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8章 都护府军官问题

“哈哈,诸葛爱卿,关于这三十万大军的犒赏,你不用担心。”

李恪笑着说道:“这次连灭四大帝国,从他们的宝库里收了不是金银财宝,足够犒军了。

甚至,再招募三十万大军的军费,也是能够负担的。”

这时有两位侍从端着饭食进入大帐,放在李恪和诸葛亮面前,又走出了大帐。

诸葛亮看着面前的饭食,一碗粗米,一盘奶制品,还有一斤羊肉,半盘咸菜,李恪面前的饭食也会和荀彧一样,只是数量上比他多一倍。

“看来皇上所说的财富丰富,并没有掺假。”诸葛亮心里想到。

他虽是文臣,但也能上马射箭,拉的开三石硬弓,对于行伍之事也十分在行,看一看军队每天的饭食,就基本知道军营中还有多少军粮。

“诸葛爱卿,你觉得设立都护府制度怎么样?”李恪又继续问道。

对于设立四大都护府,每都护府驻扎七万多唐军,李恪是一定会执行的,但他现在并不在西方地区,可以搞一言堂,这是在大唐,是他的大本营,他的基本盘,像这种军国大事,还是需要和底下臣子商量的。

“皇上,关于设立四大都护府的事情,臣一时半会还想不太清楚,这样把,等皇上回到长安,把这军营里的财货都清点清楚了,然后再根据这财货确定要不要派遣三十万大军设立都护府,怎么样?”诸葛亮斟酌着说道。

“不行。”

李恪摇摇头:“丞相,你也是懂行伍的人,应该明白兵贵神速的道理,我从西方回来用了两年时间,大军从玉门关出发到各地,也同样得用两年时间,这就是四年。

然后你说的先清点入国库,然后商量招募,准备,集结,训练,等这一系列下来,又是两年时间,这一来回,就是六年,太久了。”

“那皇上以为该如何?

应该现在就让户部派人从长安过来清点财货,对跟随朕出征的三十万大军论功行赏,然后长安再下令从全国招募军队,这次的军队招募,不再是关中地区拿大头。

而是全国,像巴蜀,中原,山东,这三块人口富裕地区,每地征兵六万,扬州,荆州,幽州和河东四地,每地征兵四万,这加起来就是三十万大军了。

诸葛爱卿,你说如何?”李恪问道。

“这……皇上,这样征兵,那军队的从属问题怎么解决?

要知道各个地区风俗不一,像这样每个地区都都占有,而且还人数差不多,容易在军队内部引发派系冲突,对大军作战不利啊。”诸葛亮说道。

“爱卿放心,朕把这七个地方的士卒全部打乱整编,这样派系冲突就很少了。”李恪说道。

“那皇上,这样就产生了新的问题,军队地域不同,很难齐心,这样也对军心稳固不利啊。”诸葛亮又说道。

“无妨,无妨,朕有办法解决,军队各地域糅合在一起,之所以很难齐心,无非就是地域差异造成的一些各自偏见而已。”

李恪摆摆手道:“而解决这样的办法,就需要在合军之时,短时间快速的减少彼此陌生感,加快熟悉程度就好了。”

“哦?皇上有解决的办法?臣愿闻其详。”诸葛亮说道。

“要解决这种差异,其实最简单是办法,就是让他们同甘苦,共患难,齐心获得荣誉。

所以这次新招募的三十万大军,朕打算在新兵训练时,往里面加入一些团体科目和团体比赛,必须让团体中的每个人都动员起来,然后再集思广益,不分地域的联合举办各种活动,晚会,这样的话,就能最快速度的完成军队磨合。”

“嗯。”

诸葛亮听着李恪的说法点点头,又继续说道:“那皇上,像这样的训练,要持续多长时间?”

“三个月,最少三个月,当各地兵马到达玉门关时,训练三个月,然后就根据地域远近,先后派往葱岭以西的四大都护府。最先能来多少人,能编齐一个都护府军队后,就进行集结训练。”

“那皇上,这些集结训练的军官从哪里来,到难是现在的这三十万大军?”诸葛亮问道。

“对,这三十万大军里,其实又不少只会打仗,无家可归的将士,朕明天就让他们自己站出来先对他们进行封赏,以军功封赏后的职务为标准,普通士

卒升两级,任什人伍长;伍长升两级,任五十人屯长;

什长升两级,任百人百将;屯长升两级,任千人千将;百将升两级,任五千人校尉千将升两级,任万人左右将军。这样的话,就解决了军队的军官问题。”李恪点点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