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第一国舅黑胖的老鼠

第172章 家事、国事

和李善长、宋濂等人敷衍结束,马寻和李文忠一边闲聊着一边去往柔仪宫。

徐国公也好、曹国公也罢,就算他们是大都督府的左右都督,到了柔仪宫也就是弟弟、外甥。

“姐。”

“舅母。”

打完招呼,马寻就抱怨起来了,“姐,姐夫为何非要在朝堂之上说那首词的事情?”

李文忠就抢先说道,“舅舅有文采自然要扬名,朝廷自兴义兵以来就缺文官。现如今也是如此,既然舅舅有文采,肯定要扬名。”

“二哥说的对。”朱标也连忙说道,“虽然舅舅肯定要说诗词是小道,只是这对我大明文风有助,爹娘肯定乐见其成。”

刘姝宁也难得的主动开口,“夫君,我觉得姐夫这么做才是正道。夫君有文采,只会让士子钦慕。”

李贞抱着李景隆,和蔼问道,“你舅爷爷出息了,这是不是好事?”

李景隆不懂那么多,就开心附和,“好事。”

这一下都不需要马秀英开口了,在场的这些人一顿捧,马寻就算是想要拒绝都没有余地。

“我以后就再难作出好诗词了。”马寻提醒警告,“真要是让我作诗词,提前让人写好,我以后好照抄。”

马秀英笑着开口,“那些人的诗词你肯定看不上,前年你准备春游踏青没去成,今年就去。”

马寻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他总觉得自己这位姐姐‘没安好心’。

前年本来是打算和刘姝宁培养感情去踏青,结果变成千里行军。

朱标就笑着开口说道,“那好啊,等过些天天气暖和点,我带着勋贵子弟、士子去踏青,到时候劳烦舅母领着勋贵女眷一道。”

李文忠也凑趣说道,“我一直都是想着曲水流觞,正好舅舅主持科举、又有诗才,便由舅舅来品评,如何?”

朱标紧跟着说道,“我也有这样的心思,要是有一两首佳作,那也是一桩美谈。”

马寻一直都知道朱元璋、马秀英这两口子是顺水推舟的好手,他们教出来的好大儿也是一个擅长借题发挥的人。

踏青这样的事情本来就有惯例,不过以往更多的是展示皇恩,稍微有些考评士子的意思。

不过现在既然马寻有文名,那么就要打造出来一个美谈了,彰显大明除了武功之外的文治。

浙东或者江南的那些文官也好好的看一看,大明可不只是他们有文采,国舅爷的诗词目前来看是大明第一!

“那我带着景隆过去。”马寻就招了招手,“景隆,我带你去爬山好不好?”

李景隆立刻摇头,“爷爷不去,我也不去。”

这一下变成大家都在夸奖李景隆孝顺了,李贞一脸的欣慰,还非要说马寻教的好、李景隆才这么孝顺。

朱标笑着看向马寻,“先前舅舅让常茂他们巡视街头,严防学子向官员投稿。只怕是以后不行了,学子们该想着给舅舅投稿了。”

看到马寻一副无语的样子,马秀英是最开心的,“你爹常看不起我马家,我家祖上正经进士出身,即使是遭了难也不改诗书传家的本分。”

朱标连忙说道,“娘,您这说的就不对了,外家一直是爹所钦佩的。娘跟了外公十二年、舅舅跟了外公十年,都学的一身好才学。”

朱标的话让马秀英满意了,骄傲说道,“你外公虽然有些直爽过了头,不过骨子里还是厉害着。看看我、看看你舅舅,就该知道我马家的厉害!”

虽然这可能是马秀英自卖自夸,不过在场的人没一个人觉得这是在夸大。

马太公最有说服力的两个作品就在这里,一个是自小就饱读诗书的女诸葛马秀英,一个是所学虽杂、但是不掩才华的马寻。

李贞也笑着说道,“妹子,重八先前还是惋惜没能见到泰山。这到底是多好的人家,才能教出来你和小弟。”

“姐夫,您过誉了。”马秀英对李贞就非常的尊重,笑着说道,“要说起来还是朱家、李家好,兄弟和睦、子女孝顺,这才是家和万事兴的样子。”

马家的人夸朱家,朱家的人夸马家,这才是一团和气。

朱标觉得好像这是再一次的给他上课了,因为他就要成亲了啊。

不过对此也没什么意见,他不只是家中长子,更是大明皇储,所以他的一些事情真不只是简单的家事而已。

好在长辈们都非常的贤明、品行出色,所以也可以有样学样。

书中的一些引导,长辈们的言行,这都是朱标可以学习的,就算是遇到了什么麻烦事情,有样学样就好。

马寻心情很好,对马秀英说道,“姐,主持完会试之后,我回老家一段时间,起码得让老二几个种好了田再回来。”

“这倒也省了事,本来还担心你们贪欢。”马秀英就笑着开口说道,“你回去一段时间,正好姝宁安心养胎。”

刘姝宁这时候也开口说道,“姐,我现在身子不便,也有了身孕,是不是该考虑给夫君纳妾了?”

刘姝宁的话让马秀英非常满意,这才是当家媳妇该有的心胸。

她这个皇后都不考虑什么独宠,大户人家的很多也都是‘三妻四妾’,马寻自然也是有资格的。

“现在提这些早了点,没什么好考虑的。”马秀英就笑着开口,“这才成亲一年,哪能这时候纳妾,这不是闹笑话吗?”

刘姝宁还是担心的说道,“姐,只是这样也不妥当。我虽有了身孕,只是也不能不顾夫君。”

“就听我的,纳妾的事情以后再说。”马秀英直接开口说道,“纳妾,也就是你贤惠,身子不便还想着给他纳妾。”

随即马秀英调转枪口了,“平时品行高洁,说给你纳妾就装聋作哑!怎么,现在当了国公,心思也多了?”

马寻大呼冤枉,“姐,这事情我开口了不好、不开口也被说。反正我是不急着纳妾,真要纳妾我也得先找到了合适的人再说。”

这一下马秀英无言以对了,当初让马寻成亲的时候,这就有些‘挑三拣四’。

那时候虽然是朱元璋、马秀英定下来的人选,可是马寻也有自己的主意。

而现在更加不用说了,纳妾这样的事情估计很难让他‘听话’,可能是真的要找到了自己喜欢的才说。

“随你。”马秀英笑着开口说道,“你这方面倒是比不少人强,平时不去烟花柳巷,也不贪图女色。”

马寻仔细想了想才说道,“我也是俗人,无非就是能克制一下。我回头让常茂几个再去街上转转,逮几个寻欢作乐的官员。”

马秀英一听就认真了,“这事情不能让常茂他们去做,得你出面才行。这些官员倒也是,总觉得天下太平了,一些臭毛病也不该惯着了。”

官员狎妓,这件事情可是朱元璋严厉禁止的,只是严厉禁止也没有太多的用处。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有些官员是能够想着法子的去寻欢作乐,而且还要说着什么‘士子风流’等等。

“这一回回凤阳,我就觉得勋贵、官员的不法之事有不少。”马寻严肃起来说道,“这些人要是不整治一番,迟早惹出大乱。”

李文忠也开口说道,“殿下,臣以为军中现在不好大肆整治,该先从文官入手。”

李文忠的意思其实也非常简单,现在还需要武将继续打仗,所以有些事情可以稍微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敲打一番就行了,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好好的整治那些无法无天的勋贵。

“这事情你们不该和我说,要不然有人要说后宫不得干政。”马秀英就笑着开口,“等着吧,你俩肯定少不了埋怨。”

马寻和李文忠对视一眼,他们好像确实有可能被老朱‘阴阳怪气’一番。

不过也不需要太担心,说到底就是这些事情不会上纲上线,脸皮厚一点也就没事了。

李贞就笑着说道,“重八知道了也没事,本就是商讨一些家事。再者说了,我记得打天下那会儿,要不是你帮着打理诸多事情,重八能得社稷?”

朱标也立刻拍马屁说道,“我一直觉得娘现在就该多管些事情,我理政的事情还都是跟着您学的。”

马秀英看了看众人,笑着开口,“别给我灌迷魂汤,小弟主持科举要公正。保儿处置大都督府的事情要细心。标儿嘛,多去文华殿,我让人给你送些奏章过去。”

这不只是家事,这也是国事,可是马秀英这么安排也没什么问题。

“保儿,记得春游踏青的事情不要你管。”马秀英提醒说道,“你舅舅现在就想着去打仗,他又没那本事。让他再练练手,布防都不会谈什么打仗!”

马寻喜笑颜开,平时不喜欢被委以重任也就算了,涉及到一些感兴趣的时候就不会拒绝了。

有机会多练练手,这样的好事肯定没必要拒绝。

而看着马寻那一副不要钱的笑脸,不少人就开始担心了。

担心他安排布防的事情不说,更担心他是铁了心的要去打仗。

好好的富贵不会享受,偏偏就喜欢金戈铁马、纵横沙场,你有那本事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