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大渡黄河
第166章 ,大渡黄河
却说高志诈开了八达岭城墙后,为草原立下了大功。
卡赫可汗面对有功之臣不能不赏,可是陈正都以百骑破大熙三万援军,同样功劳极大。
这二人又偏偏有仇,这让卡赫可汗十分为难。
陈正都甚至私下向卡赫可汗请求,可以不要封赏,只欲杀高志而后快。
面对如此情景,卡赫可汗实在无法抉择。
高志虽然贪生怕死,没什么能力,可若卸磨杀驴,杀了高志,必定影响他后续入主中原的大业。
可若保高志,又寒了功臣之心。
而且陈正都能力非凡,他日后免不了还要靠其征战。
思绪良久,卡赫可汗想到了一个看似两全其美的办法。
封赏高志,然后将其安排到陈正都的麾下。
如此既给了高志封赏,又给了陈正都复仇的机会。
任命下发后,高志惶惶不可终日。
他知道,自己在陈正都手下做事,对方早晚会想办法弄死他。
而陈正都也确实是这么想的。
此时草原大军正在向居庸关行去。
一路上,陈正都对高志多行刁难,或因迟到罚鞭,或强令其急行,或将其伙食换成馊饭,再或者扣押其药品!
要知道,此时的高志还受着重伤!
这一套下来,就算是正常人也要被折磨的不成样子,更别提本就身受重伤的高志了。
幸亏草原大军之中,有一个名叫巴赞的,与高志关系不错。
巴赞原是卡赫可汗的子侄。
只是草原人子侄众多,巴赞在里面并不受重视。
不过由于他之前和陈正都一起出征,在夺得八达岭城池时立下了不小的功劳,如今因功被擢升为了一名千户长。
又因其立功多亏了高志,因此巴赞与高志多有交集,高志也善于与人拉拢关系,二人一来一回之间,便有了些许交情。
巴赞见高志处境可怜,便经常帮助高志,这才让高志活着撑到了居庸关下。
到了居庸关,再像八达岭一样诈开城池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戚建辉早就逃回了居庸关,其收拢了两万溃兵,加上居庸关本来有六七千人,小三万人在居庸关严防死守,毫无破绽。
草原大军无奈,只能对城池进行强攻。
另一边,淮州。
攻打浙江的行动已经停止。
方永征调将领,翟逊、马老黑、牛金、李盛、张远、魏兴、高犁、带兵北上,吴元随军出谋划策,薛大瘸子总揽后勤,贾雨村淮州执政,甘霸领兵守家。
彼时,草原刚刚攻破八达岭。
方永在同一时间与黛玉和家中众妾告别,穿上盔甲,点齐三军,下令出征!
此次出征共征调淮阴军十五万、水军三万、铸新军两万、山东军五万、共计二十五万大军,分前中后三军,又有原山东灾民追随的民兵辅兵无数,对外号称大军六十万,高举勤王大旗,以北上抗击异族的名号,进军山东。
前军淮阴军五万,马老黑为先锋大将,并重骑三千,一路行军,红旗闪闪,杀气腾腾,逢山开路,遇水搭桥,行军整齐划一,马蹄扬尘,盖地遮天。
中军淮阴军五万,山东军五万,翟逊为将,调度有方,从容不迫,挡牌滚滚,短剑辉辉,荡荡朱缨,冷气森严。
后军淮阴军五万,铸新军两万,李盛带兵,并车轮火炮,来往行进,重若千钧,势若雷震!此外还有水路张远齐进,以及辎重车队,民夫民兵无数。
诗曰:
腾腾杀气滚尘埃,隐隐红云映绿苔。
十里止闻戈甲响,一座兵山出土来。
此番声势浩大,天下瞩目。
有人称赞方永北上出征,抗击异族,是为民族大义,为国为民之英雄!
也有人说方永无诏北上,虽名为抗击异族,实则却是心怀不轨,意在窥伺九州神器。
面对如此场景,作为天下学宗的孔家率先做出了表率。
在方永率军从济州经过时,孔家箪食壶浆,喜迎王师。
孔家门生,山东知名大儒王迟修亲自为方永辩经,发表文章,引经据典,证明方永北上的合理性。
同时方永亦被孔继繁邀请进衍圣公府,两人相谈甚欢。
当然,方永本身也少不了做出保证孔家富贵,承认衍圣公地位之类的承诺。
对孔家来说,他们根本没想过方永会反悔,方永也没有理由反悔。
历朝历代,无论是胡人还是汉人,亦或者是别的什么异族,哪个不尊孔家?
这并不是因为孔家本身的实力有多强,而是因为孔家的思想是最适合帮助统治者统治百姓的思想!
无论是谁,只要他做了皇帝,就肯定需要孔家来帮他稳固统治,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大熙太祖皇帝那么讨厌孔家,最后不也还是不得不尊崇儒学?难道还有
皇帝不喜欢自己的统治稳固吗?
而且在和方永的交谈中,孔继繁发现对方态度温和,丝毫没有水匪出身的暴戾,对孔家的文化也很尊重,这简直比记载中的大熙太祖好多了。
如果对方以后真的可以主掌神州,那么孔家一定会更加兴盛的!
听闻对方好色,或许待局势明了之后,可以挑选一女……
方永在孔府短暂停留、虚与委蛇了一番后,随即离开。
孔家全体直系族人出城三十里为淮阴军送行。
大军踏入山东后,一路畅通,有着之前的后手和百姓的拥护,基本没遇到什么阻拦。
济州,沂州皆降,到济南时,遭遇了些许抵抗。
不过周栓部队早在泰山安插,双方配合,出其不意,很快便顺利拿下济南。
由于担忧京城局势,方永没有在山东多做停留,甚至连军屯都没有实行,只是在各处紧要城池派遣将领驻守后便快速带兵北上。
大军渡过黄河,赶往德州!
京城,
高志投降,草原大军兵临居庸关的消息传了回来。
同时方永北上,举勤王大旗,抗击异族的消息也传了过来。
隆庆帝又惊又怒。
方永大军尚在山东暂且不说。
只说北面的异族,一旦居庸关破,那京城可就是异族的马下之地了!
虽说居庸关自古以来就是天下雄关,应该不至于那么快就被攻破,可是八达岭也不差啊,如今竟然只坚持了四天就被攻破了,万一居庸关也同样被异族攻破,隆庆帝实在赌不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