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0章 徐州使者傅友德

第312章 徐州使者傅友德

建康城外,扩军之事正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

这次为了筹备华东方面军的兵力,几乎把鲁锦现在能拿出的所有机动兵力掏了个一干二净,连两个禁卫师都调给他们用了。

等东征开始后,中枢没有禁军守卫,大军全都在外作战,这是十分危险的,一旦有元军不顾一切突袭建康,鲁锦身边几乎没有兵力可以用来防守。

所以在两个禁卫师正式出发之前,他还得继续扩编禁军,用来守卫中枢。

城外的招兵现场,八万多元军俘虏,还有大几千自己跑来投军的百姓,加起来九万多人。

第一轮挑兵的是鲁锦的炮术班,由李定邦这小子负责挑人,也就是原历史上的李文忠,炮班的征兵条件,以二十岁以下,家世清白,能说出具体籍贯和居住地,还有左邻右舍的为先,方便以后核查,视力佳,无色盲,会识字算术者为上,挑选五百到八百人,等这一批人培养出来,就是几百个炮班班长了。

这一期的炮术班暂时不会参与作战,而是要留在建康学习训练。

然后是骑兵,现在圣武军一共有两个骑兵团,一个郑用在带,目前正在准备江北战役,另一个就是原来叶升的团,现在是张龙在带,正在准备东征战役。

除了这两支骑兵外,还有一个禁卫骑兵营,有八百多骑,目前是鲁锦的义子鲁破军在带。

这次两个骑兵团都要去外面作战,鲁锦自己身边没骑兵可用,于是准备以鲁破军的禁卫骑兵营为底子,再扩编一个骑兵第三团。

这次渡江战役,月鲁和陈兆先凑了三千骑兵,其中一半在小茅山之战被阵斩,缴获一千多匹战马,另外一千多人直接投降了,等于这三千骑兵全都落入鲁锦手里,然后再从民间收购几百匹马,就能组建出骑兵三团了。

收降的这一千多骑兵,先把他们控制起来,然后按照鲁锦渡江前下达的整军方法,先按田产分类,无田的给分田,给士卒施恩,再让他们互相检举,挑拨俘虏内斗,把抱团的俘虏拆散。

骑兵俘虏里的军官们,作恶多端的直接公审处决,罪不至死的送去挖矿,即便是什么错都没犯的,也全部调去其他步兵部队担任军官,总之,俘虏的骑兵里,不许留任一个旧元的军官,以此加强鲁锦对这支新编骑兵团的掌控。

不过这样仍然不够,禁卫骑兵营原本只有八百多骑,再加上一千来个俘虏,人数也还是不够。

于是鲁锦又让鲁破军去那九万多俘虏中挑人,挑选骑兵的标准,要二十岁以上,家世清白,身体健康无残疾,无疾病,会骑马和会射箭,这两个技能满足其中一个就能入选骑兵,有养马经验,或者骑术武艺高强的,可做骑兵军官。

符合以上条件的,挑选两千五百人,加上原来的禁卫骑兵营,还有一千来个骑兵俘虏,合编为骑兵三团,由鲁破军暂时带领训练。

新组建的骑兵三团不会参加江北战役,以及东征,他们要留在建康训练,顺便保卫中枢。

然后是朱寿和张温的两个禁卫旅,要扩编成禁卫师,其中每个旅的四个火枪营不用变,主要是把两个陷阵营扩编为先登团,这又需要至少六千人。

另外还有两个先登团的人事任命,禁卫一师的先登团,由陷阵营营官朱重八升任,但是张温二旅的陷阵营营官张良,却被鲁锦调走,安排到119师徐达那个师里当指挥使去了,于是禁卫二师这边就少了个团指挥使。

而且张良被调走的时候,还从陷阵营抽走了三十多个军官,导致二师出现了空缺。

事情上报到鲁锦这里后,鲁锦想了想问道,“一旅那个陷阵营的副营官,就是使长柄斩马刀,上次一起捉住纳哈出的那个,叫什么来着?”

旁边正在整理花名册,签发任命状的冯国用闻言,快速查询了名单,然后提醒道,“周通,之前刚从副班长升为副营官。”

“对,就是他,周通,调到禁卫二师当先登团的指挥使。”鲁锦点点头说道。

冯国用闻言也没说什么,当即签发调令,鲁锦这么安排,虽然有点提拔过快的嫌疑,但现在正是用人之际,有能力,有战功的人本来就缺,能找到人就不错了,何必纠结提拔了几级呢。

事情很快被安排了下去,于是刚升任的朱重八和周通就开始在俘虏中挑人了。

陷阵营挑人十分严格,他们本来就是从好几个团里抽调精锐,集中训练而成,身披重甲,每战必奋勇当先,虽然每个营只有八百多战兵,但这次渡江却表现异常亮眼,立下巨大功劳,因此这次扩招也没降低标准。

要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家世清白,身体健康无残疾,无疾病,穷苦的佃户农民,或者从事艰苦工作的青壮劳力中挑人,以力气大、杀过生、身高体健,会武艺者优先。

长得瘦倒是没什么关系,从军之后多吃几顿好的,再加上合理的训练,很快就能壮起来。

周通带着崔健、赵敢、灌琛、钱晖、张烨几个老兄弟,这次都被他举荐为营官和副营官,跟着他一起飞黄腾达,几个人全都身披黑色重甲,来到俘虏中招兵。

崔健提着个铜锣一阵猛敲,嚷嚷着禁卫军先登团招兵,本来有些人一听禁卫军的名头,想着肯定比普通的部队要好一些,但是一见几人身披黑色重甲,顿时脸色一变,原本已经站起的身体,又慢慢坐了回去。

这里面好多元军俘虏,都被这些黑甲的鬼兵打惨了,见到那身黑色重甲就好像白日见了鬼一般,本能就感到畏惧,都知道眼前这几人是打起仗来不要命的疯子,不过到底还是有那胆子大,求上进的主动报名。

俘虏被临时划分成三千人一营,周通他们在每个俘虏营里挑几十人,很快就要招满了。

没过一会,几人又从那批主动来投军的百姓里招了一百来个,正当他们要走的时候,突然有两个青年拦住周通等人的去路。

“将军收下我吧,我想入先登团。”来人正是从小茅山一路跟过来的邱初一和刘六。

周通闻言上下打量二人一眼,见两人身材还行,如今深秋时节,还穿着草鞋和打补丁的破烂衣裳,想来也是穷苦百姓,于是就对身旁负责挑人的灌琛问道。

“这个新兵营都挑过一遍了吗?他俩为啥没选上?”

灌琛连忙道,“都挑过了,这俩人我记得,都是佃户农家子,什么武艺都不会,枪棒刀牌什么都不会使,也没杀过生见过血。”

周通闻言当即不再搭理,转身就要走,谁知邱初一又上前一步,再次拦住几人,“将军收下我吧,我虽然不会武艺,但是我力气大,我能学,我学得快,我在家耕田能自己拉犁,我能顶一头牛。”

周通见状顿时皱眉不耐烦道,“你为啥非得进我们团?”

“我想投军,投军能分田。”邱初一实话实说。

周通顿时都气笑了,又说道,“你要是想分田,就老实在这等着,其他部队一样会收了你,一样会给你分田,我这不是什么人都能进的。”

邱初一闻言沉默两秒,眼见周通等人要走,他再次上前拦住,周通顿时恶狠狠的瞪着他,谁知邱初一却毫不胆怯的对视过去。

周通压着脾气说道,“给我个理由!”

“我听其他人说,你们这些穿黑甲的兵比其他兵厉害,我想当厉害的兵。”邱初一梗着脖子说道。

“嘁——”周通嗤笑一声,“厉害的兵?你知道什么是先登团吗?”

邱初一摇了摇头。

周通一把拽过他的衣领,冲着他大吼道。

“先登团就是冲锋陷阵你先上!刀山火海你先上!蚁附攻城你先上!撤退殿后你最后一个走!要死也是你先死!这就是你说的厉害的兵!想当我的兵?你不要命啦?!”

言罢一把将他推开,把邱初一推了个趔趄,然后抬脚就走。

谁知邱初一仍不退缩,哪怕旁边的刘六一直拽着他的衣服,他还是再次大声喊道,“我不怕死!我只想出人头地,今后不受人欺负!”

或许是这最后一句话终于打动了周通,已经走出去几步的周通闻言又绕了回来,认认真真的上下打量他几眼,这才说道。

“你总算说出来一个不错的理由,你想出人头地,不受人欺负?”

“想!”邱初一挺直着身子,大声喊着答道。

“很好,你想出人头地,我也想,就在一月前,我还只是一个副班长,手下只管着五个人,可是今天,我已经升到了团指挥使,手下有四五千甲士,你知道我是怎么出人头地的吗?”

此言一出,周围的新兵,还有刘六和邱初一,都有些惊讶的看向周通,他们还以为周通本来就是个将军,没想到也才是刚升上来的,甚至一个月前手下才管着五个人,这升职的速度简直逆天,说一声出人头地倒也不算错。

邱初一老实的摇了摇头,“不知道。”

“那我告诉你。”周通从身后的赵敢那里拿来自己的长柄斩马刀,立在邱初一面前,刀身闪耀着雪亮的寒光,照在邱初一的脸上。

“当涂一战,我所在的陷阵营第一个登上城头,老子用这把大刀砍死二十多人,其中一个元军百户,被老子用这把刀活生生劈成两截,心肝脾肺都淌了出来,当场吓死两个胆小鬼。

“小茅山一战,我又用这把刀砍死二十多个!镇江城一战,我又砍死了三十多人,攻打建康时,又被我砍死三四十,就这不到一个月的功夫,死在我手里的人就有一百二三十个,这才升到如今这个团指挥使!

“想出人头地吗?等你砍下的人头能铺满一地再说!现在你再告诉我,你还想当我的兵吗?”

谁知邱初一听了这番言论,不仅没有害怕,反而用崇拜的目光,热切的看向周通,顿时大声喊道,“想!”

周通这次没有拒绝,点了点头,对旁边的崔健说道,“把他的名字录了,带走。”

“好,叫什么?”崔健翻开本子准备记录。

“邱初一。”

另一边,俞通海和张德胜,看着正在挑人的陷阵营,两人都在吐槽。

“会射箭的,会骑马的,会武艺的,能写会算的,还要二十岁以上,三十岁以下的青壮精锐,好兵都让他们挑走了,剩下一堆老弱病残,咱们就是捡破烂的。”张德胜吐槽道。

俞通海也很无语,“谁让咱们是步兵团呢,练的也是大枪方阵,会排队,会拿大枪捅人就行,可不得让他们先挑。”

正在这时,杨璟从两人身后走了过来,闻言顿时说道,“你们俩说啥呢,让他们挑不也是应该的,这次渡江战役,炮兵发挥了多大的作用,挑点能写会算的怎么了。

“还有陷阵营,哪次攻城不是他们第一个先上,骑兵也是,哨探警戒,追击外围,不都得用他们,难道你指望光用长枪兵就能打天下啊。”

俞通海和张德胜立刻回头,见到是杨璟,也无奈道,“我俩当然清楚,嘿嘿,就是痛快痛快嘴,本来咱们捡的就是挑剩下的,咋滴,还不许说了。”

杨璟无奈的摇了摇头,然后才提起正事,“跟你们俩说个事,大帅的命令。”

“什么命令?”张德胜当即问道。

“你们俩的40军,一个114师,一个115师,都是用老部队扩编的,有一定的战斗力和组织度,所以等先登团的挑完兵,然后你们俩挑,赶紧把编制填满,整训几天,立刻开赴镇江,准备渡江参加江北战役。”

杨璟说完又解释道,“叶升的116师全是新编的,老兵比例很低,需要更多的训练时间,暂时没办法用。”

俞通海和张德胜顿时对视一眼,诧异道,“我们俩带40军渡江北上,参加江北战役?这可就一个月的准备时间,马上就要东征了,这个时候让我们北上?”

杨璟也无奈道,“这不是缺人吗,咱们缺,朱亮祖的35军那边更缺,大帅恨不得一个团当三个团用。

“不过你们也不用担心,不让你们参战,调你们两个师北上,只是那边兵力不够用,等卞元亨和吕珍把城池打下来,你们跟在后面占领城池就行,不用你们动手。

“你们到了江北也不要忘了好好练兵,等江北的35军那边自己扩编了新部队,就把你们俩再调回来,只是暂时借给他们帮忙驻守城池的,不到一个月就回来了,可以赶得上东征。”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好吧。”俞通海点了点头答应道。

张德胜也说道,“跟着他们接收城池,那就得跟着行军啊,路上走路不要时间啊,恐怕就没多少时间练兵了。”

杨璟想了想说道,“你们俩要是担心练兵时间短,也可以在江北多练一段时间,我去跟大帅说,等我的北路军打到无锡的时候,你们俩再带着40军到通州集结,渡江南下参战,然后咱们一起去打常熟。”

俞通海和张德胜这两天都没少看江南的地图,顿时回忆起地形,俞通海当即说道。

“从丹阳出兵,常州,江阴,第三座城不就是无锡了吗,以你的进兵速度,打下无锡需要几天,估计最多也就七八天时间,而且我们在江北也要行军,向通州集结,根本省不出来几天,最多三四天时间,还是算了吧,我们争取一个月内回来。”

“那也行,就这么定了,你们赶快去整编部队,争取一天时间内把部队编好,别耽误了大帅定的江北战役。”

“是。”两人当即答应下来。

与此同时,就在建康这边正在扩军的时候,朱亮祖和廖永忠,也带着杨换的禁卫一师炮团,从建康对面的浦口渡江,前往滁州去了,他们都要回去调集自己的部队,然后在来安会师,准备东征发动江北战役。

同时朱亮祖也要回一趟濠州,把鲁锦的答复告诉徐州那边。

108师的卞元亨、吕珍、闫都宪等人,也渡江前往定远,准备去那边接收自己的新兵部队,然后再渡江回来,到镇江准备参战。

卞元亨领了人直接在镇江等着就行,吕珍和闫都宪他们还得提前潜伏回泰州和泰兴,鲁锦定的时间又紧,他们可没多少时间可以浪费,必须争分夺秒的赶路。

秦昭也带着禁卫二师的炮团,启程前往镇江,他们也准备在那里渡江,参加江北战役。

花了两天多的时间赶路,一直到初九上午,朱亮祖才回到濠州,然后发现之前驻扎在定远的冯胜的第14团已经到了,郑用的骑兵二团也已经在濠州集结,102师已经全员就位,就等他这个督师一到就可以出发了。

俞通源也已经带着第七团进驻濠州,接管了濠州的城防,万事俱备,只差出兵。

不过在出发之前,还有徐州的使者需要处理一下。

朱亮祖私下里找到俞通源,两个人先通通气。

“徐州的使者还在濠州城里等着消息呢?”朱亮祖问道。

俞通源点点头,“是等着呢,我带7团过来的时候不就在这了吗,他们都在这等了小半个月了。”

“那他们肯定知道咱们要出兵了吧?”

“当然知道,那俩人又不瞎,你的102师全部在这集结,粮草物资准备那么多,我还带七团接管了濠州城防,他们只要不傻自然能看出来。”俞通源解释道,然后反问了一句。

“怎么样,大帅那边怎么说的,这第五批铁甲还卖给他们吗?”

“大帅说要卖,不能言而无信,争取给徐州留下个好印象,方便今后对付他们。”朱亮祖答道。

俞通源点点头,“那也行,那这件事是你来说,还是我来跟他们说。”

“我来说吧,之前就是我跟他们打交道,不过之后的第五次交易肯定要你来主持。”朱亮祖当即说道。

“可以。”

“还是那个叫李喜喜的吗?”朱亮祖又问道。

“又来个傅友德,就是前天到的,应该是芝麻李听说咱们打下建康,特意又派了人过来,听说这俩人都是芝麻李的直领部将,和彭大、赵均用不是一路的。”俞通源解释道。

朱亮祖蹙了蹙眉,猜测道,“那应该是专门替芝麻李带话的,且先让我去会会他,算了你也一起去吧,反正我马上就要开拔了。”

“行。”

于是两人说着话就一起去见了李喜喜和傅友德。

芝麻李这个人,十分诡异,干出这么大的事情,在原历史上居然连个大名都没留下,史书上要么直接称他芝麻李,也有些野史说他叫李二,考虑到元朝人的数字名字,李二这个听起来像是随便起的名字,说不定还真是他的大名。

原历史上,1352年九月的时候,脱脱就已经带兵南下,几天时间就渡过黄河打到了徐州城下,又花了几天的时间攻破徐州,徐州红巾直接被打的崩溃。

其中彭大和赵均用都逃到了濠州,跟郭子兴和孙德崖一起抱团取暖,赵均用这个小人每到一处地方,必然鸠占鹊巢,争权夺利,当时就和郭子兴闹了起来,要不是朱元璋救得快,可能郭子兴就被赵均用给杀了。

当然鲁锦也算是鸠占鹊巢,抢了巢湖水师的指挥权,不过他的手段还是和赵均用不一样的,鲁锦是带着众人做大蛋糕,被众人公推为统帅的,赵均用则不同,他是直接窝里斗,外战外行,内斗内行.

原历史上,徐州红巾崩溃之后,芝麻李下落不明,有记载说芝麻李死了,但应该是假的,因为元史里说脱脱抓到‘芝麻李’带回大都跟元顺帝小铁锅交差,但是还没走到大都,在半路上就把‘芝麻李’杀了,来了个死无对证,所以脱脱应该是杀良冒功,随便砍了个脑袋冒充芝麻李,找小铁锅报喜。

也有史书记载,徐州崩溃后,芝麻李逃去了四川,辗转投到了明玉珍麾下,但这也实在匪夷所思,不知道他是怎么悄无声息横穿大半个中国,从徐州跑去四川的。

但不管怎么样,李喜喜和傅友德这俩人的下落倒是记得清楚。

徐州兵败后,二人先是投了刘福通,然后几年后的龙凤北伐,二人都被分到了西路军,攻打陕西汉中方向,结果一直打不过元军,最终西路军投降了元军。

傅友德又辗转南下汉中,接着去了明玉珍那里,结果在明玉珍那又不受重用,又跑路投了已经造反的陈友谅,然后陈友谅也不重视他,鄱阳湖一战被朱元璋俘虏后,才以降将的身份为老朱效力,最终崭露头角。

只是没想到的是,李喜喜和傅友德居然会在这个时候来到鲁锦的地盘里,当作使者和朱亮祖会面,只可惜鲁锦不在这里,不过就算他在这,现在也不可能强行把二人留下。

如果按照原历史的轨迹,1352年十月份的时候,徐州早就已经被脱脱打崩了,而在这个时空,他们之所以能坚持到现在还没事,那还多亏了鲁锦帮忙,忽悠脱脱在大都屯田,延缓了他南下的时间,也为鲁锦自己争取了渡江的时间。

不过即便再怎么拖延,脱脱早晚也是会来的,傅友德正是因为这事,才来为芝麻李传信。

等朱亮祖和俞通源现身后,傅友德当即抱拳问道。

“朱总管,俞督师,不知贵军的鲁帅如何答复?可否提前交易第五批甲胄,还有支援之事.”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