他请客吃饭呢。
他们哪里知道陆长歌一毛钱都没拿到,还吃饭,吃个毛饭。
春节已过,销售似乎进入一种亢奋后的软绵状态,每日成交量在6000到8000单之间徘徊。
活儿干不好,还有什么好庆祝的。
还好陆长歌没有太大的压力,他和陈小荷一商量,觉得正好趁这一个月的时间把内部建设好好的搞一搞。
他对此很重视,在他的记忆里就有凡客过度扩张而最终失败的教训。
其中一个原因就是sku过多。
高峰时期有几十万个sku,什么系统能处理得了这么复杂的交易情况,把小作坊当12306的票务系统啊?
加之年前的时候陈小荷开始推销售考核等事。
陆长歌便借此开会,他在内部会议上向大家提出了三个要求,这也是深思熟虑过后的,
“我听到过一种声音,一种外界不理解我们的声音,认为我们只是简单的把线下的服装拿到线上来卖,我们自己开玩笑、自谦的时候也会这么想。
不过今天这场会议,我要把这一点说清楚,就是露芒绝不仅仅是个服装销售平台,我们要有科技企业的观念和意识。线上卖货要应对多少挑战你们这段时间也感受到了吧?
退单、投诉、支付、物流哪一个环节我们敢说完全的做到完美了?我看几乎个个环节都有问题。这也是我们招人成立技术部门的原因,我们要透过搭建系统,利用电脑科学化管理,怎么做我也搞不清楚,程式码怎么写更不知道,但我觉得这个得做到。这是总的目标。
第二,虽然我在公司提出过销量和销售额很重要,但并不代表它是唯一指标,现在我们有了名气,透过各种各样的渠道要把商品摆到我们这里的厂子越来越多,以前还说把控质量,现在我看马上就要进入无序状态了。
所以我们商量了一个办法,就是要严控sku的规模,对此,我有一个很肯定的判断,就是不可能以sku的无限增长来达到销售额增长的目的。
但公司发展扩品类本身既定目标,换句话说,sku要有退出机制,对于一些销量不好的sku,我已经授权陈总,该砍的要砍。”
这两个目标说的大家都紧张了起来。
第一个是技术部,第二个是销售部。
老板说没有一个环节完美,其实就是批评技术部门没有做好,而对于销售来说,如果自己手中的sku被砍了,那就代表业绩不好。众人看了看陈小荷,发现她面无表情,也有人在猜,这么精准的给压力行为肯定不是陆老板想的,他不擅长这个,明显是长期搞管理的陈老板想的。
不过么,实际上陈老板是背锅位。
这些全部都是陆长歌想的!作为老管理,他最懂这一套了,什么叫高效的管理?说到底就是让你手下的人高效的干活,完了还能把活干好。到了极致,就是让大家心甘情愿、不顾生命的奋斗,不过那种叫宗教。
实际上,大部分的管理会让人产生不喜欢的感觉。
但陆长歌又不是在谈恋爱,不需要大伙儿喜欢。
“第三点,我来讲吧。当初陆总请我过来,有一个根本目的,就是希望咱们露芒公司能逐步走上正轨。其实这也是好事,它意味着咱们由小公司在成长为大公司,而在此过程中也会面临人数的膨胀、部门的增多等一系列问题……所以我提出来,露芒要分部门,同时明确各部门职责……为此我考察、思考并且分别与不同岗位的同事进行了深入的交谈。”
内部管理着实是个细活,但其实很重要,陆长歌对此颇为重视。
而陈小荷那边则对一名年轻的女性点头,接着这姑娘就将手中的一份薄薄的蓝色封皮材料发了下去。
“我本人到露芒也有一段时间了,也慢慢的熟悉了这里的情况与环境,身负陆总重托,总得有些成绩。现在发下去的就是我近段时间的思考,烦请大家花几分钟时间看一下。”
这个部门职能划分方案,陆长歌之前已经看过了,此类大事都是和他多次讨论才定下来的,又不是她一人定的。
只不过说起来,总归是陈总到了露芒公司几个月后交的‘作业’。
“按照我的设想,公司应该划分出三大类职能部门,分别为核心业务部门、支撑保障部门和职能管理部门。
先说核心业务部门,这里划分出两个部门,运营部与营销部,各自职责我都已经列在了后面。这两个部门的必要性不必多说。
其次支撑保障部门的意思就是承接了刚刚陆总的要求,即需要有技术开发部、仓储物流部和客户服务部。这三个部门基本囊括了刚才陆总说的‘不完美的环节’,请各位仔细看看,咱们的工作量还是不小的。
第三大块就是内部职能管理部门,如财务部、人力办公室以及总裁办。现在咱们公司不大,这三个部门人数都会控制在5个人以下,其中总裁办暂时空缺。”
陈小荷说完以后看向陆长歌,征询道:“要么我们听听其他人都的意见?”
“好。今天会议虽然比较正式,但我一向提倡要有让人敢说话的氛围。大伙儿都说说意见吧,毕竟实际情况你们在一线的才清楚,所以如果提出来的确实合理,那我们会适当修改。如果没意见的,今后一段时间,露芒的经营必须逐步正规化。
我目前不会引入末位淘汰这种制度,因为完整科学的考核奖励机制我们只是在小范围内试行,而且现在我们人还少。后面不会排除。这也不是我要求严格,是咱们公司扩张的太快,从一百万到一千万的月销售额仅仅几个月时间,如果不规范化,一定会出问题。”
还好,就目前露芒的氛围来说,还没有官僚到下面的人一句话都不敢讲。
可能更多的还是有些人不知道讲什么……
这也行,比如艾麦第一个发言,说她完全支援陆长歌的决定,也同意这样对公司更好的观点。
之后是秦俊表态,陆长歌本来期待他能提出点有益的建议,但或许是陈小荷考虑的比较周到,这家伙提不出来,只是一味同意。
倒是李鸣,以往看着不着调,这次竟略带腼腆的说:“我能提个小建议不?”
“你讲。”
“我觉得在运营部需要新添一个专门的人,负责设计和企划。”
陆长歌问:“理由呢?”
李鸣道:“就是我感觉目前为止,我们公司都是直接拿江州各工厂的产品来卖,凭借低价和合适的营销噱头确实有些效果。但我看了,服装这个行业还是有流行趋势的,我最近一直在想,等这个阶段过去,我们作为一个服装销售公司是不是应该自己做一点市场形势分析?依照这个分析结果进一步做产品规划和设计,最后形成咱们品牌自己独特的款式设计。我觉得只有咱们自己的款式风格有标志性并获得消费者的认可,露芒这个品牌才有了立足之基。我说完了。”
李鸣话音落下,现场有一阵安静。
就是陆长歌都惊异了,这个问题他自己没考虑过,但听着好像是有些道理啊!
“我赞同,适当的时候我们要认真考虑。”陈小荷也直接和陆长歌建议。
李鸣那边则开始有些不好意思,他这家伙估计也很少有这么出风头的时候吧。
在他之后,其他人也提出部分建议,不过倒没这么出彩的了。
这样也行,反正陈小荷的这一套东西是发下去了,今后就各自执行,唯一的特殊情况是目前露芒只有60多号员工,分出那么多部长是没必要了,因此还是以一人身兼数职的形式先把框架搭起来。
这种事做在前面,后面业务规模扩张、公司人数规模扩张也可以按照目前已设计好的路线不急不慢的进行。
总归是摆脱了眉毛胡子一把抓的混乱局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