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7章 ,晋之赵衰

第167章 ,晋之赵衰

隆庆帝急催王子腾加快行军,昨天汇报说王子腾大军已到山海关,速度还是太慢了。

隆庆帝下旨,让王子腾放下辎重粮草,先带领前军部队赶往居庸关支援,其余军队后续跟上,至于补给问题,直接从沿途城市索取即可。

办完了这两件事后,隆庆帝又下旨将叛国的高志抄家灭族!

赵仕鸿因为是高志的舅父,也受到了牵连。

虽不至于灭族,可贬官也是少不了的。

本来隆庆帝是想直接把赵仕鸿一撸到底的。

可是赵仕鸿的政治嗅觉十分敏锐,在收到高志兵败的消息后,他立刻就秘密前往了郭府,出郭府后又立刻到乾清宫外下跪请罪。

隆庆帝看着在外面跪着的赵仕鸿气不打一处来。

本来隆庆帝不打算原谅赵仕鸿,但是这时候郭白赶来进献忠言,劝谏隆庆帝说,如今朝廷正处于危难之际,当务之急是君臣一气,抵御异族,赵仕鸿乃内阁重臣,不好轻易罢免,以免朝局动荡,事态更糟。

隆庆帝一听,想起前朝崇祯皇帝的旧事,觉得郭白说的有理。

于是下令将赵赵仕鸿贬官留职,等异族平定后再做定夺。

赵仕鸿之事过后,隆庆帝又召集众臣,商议该派谁去镇守居庸关。

商议到最后,合适的人选无非就是那么几个,牛继宗、马尚、史鼐,还有贾赦。

关于史鼐,由于在山西时,史鼎曾经兵败晋贼,以身殉国,虽然死的壮烈,但也显示出其能力不足的问题。

而史鼐是史鼎的兄弟,隆庆帝便有些不太放心。

至于贾赦,是先太子的人,能不用就不用,所以到最后就只剩下了……

隆庆帝只好再次将牛继宗和马尚叫来。

隆庆帝将京城兵马交给二人,命二人前往镇守居庸关。

王子腾现在已经到达了山海关,最多还有八天就可以赶到居庸关支援,他们只要坚守八天就好。

牛继宗和马尚答应了下来。

国将危亡,他们身为与国同休的勋贵,有着保家卫国的责任。

不过在答应的同时,牛继宗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

“陛下,臣可带兵守城,然最近坊间传闻,陛下有南迁之意,若此消息传出,士卒必然军心涣散,还请陛下下旨暂停南迁之计,以安军心!”

隆庆帝闻言皱起了眉头。

他有些不太愿意。

暂停南迁的话,万一居庸关没能挡住异族……

牛继宗见隆庆帝不答,急言道:

“陛下,为何迟疑?臣等皆愿为陛下死战,陛下又何故急于南迁呢!”

此言一出,隆庆帝的脸色瞬间沉了下来。

这话和“臣等正欲死战,陛下何故先降?”有什么区别。

简直就是指着自己的鼻子骂。

隆庆帝自然气的不轻。

话怎么能这么说,虽然你们在前线拼命,我在后方准备逃跑有些不太地道,但逃跑也是有很多考虑的!

不对,这不是逃跑,是南迁,南迁!

南迁后再图中原!

若不是现在能用的人就这么几个,他真想直接将牛继宗罢免!

马尚相对牛继宗来说为人比较圆滑,此时见隆庆帝面色不对,赶忙拉了拉牛继宗袖袍,道:

“陛下,老牛不会说话,他的意思是说,即便居庸关破,尚有京师多重关隘可守,忠国公大军不日可到,南迁一事无需急躁,还请陛下深思熟虑后再做定夺!”

听了马尚的话,隆庆帝点点头。

这还像样,虽然意思差不多,但听起来顺耳多了。

淡淡回了一句:“朕会考虑的。”

遂令二人退下。

牛继宗十分不情愿的和马尚离开了,他们今天就要带兵去支援居庸关。牛继宗非常担忧自己在打仗的时候突然传来消息,皇帝已经跑了,那样的话结果可想而知,军心必然涣散。

牛继宗马尚二人走后,隆庆帝思考着二人刚刚的话语。

确实如对方所说,即便居庸关破,距离京城也还有一段距离,沿途也有一些关隘可以暂时阻挡异族脚步,他其实没必要太过急着南迁。

而且如果前线士兵还在战斗,他这个皇帝先跑了的话,或许真的会对士气有一些影响。

可是听说淮阴贼已经北上,如果再耽搁下去,万一淮阴贼……

思绪良久,隆庆帝拿不下主意,遂找来心腹郭白、崔枢、程范,询问此事。

崔枢程范自是主张南迁,前线士兵的士气会不会涣散他们才不在意,他们只在乎自己的财产和官职,只有南迁才能保住这些!

相比之下,郭白则和这二人不同。

对于此事他有着其他的想法。

因此当隆庆帝询问他时,郭白言道:

“陛下今日所忧者,唯北犯之淮阴贼也。郭白虽不才

,愿效昔晋之赵衰之举,舌退六十万淮阴贼众!若臣失败,陛下再言南迁不迟!”

隆庆帝闻言震惊了,大喜过望,忙握住郭白的手道:

“子升可有把握,万不可犯险啊!”

郭白道:“必不辱使命!”

当下各方行动起来。

却说牛继宗、马尚二人点齐京城兵马,连夜直奔居庸关。

二人直接从京城出发,不像之前的高志需要绕路,因此很快就到达了居庸关。

此时居庸关的战事正处在激烈时段,戚建辉带兵死守,草原兵马昼夜猛攻。

双方交战,死伤无数。

这时牛继宗马尚带援兵赶到,居庸关的压力顿时大大减轻。

这座天下雄关一旦拥有足够的兵力镇守,就绝非人力可破。

一日征战之下,草原士兵狼狈返回。

居庸关实在太过坚固,这些天他们付出了多少伤亡,可这座关隘却是纹丝不动,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今日居庸关又多了许多援军,他们打的更加艰难。

高志满脸大汗,毫无形象的躺在地面上喘着粗气。

差一点,刚刚差一点他就从城墙上掉下来摔死了!

腰间有鲜血渗出,伤口又崩开了!

陈正都这几日公报私仇,数次让他带头冲锋,他没有武艺在身,伤势又还未痊愈,哪里能够担当这份重任。

“不行,这样下去我必死无疑,我得想办法活下去!”

高志咬着牙道。

夜里,巴赞来找高志喝酒。

高志与巴赞说道:“我有破居庸关之计,请献大汗!”

巴赞闻言,赶忙带高志去见卡赫可汗。

卡赫可汗此时已经睡了,可听说有破敌之计,还是连夜起来倾听。

其实高志哪有什么破敌之计,他只是为了活命,死马当活马医罢了。

反正孙子兵法上总有那几个万金油的计策,先献了再说。

要是不献计,他就要被陈正都弄死了!

“大汗,我献反间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