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7章 周道清与柳白凤

听了公孙易的解释,周道清面露茫然之色,她疑惑的问道:

“世间竟有这般奇人?想来也是,若不是得遇高人倾心传授,断难拥有这般卓绝异能。你所施展的那套剑法,可也是源自这位奇人?”

公孙易摆手答道:“晚辈所使剑法,乃一位好友相授。她仅传我一些基础招式,至于内功心法,并未倾囊相授。”

周道清目光微动,试探问道:“你这好友,可是位女子?”

公孙易点头:“正是。”

司道清又追问道:“那你可知道这套剑法的来历?”

公孙易略作迟疑,还是开口回答:“据好友所言,此剑法是她师父所创。”

周道清目光一闪,猜测道:“她所说的师父,莫不是柳白凤?”

公孙易见师叔道出庄小兰师父的名讳,不好再隐瞒,只好点头承认:“正是此人。”

周道清忽然哈哈大笑:

“我就说嘛,那日看你施展那套剑法,便觉得十分眼熟,果不其然。只可惜柳白凤向来清高孤傲,门下只收有天赋的女弟子,且其武功从不外传。没想到她的绝学清风剑法,竟被你偷学了去。倘若被她知晓,还不知会作何感想?”

言罢,又是一阵爽朗的笑声。

公孙易一头雾水,连忙询问:

“师叔,您认得清风剑客柳白凤?”

“你师叔与柳白凤何止是相识,她俩之间的渊源可深着呢!”一直坐在旁边的周道通突然开了口。

公孙易惊讶不已,满脸疑惑。

周道通笑意盈盈,朗声说道:

“当年她俩年轻气盛之时,彼此谁也不服谁,时常切磋武艺。起初,每回较艺,你师叔皆能胜出。然而,一年之后,柳白凤竟然只创了一套剑法,名曰轻风剑法,一举击败了你师叔。

你师叔见此剑法精妙绝伦,便恳切求授,希望柳白凤将剑法相教。怎料柳白凤不仅拒绝,还言语相讥,非要你师叔磕头拜师才行。

你师叔与柳白凤年纪相仿,平日里姐妹相称,此番柳白凤竟提出这般苛刻条件,明显是故意刁难。你师叔自然不肯答应,两人因此闹得十分不愉快。

此后,你师叔便前往白云观,除潜心修行道法外,一心钻研能克制轻风剑法的招式。历经多年苦心琢磨,终于创出了这套落雨流星剑法。

但时过境迁,当年柳白凤所用剑招,你师叔已无法完全记起,故而这套落雨流星剑法究竟能否胜过轻风剑法,她亦无把握。

现在既知你会这套清风剑法,你师叔便可以此作为参考,将她自己的那套剑法完善,日后再遇柳白凤,便可轻易碾压她。”

啊!竟有这等事!没想到师叔与柳白凤之间还有这样的纠葛,也难怪师叔如此执着。可若日后柳白凤知晓她的剑法是自己泄露出去的,庄小兰定会受到牵连。

念及至此,公孙易只好出言搪塞,以打消周道清的想法:

“师叔,实不相瞒,我所学的几招轻风剑法不过只是皮毛,且多有谬误,因为传授之人自己也不甚精通,您无需以此为参考借鉴。您的落雨流星剑法已然十分完美,无需再做改进。”

周道清微微一笑,道:“此事不急于一时。不过经此一事,我相信了你先前所言不假。既是如此,我便回去劝劝你上官师姐,省得她整日提心吊胆、哭哭啼啼。至于她是否会留你在山上,我便不能左右了。”

言罢,周道清起身迈步向门外走去。

公孙易客气道:“那就有劳师叔了。”

随后将其送至大门外。

几日过去,上官明月那边毫无音讯,既未说让公孙易留下,也没赶他离开。只是自真相大白后,二人便再未谋面,更别提一同练剑了。

公孙易对此也十分理解,毕竟那件事给上官明月带来了巨大的伤害,甚至让她一度萌生求死之心以求解脱,如此严重的心理创伤,绝非短时间内能够抚平的。

在之后的日子里,公孙易每日除了练剑和修习内功,还会帮师叔打理菜园,偶尔也会去田间干些农活。

一日午后,他来到菜园,却发现空无一人,师叔和她的弟子皆不见踪影。他又前往庄稼地和新开垦的果园,依旧不见他们的身影,心中不禁充满疑惑,猜不透究竟发生了何事。

到了第二天,依旧不见她们的踪迹。直到第三天清晨,公孙易从一名来后院送饭的弟子口中得知,前山来了一位极为不凡的同门贵客,也可说是观中弟子的大师兄。

据说此人学识渊博,才华横溢,琴棋书画无所不能,诗词歌赋无所不精,是当今最有名气的才子之一,也是道易学宫最有希望的继承人。这两日,周道清不仅热情款待,还组织弟子向其学习。

公孙易好奇心顿起,很想知道是何方神圣竟如此受重视。一番打听后,结果令他啼笑皆非——原来这位所谓的大师兄,正是当初在醉仙楼被自己打败的姬长星。没想到仅仅一年未见,他竟出现在此地。

但仔细想想,也在情理之中,姬长星的师父是周道清的二师兄,他们系属同枝,出现在这里也不足为奇。只是如今的姬长星比从前更为高调,就连向来喜静的师叔,都对他另眼相看,可见他的影响力有多大。

公孙易听闻姬长星前来,心中虽泛起一丝新奇,却也未过多在意。毕竟与自己也没有多大关系,他每日依旧按部就班的修行和劳作。

又过了一日,秦安与邓玉环夫妇来了。邓玉环向公孙易汇报了都城洛阳的近况,林小雪构建的情报网络已成功渗透至洛阳,且正稳步朝着东北方向拓展。同时,刘业所训练的信鸽也取得显着进展,预计不久便能投入使用。

接着,秦安也把自己新组建的卫队讲述了一遍。这支卫队虽仅有十二人,却各个身手敏捷、武艺高强,且对其忠心耿耿,值得托付。

公孙易听罢,满意点头,随后便对后续任务进行了细致安排。大部分任务皆依常规推进,唯有一事令秦安颇为困惑——公孙易要求他大量搜集硝石、硫磺,准备优质木炭粉末,并传授了前两者的收集方法,还着重强调此事必须严格保密,只能带领十二名护卫暗中行事,绝不可让外人知晓。

秦安并未打听具体的用途,知道公子交代他的事一定很重要,自己只要遵命行事即可,这也是他最大的优点。二人领命后,便一同下了山。

公孙易此番是在筹备制作火药。此前,他并不愿过早将火药引入这个时代,但有了上次入狱的教训,结合现在大乾局势波谲云诡,他深知必须采取一些非常手段,至少要确保自身及身边人的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