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范建!若若不用去澹州了!
小
大
诗词歌赋,需要文化积奠。
这种积奠,需要社会长时间的安定和富足。 南庆崛起于南疆,不过十几年时间。 北齐前身北魏,足足雄踞北方近千年。 北方的文化底蕴,远远超过南庆。 很多南庆士子,为了扬名甚至愿意参加北齐科举。 在北齐科举中取得名次,回南庆一定能得到重用。 南庆的文化自卑,已经深入骨髓了。 范建听到李治的话,顿时心生绝望。 “殿下,你直接把我赐死好了!” “赐死我,我也写不出三首好诗啊!” 李治说道,“明晚宴会,你也要参加!” “无论如何,这三首诗,你必须出力!” …… 柳淑妍带着李长安,进入了范家大门。 刚进门,就听到仆人给柳如玉报告。 “夫人,大人早上进宫去了,现在还没回来。” 柳如玉一脸歉意,对柳淑妍说道。 “小姑姑,这就失礼了。” 柳淑妍道,“是我们来的唐突,有什么失礼的。” 范家本就是大族,范健如今如日中天。 范府就像一个大花园,占地不小。 在范府中逛了一会儿,李长安就见到了范若若。 小姑娘穿着红色小袄,粉雕玉琢,十分可爱。 她正在一个池塘边上,看着池塘中的大鹅。 仔细观察下,范若若有些面黄肌瘦。 按理说,大家族的孩子,不应该缺营养的。 柳如玉老远就喊道,“若若,你长安叔叔来看你了。” 较真的话,这个称呼不准确,应该叫舅舅。 但是,两边亲戚关系太远了,所以不用那么认真。 “长……安,叔叔。” 范若若带着笑意,明溜溜的大眼睛看着李长安,半天挪不开。 五岁的李长安一身锦衣,显得优雅而俊秀。 这么小的孩子,还不知道掩饰,自然就看呆了。 从范若若的情感值能看出来,她对李长安观感很好。 姓名:范若若 年龄:1岁 境界:无 天赋:强记(五品)、医术(七品)、枪械(八品) 能力:无 情感:50 李长安在皇宫之中,见过一百多个太监宫女,都没有资质特别好的。 各种五花八门的天赋,他也见了不少。 强记天赋,李长安还是第一次见。 天赋,就意味着超乎寻常的水准。 比如,人人都会社交。 但是在这方面有天赋的,就显示为交游天赋。 交游值高的人,就是社牛自来熟那一类,柳如玉就是。 范若若的强记天赋,就是超乎寻常的记忆力。 强记天赋的最高水平,就是李长安的过目不忘。 范若若有这种天赋在,以后无论学什么都事半功倍。 范若若是有枪械天赋的,手特别稳。 其实,范若若的才貌和能力,是按女主角配置的。 不过,她是主角的妹妹,所以女主角只能是别人了。 范若若伸出粉嫩嫩的小手,“叔叔牵……” 李长安顺势拉着这小姑娘,小孩子嘛能有什么坏心眼。 对于范若若的主动,柳如玉也颇感意外。 “若若今天还真是活泼不少。” 李长安问道,“如玉姐姐,若若抓周抓了什么?” 柳如玉有些骄傲的说道,“若若抓了庄墨韩大家的诗集!” 李长安奇怪的说道,“咦?没有抓胭脂水粉?” 小孩李长安一脸认真,看不出玩笑之意。 柳如玉不禁失笑,“没有啊!” 正在这个时候,范建和李治满面愁容的走了过来。 身后还跟着几位士子,一副冥思苦想的样子。 和北齐比作诗,对任何一個南庆人来说都不容易。 两人跟柳淑妍见礼之后,本来想赶紧前往书房。 毕竟,写诗可是要耗时间的。 但是,范建一转头,就看到李长安牵着范若若在逗鹅。 老父亲的本能,让他产生了危机感。 他笑呵呵的走了过来,“下官范建,见过三殿下。” 姓名:范建 年龄:28岁 境界:八品巅峰 天赋:政治(七品)、诗文(四品) 能力:政治(八品)、诗文(三品)、书法(三品 好感:30 此时的范建,风韵犹存。 范建没有权谋天赋,政治天赋和能力都不弱。 他能帮庆帝训练虎卫,本身就是个隐藏高手。 而且,跟着叶轻眉混的,基本都武功高强。 庆帝大宗师,陈萍萍九品,范建、李治都是八品巅峰。 李长安道,“范大人多礼了。” 范建又对范若若伸出手,“若若,让爹抱抱。” 范若若坚定的摇了摇头,小嘴都噘了起来。 “不要,爹爹黑……叔叔白!” “要叔叔牵!” 李长安拉着范若若的手,又紧了一些。 范建的脸上,差点冒出黑线。 他每天亲亲抱抱的女儿,竟然拒绝了她! 被女儿拒绝,可比被庆帝臭骂一通还伤心。 李长安问道,“范大人,听说你要把若若送去澹州?” 范建答道,“确有此事,若若体弱,家母想念。” 李长安老气横秋的说道,“孩子小的时候,最好不要离开父母。” “无论如何,父母都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范建的原配,生下范若若之后不久,就去世了。 范建事务繁忙,孩子也是丫鬟在照顾。 柳如玉新过门,老太太那边是担心柳大小姐照顾不好孩子。 虽然李长安的说法有些新鲜,但是其中的道理范建还是明白的。 但是,他看到范若若紧紧拉着李长安的手,眉头就皱了起来。 李长安这小子,不让若若离开京都,不会有什么想法吧! 这位小皇子,可是有风流潜力的! 若若才一岁啊! 范建转头一看,李治正在和李长安挤眉弄眼。 范建一看到李治就生气,转头就对李长安说道。 “小殿下,你不想让若若离开京城?” 随后,范建的目光深处,露出了狡黠的神色。 “这样吧,你为若若作一首诗,我就不让她离开京都!” 李治笑呵呵的走了过来,“我说范建,你这太刁难人了!” “你现在立马作一首诗,让我看看!” 范建咧嘴一笑,“嘿!我做不到!” 李治指着范建鼻子道,“你都做不到,我三弟才五岁,如何能作诗!” 范建不依不饶道,“想留下我闺女,哪有那么容易的!” 然后,他伸手摸了摸范若若的脑袋。 “是不是,若若?” 范若若没有理会范建,而是指着池塘里的大白鹅。 “鹅,鹅!” 李长安拍了拍范建的肩膀,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范大人你看,若若都在给我提示了。” “她也不想离开京都啊!” 范建不禁乐道,“若若提示伱了?” “一岁孩子能提示你什么?” “提示你作出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