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2章 徐州碉堡了
第314章 徐州碉堡了
来安城东门外,35军两个师六个团,两万七千人的大军整装待发,朱亮祖披挂一身亮银色鱼鳞甲打马来到阵前,给全军将士训话,做战前动员。
“就在上个月,禁卫军和37军随大帅渡江,连克七城,歼敌十余万,所部立下泼天大功,禁卫军和37军人人皆有升迁。
“排长升为连长,连长升营官,营官升指挥,指挥升督师,督师升总管,37军总管杨璟,更是被大帅拜为大将军,独领一面战事,如今手下有十个师,30个团,十几万人马!
“禁卫军陷阵营,更是有一个小小的班长,攻克当涂时,于万军之中生俘太平路元军主将,被大帅封了丹阳伯,从一个小小的班长,一跃成了指挥使!羡慕不羡慕?眼红不眼红?!”
哗————
在场的35军将士闻言顿时一片哗然,许多人都是刚刚才知道此事,基层军官们当然羡慕渡江的将士能全升一级,普通士卒则是用那个升为指挥的班长和自己做比较,人家能从班长升到指挥使,为何自己不能?
中高层将领,如郑用、冯胜这些团指挥使,则是期望于能升为督师,甚至总管,当然他们更加震惊杨璟麾下现在的兵力规模,竟然有十个师,三十个团,这得多少大军?
眼下他们35军全加起来,也不过才六个团而已,杨璟的兵力足足是他们的五倍!
“怎么没人说话,都没吃饭吗?大声告诉我!”
“羡慕!”
朱亮祖这才满意的策马在阵前小跑起来,边跑边喊道。
“羡慕个屁,咱们35军用得着羡慕他们?”
“哈哈哈哈——”在场士卒顿时大笑起来。
等士卒们止住笑声,朱亮祖又正色喊道。
“你们用不着羡慕别人,因为今日我们也要出征,正所谓养兵千日,用兵一时,如今他们的渡江战役打完了,该轮到咱们35军涨脸了!
“谁想升迁?谁想拜将?谁想封妻荫子?我说了不算,想要得到这些,就要拿出你们的真本事来,到战场上给我看!
“咱们圣武军中,军将任免虽是由大帅亲自决断,但你们的战功却要由我来评判,此次出征,谁打的如何我都看在眼里,谁表现出众,悍不畏死,奋勇杀敌,我就先替谁向大帅叙功!
“更加之,此次出征,大帅还许我便宜扩军之权,若兵力不够时,可先行任命临时代理军职,事后只需报与大帅知晓即可,所以你们那些有上进心的,都给我听好了,你们做的什么事我都看在眼里,想要建功立业,封妻荫子,等到了战场上,就把你们吃奶的劲都给我使出来!”
“哈哈哈哈——”士卒们闻言再次哄笑起来。
做完了战前动员,朱亮祖又喊道。
“此次江北战役,大帅没别的要求,只给我提了一条,那就是兵贵神速!
“此战我们进兵的速度一定要快,要快到元军来不及反应,不给敌军任何喘息调兵之机,因此我们要用最快的速度行军!
“步兵要跑出骑兵的速度来,骑兵要跑的比鹰隼还要快,谁要是跑不动了,就是咬着牙,连拖带拽也要给我跟上,谁敢给我拖后腿,老子就用这条马鞭抽烂他,战后我要上报大帅,把他赶回家去种田,让他看着别人升官领赏!
“我35军不要这样的废物,丢人现眼!都听明白了吗?”
“明白!”两万多将士顿时齐声应诺。
朱亮祖满意点头,这才跑到阵列前方,开始调兵遣将。
“郑用听令。”
“末将在!”郑用连忙打马出列,抱拳等候命令。
“着你部领三个营骑兵,踏平天长西北的石梁寨营地,那里有俞时良的六千贼兵步卒,你能打下来吗?”
“末将一定做到!”
“好,军中无戏言,我去建康时,大帅点名要那贼将俞时良,死活不论,不管是首级还是生俘,活要见人死要见尸,都得我给带回来,还有俞时良那六千兵马,打完能剩多少,也一并俘虏了带去天长县,我到天长再与你会兵。”朱亮祖又安排道。
“是,末将遵令!”
见郑用领命退下,朱亮祖放心的点点头,三个营差不多就是将近三千骑兵,三千骑兵打六千无甲的步兵,那还不是跟玩一样,朱亮祖根本就没把俞时良那几千人放在眼里。
交代完郑用,然后他又跟剩下的人说道。
“第五团和冯胜的14团,还有山炮营,随我去攻天长县城,留下的一个骑兵营在前方开道,五团在前,炮营居中,14团殿后,即刻出发!
“106师随廖督师调遣,自行去攻六合县,待我部攻下天长,便来与你合兵东进,你们的速度也要快!”
“是!”众人当即领命。
给各部分配完任务,命令一下,大军立刻行动。
十月十一,建康被攻克后的第五天,江北战役开始,朱亮祖率领35军主力,开始向东面的天长跟六合扑去。
与此同时,就在朱亮祖这边率军拔营的时候,从濠州离开的李喜喜和傅友德,也押着两千副铁甲回到了徐州,并且向芝麻李汇报了鲁锦那边的答复。
“这么说,他们如今正在扩军,也急需甲胄,所以没有多余的甲胄援助咱们?”芝麻李再次确定道。
“是。”李喜喜点点头,“不过那两人说的更难听些,说什么公平交易,互通有无可以,但就算有甲胄也不会白给咱们,咱们的甲士又不会听他们鲁帅的调遣。”
“哈哈.”芝麻李闻言哑然失笑,倒也不生气,而是说道。
“人家说的也是事实嘛,这有什么可生气的,我李二一生光明磊落,能拿出一仓芝麻救济百姓不图回报,自然干不出升米恩斗米仇的事情来。
“再说人家圣武军也已经帮了咱们不少,如今再帮咱们是情谊,不给也是本分,没什么可埋怨的。”
李喜喜和傅友德都点了点头,对这位李帅都十分敬重。
芝麻李又问道,“那出兵协防的事情呢?也没答应?”
“嗯,没答应,也是那般说的,说要他们出兵,军粮谁供,城池谁管,还说除非在咱们地盘征兵征粮收税,否则断不会出兵相助,这不就明摆着让咱们把地盘交给他们吗?”李喜喜还是有些不忿的说道。
傅友德则是在旁边补充道。
“我看也不一定,之前驻守濠州的一直是那个朱亮祖,按照圣武军那边的番号,称为第五团,但是我过去的时候,他们已经出现了大规模调动。
“朱亮祖本部的两个步兵团,一个骑兵团,全都到了濠州,辎重大车上也装满了粮食军资,后面还来了一个第七团接管濠州城防,将领是巢湖老将俞家老二,底下的人叫他督师,听说是新上任的113师督师。”
芝麻李闻言顿时咋舌道,“他们都已经扩编到13个师了?都是三个团,一万四五千人那种?”
傅友德想了想,当即道,“应该不止13个师,这个第七团虽然番号比较靠前,但我注意到他们团里有不少新兵,而且甲胄不全,还有许多士卒是江南口音,应该是他们从江南新扩编出来的部队。”
芝麻李点点头,表示认可这个判断。
傅友德又说道,“我说的意思是,那位圣武军的鲁帅派人接管了濠州城防,而朱亮祖的本部三个团兵马又在濠州集结,载满了物资,明显是一副准备出征或者调防的状态,而且我们回来时,那朱亮祖也说了,今后再有联系,直接派人去濠州找那俞老二就行,摆明了就是要走。”
芝麻李闻言皱了皱眉,“你的意思是,他们不出兵帮忙,是因为他们自己也有战事?是江南那边还是哪里?”
傅友德点了点头,然后推测道,“出兵是肯定要出兵的,但是打哪里就不好说了,那朱亮祖临走时还说,虽然他们不能出兵帮咱们协防,但两家好歹还是友邻,是友军,唇亡齿寒的说法就是他们鲁帅先说的,断不会坐看咱们挨打的道理。
“所以他们也会出兵,搞不好可以吸引一部分脱脱的元军过去,从侧面帮咱们分摊一些压力,因此按照他这个说法,我趋向于他们会打江北的扬州路。”
芝麻李蹙眉思考片刻,郑重问道,“为何是江北?”
傅友德又分析道,“一来,朱亮祖说他们鲁帅已经攻下了集庆路、镇江路和太平路,那么以圣武军每攻破一地,必派重兵驻防的谨慎做派,他们若想守住建康,只拿下镇江和当涂是不够的。
“如果是我,我肯定要南面打到池州,与安庆东西呼应,彻底卡死长江上游的水道,下游这边,既然已经占了镇江,何不如再把江北的扬州打下来?让敌军没有立足反攻之地,这样建康不是更加稳妥?
“而且自古以来,守江必守淮,他们想要守住长江天险,那江北的扬州就无论如何也不能忽视。
“当然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用新兵守老城,调老卒精锐去江南攻占更多的州县,江南之地可比江北富庶多了,他们既然已经占了建康,再挥兵东出,去打江南也是顺理成章的事。
“只是这样一来,就难以起到从侧面为我军牵制的作用,他们打江南只会引来浙东的元军,如何能帮咱们分摊北面脱脱的压力?因此只要他们没说假话,那就肯定是要打扬州。”
芝麻李闻言顿时点点头,“惟学(傅友德的字)说的不错,看来他们真是要打扬州了。”
随即他又苦笑道,“这鲁锦还真是不见兔子不撒鹰,即便是要帮忙,也绝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他卖给咱们一万副铁甲,又给咱们支那么多招,到头来让咱们在北边挡着,他趁机渡江占了江南富庶之地。
“就算现在要帮咱们从侧面分担压力,也要从江北再咬下一口肉来,不知他们这次又要在江北扩张到何处,这人还真是,无利不起早。”
傅友德没有跟着评价,在他看来,鲁锦做的还真挑不出什么错,于私,人家之前答应的五次交易,一万副铁甲都说到做到了,没有食言,这是守诺重信,于公,人家当然要先保证自己的利益,能在扩张自己地盘的时候,还能给你打打掩护,这已经比现在大多数义军都要仗义了。
而且你看人家圣武军发展的多好,跟徐州差不多同时起事,同样是一年时间,看看人家都已经有多少兵,打下多少州县了,要不是鲁锦紧抓每一次机会,他们能扩张那么快?
“唉”李二叹了口气,又说道。
“鲁锦能在数月前就向咱们示警,还肯卖给咱们一万副铁甲,要说也已经仁至义尽了,换成别家义军,那是断然不可能的,咱们也不能奢求更多,若是处处都指望人家,那还不如直接投过去算了。
“人家说的也不错,要是能在咱们这征兵征粮征税,自然要来出兵守城的。
“不管怎么说,此人的人品还是不错的,帮助咱们虽是有些目的,可那一万副铁甲却是实实在在的真东西,还有这茴茴砲。
“要说此人打仗也真是有本事,先是打下庐州、安丰、安庆不说,这次渡江更是挑了个好时候,不动则已,动则侵略如火,我看他之前六月份给我写的书信,里面提到的几种战法就很有可用之处。
“比如这以砲制砲,我找人问过,前宋对抗金军和元军的时候,就惯用以砲制砲的法子,打过不少次胜仗,他送来的那架茴茴砲模型,可是帮了大忙,咱们照此法行事,定能多扛些时日。
“不过只扛住脱脱的进攻是不够的,若不能野战将其击败,脱脱是不可能退兵的,所以咱们还得用上他说的弹性防御那法子。”
芝麻李说着,就从桌上找来一张舆图,画的很是潦草,跟水墨画似的,然后指着舆图对两人说道。
“以徐州坚城挫敌锐气,等敌军兵锋顿挫之后,可以考虑放弃徐州,诱敌深入,拖长敌军粮道,再出奇兵绕后偷袭元军粮道。
“元军自大都远道而来,千里馈粮,虽然有运河漕运可用,但他们没了江南的漕粮补给,军粮定然有限,只要烧掉他们的粮草,一定能使其退兵,甚至敌军失去粮草后可能会出现慌乱,说不定咱们到时候还能寻到战机,打一个反攻,留下一部分元军来。”
芝麻李说完当即转身拉住傅友德的手,郑重道,“军中常言惟学最勇,但我却知道你是智勇双全,到了这个时候,别人我也信不过,不如就由惟学你来当这个奇兵,你来。”
芝麻李拉着傅友德来到舆图前,指着萧县西面的芒山和砀山说道。
“我给你三千精锐兵卒,再给你一千五百副铁甲,你要多备引火之物,还有渡船,不需太多,只要你自己够用即可,你带这三千精锐伏于西面的芒山与砀山之间,只待我给你传令,或我放弃徐州后退,你定要立刻出发,想办法焚毁敌军粮草。”
傅友德看了看舆图,连忙答应道,“大帅放心,属下定能做到,保管把脱脱的粮食烧的一颗不剩。”
芝麻李点点头,又对旁边的李喜喜说道,“我也给你五百甲骑,你要伏于涣水(浍河)上游的稽山,待我领军退至宿州,你就想办法绕去元军侧后,偷袭其后队粮道,不必和其主力硬拼,以保存自身为主。
“即便一击未中,也要立刻撤走,千万不要被脱脱捉到,你要记住,只要你这五百骑藏在他身后,对脱脱而言就始终是个威胁,他就不得不放缓对我的追击速度,好给我争取更多的时间,你这五百骑只要还活着,就是最大的作用。”
“是,请大帅放心,我就是拼了命也要多坚持些时日,为大军后撤争取足够的时间。”李喜喜当即郑重答应道。
芝麻李也没再多说,拍了拍二人的肩膀,“这就去准备吧,听说脱脱已经率兵南下,伏兵的布置宜早不宜迟,尽量夜间行动,早些藏好,别露了踪迹。”
“是!”
“唉”
待二人领命离开,芝麻李看着衙门外的徐州城,不禁发出一声悠悠长叹。
徐州一座原本四十多万人的大城,为了准备跟脱脱打这一仗,现如今就只剩了不到十万人,其中六万义军,将近四万民夫青壮,至于老弱妇孺,他已经全部按照鲁锦的建议,迁移疏散到南边各个州县安置去了。
本来造反是为了救百姓,这下也不知究竟是救了他们还是害了他们,如此大的迁徙搞下来,即便这一仗打赢了,肯定也要伤筋动骨。
不过好处吗,也不是没有的,脱脱要是还想像原历史上那样轻易打下徐州,那也是不可能的,更别说屠徐州城这种事,老弱全被提前迁走,留下的都是守城青壮,就算脱脱想屠城,怕到时候也只剩一座空城给他。
在这个位面的时空下,芝麻李提前四个月得到了鲁锦的警示,有了这四个月的准备时间,他已经把徐州完全要塞化,碉堡化了。
城墙加厚加高加宽,主城墙更是被加高到五丈高,高十六七米,底宽十八米,顶宽十米,上面还筑有瓮城和箭楼。
几个不好守的城门直接被彻底堵死,只留东南西北四座城门,每座城门内外还筑有四座瓮城,主城门外面是一座瓮城,里面还有三重瓮城,瓮城套瓮城,每座瓮城城门上又修了箭楼,前后五栋箭楼,能对陷入瓮城的敌军两面射击,打出交叉火力,防御力堪称变态。
主城墙外还有一圈拦马墙,有三米高,两米厚,用来阻挡元军的马匹骑兵,这样能来攻城的就只有步兵。
而且拦马墙到城墙之间只有八十米,且完全处于城头的弓箭射程之内,只要敌军步兵敢进拦马墙的范围,都得遭受城头弓箭居高临下的直射。
并且这八十米宽的地带,还纵横交错挖了许多壕沟,挖出来的土就地筑造一些矮墙,高低错落,主要起到分割作用。
敌军就算进了拦马墙的范围,也很难在城下展开兵力,因为这一段地带根本就没有平地,而他们想把拦马墙到主城墙之间的这八十米填平,就得顶着城头弓箭直射的情况下填壕。
而且如此狭小的区域,一次也不可能塞太多大军,直接限制了敌军的攻城兵力规模,如果脱脱一波波的投入兵力攻城,只会打成添油战术,还有这狭窄的空间,重型攻城器械也根本别想进来。
芝麻李能搞出这种玩意,也算是费心了.
这还不止,拦马墙的外面,还有一圈护城河,在原来的护城濠沟基础上加宽加深,然后再引黄河水于其内,绕城而过,整个城池的防御体系堪称固若金汤。
别的不说,脱脱光是想把外面这内外两圈壕沟和护城河填平,就得废比原历史上打徐州更多的时间。
你要问挖那么多壕沟,挖出来的土去哪了?
答,挖出来的土除了新筑一圈拦马墙,加高城墙,增筑瓮城,芝麻李还在徐州城内筑了一圈内城,大城套小城.
这座内城和南门相连,方便撤退的时候从南门跑路,到时候大军可以先放弃外城,全部到内城里继续据守,从南门出城。
整座徐州城的内部被这一圈新筑的城墙分为两个区域,北城是大城,南城是一座小城。
南城的房屋倒是还都留着,用来给守城的士卒和民夫居住,但是北城的防务,却被芝麻李拆了个干净,筑起几十座炮台,上面架设着仿照鲁锦给的模型制造的重型重力钟摆式投石机,也就是茴茴砲。
其余地方全被改成了仓库和兵营,用来储存滚木雷石,投石机的石弹,木柴、火油、金汁,还有粮食,甚至还修了一个大型畜栏,养着许多牲畜,给大军提供肉食。
城内还打了许多水井,用来给守军提供水源,储存的粮草足够十万大军吃上四个月。
只要脱脱敢来攻打徐州,肯定把他的牙都崩下来.
而且这还只是第一道防线,一旦徐州失守,后面还能以宿州组建第二道防线。
宿州同样被加固了城防,虽然没有徐州那么夸张,但也不会被轻易攻克。
只是徐州到宿州之间,足有150里的真空地带,中间一马平川,没有一座城池可以落脚休整,一旦徐州败军向宿州撤退,中间150里无依无靠,很可能被元军骑兵撵上,到时候就得变成大溃败。
于是芝麻李又让人在徐州到宿州之间,修了四座大型军寨,由木制的围墙,望楼,栈道箭楼构成,军寨外面还有壕沟陷坑,绊马索和拒马。
这样的大型军寨,三四十里一座,里面储存七日的粮草,供撤下来的军队食用,他们会利用这些军寨节节抵抗,消耗脱脱的锐气。
一直从徐州延伸到宿州,把撤退路线也安排好了。
然后又布置了奇兵藏在两翼外围的山中,只要大军从徐州撤下来,两翼的奇兵就能绕后摧毁脱脱的粮道,看他退不退兵。
做好了万全打算,只等脱脱来攻,这个位面的徐州芝麻李,在鲁锦的警示和援助下,把徐州防线打造的简直强的可怕,不知道要崩掉脱脱几颗门牙。
有个这么强的队友在旁边主动扛兵线,圣武军断然没有错失良机的道理,开始在江北疯狂扩张地盘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