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绫传江州闲人

第97章 了却红尘事

祖孙二人聊到天明这才一道回返长安,公孙弘自回燕国公府,云绫则被傅恒拉去了皇宫。

时值早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傅恒以太祖身份册立云绫为大周长公主,赐号镇国。

天佑帝也取出了早已备好的圣旨,将皇极玺一盖,顿时便有异象生出。

这一日,长安上空霞光普照,有龙吟凤鸣传出,宗庙之内亦涌出无数玄黄之气,整个长安城都沐浴其中。

云绫觉着傅恒此举失之急躁,完全没给群臣任何缓冲时间,怕是会引来群臣反对。

然而,她到底还是低估了傅恒这位开国太祖的威望。

不说开国之威,单就那数百年来第一位破碎虚空并且成功回来的壮举就足以让任何人臣服了。

更何况圣旨一下,殿外立时便有诸般祥瑞之兆,这也让群臣找不到反对的理由。

是以,群臣对于此事并无任何反对之声发出,一个个都口称谨奉圣意,乖巧得不行。

为显重视,天佑帝又命有司准备册立大典,规格参照册立储君,这才结束早朝放群臣离去。

见事情顺利,云绫也就没再多言,兀自随傅恒、天佑帝及傅明献去了偏殿议事。

如今云绫地位已经不同了,面对天佑帝虽还保持着恭敬,却也没了对皇权的敬畏。

她自顾自坐到了主位,与傅恒平起平坐,而将下首的位置留给了天佑帝父子。

天佑帝或许是还没适应,却也在傅明献的暗中提醒下醒悟过来,没有对此表达任何不满。

待四人坐定,云绫率先开口道:“前几日玄天尊已联络了魔门六道,除无极宗外,另外五道皆愿接受朝廷管束以换取道统传承。如今雒阳正值重建,我意于首阳山下建立学宫传承百家之学,不知陛下以为如何?”

闻言,天佑帝沉吟片刻,颔首道:“此举大善!如此也能让魔门安分下来,于天下有大利!”

随后,云绫便与天佑帝父子就学宫的规模、架构等一系列问题展开了讨论,而傅恒则全程不发一言,只静静地听着。

待到最后,云绫象征性地询问了傅恒这个太祖的意见,傅恒只让他们看着办便可,他这个老祖宗就不插手了。

于是,督建学宫一事便交给了太子傅明献,这也能为其在魔门中讨一个大人情。

离开皇宫后,云绫回到了燕国公府。

此时公孙安世尚在宫中当值,她便径直去了后院拜见舅母李氏,又问过了公孙云安的学业,这才回去自己的院子。

甫一走入院门,她便迎上了一道幽怨的眼神,不用问,必然是燕十七的。

一旁的钱来虽然没什么表示,但那时不时瞥过来的眼神还是让人看得出她的不满。

云绫笑盈盈地走向二女,一手一个拉到了院中花厅之下。

这次她没有说什么软话,只是摆出了一个事实,便教二女没了话说。

“莫怨我不带你们,实在是事态紧急,我需在三两日内赶到扬州去。”

关中距离扬州何止千里,三两日便是不眠不休燕十七和钱来也是跟不上的,自然没了话说。

燕十七看了看冷着一张脸的钱来,终是开口道:“姑娘如今站得越来越高,我们怕是再难帮得上姑娘了。”

这是实话,一时云绫也不知该如何接,只得笑了笑哄道:“姑娘我就是站得再高,身边也总得有些贴心之人不是。只要你们愿意,我必不会撇下你们的。”

说罢,见燕十七情绪还是不高,她又说道:“之后姑娘我很长一段时间都得闭关,这期间可得好好修习我传你们的《明神诀》,日后能不能跟在我身边可就靠它了。”

燕十七赶忙点了点头,又问云绫要在何处闭关,她要提前过去准备为云绫守关。

云绫想了想,便说还在终南山,那儿有现成的洞府,寻常人也不会去。

目送燕十七匆匆走开,云绫又看向钱来,她虽也传了钱来《明神诀》,但有一件事她还是觉得应该跟钱来说说。

当建立学宫传承百家学说之事一说,钱来立马便明白了云绫的言外之意。

鬼谷派人丁单薄,师父钱麻子前几日来信说是无意出山,而师弟钱聚性子又太过憨直,要说传承鬼谷一脉没有人比她更合适。

念及此,钱来沉默片刻,出声问道:“我若去了学宫,日后可还能跟随姑娘?”

“自然可以。”云绫颔首道:“未来很长一段时间我都会在终南山,足够你将鬼谷一脉的本事传承下去的。若那时你还愿跟随,自可来终南山寻我。”

闻言,钱来沉吟半晌,点头道:“既如此,我便先去学宫,若干年后再来追随姑娘。”

当日云绫未再外出,待公孙安世回来,二人便在书房密议了许久。

她先将被册立为长公主之事解释了一番,只说是早年得了傅恒的传承,侥幸被傅恒当做了衣钵传人才有此一出。

这是实话,却也不是实话,索性公孙安世并未深究。

他已经明白,云绫不是当年那个需要家族帮扶的小姑娘了,有些事不是现在的他能够去了解的。

随后,云绫提及要在终南山闭关,出关之日不定,或许几年,或许几十年。

这让公孙安世很意外,不免关心地问道:“怎会这么久?”

云绫默了默,并未说实话,只轻声回道:“此番太祖降临,指点颇多,我欲闭关窥探破碎虚空之法,故而日期难定。”

闻言,公孙安世默然良久,点了点头没再多问。

最后,云绫说起了兵权。

她准备将兵权交还朝廷,毕竟她这一闭关还不知多久才能出来,留着兵权也是无用,不若还给朝廷换个大家心安。

公孙安世却是皱了皱眉,云绫手下的可都是精兵,尤其是那陌刀营与玄甲重骑,就这么交出去他着实有些不甘心。

对此,云绫只是淡淡地瞥了他一眼,问道:“师伯莫非有意那九五宝座?”

闻言,公孙安世脸色一变,连忙否认,随即又迟疑道:“玉麟卫虽有孙怀义在,但陛下近来没少在其中安插人手。你若再交了兵权,我怕咱们就此失了依仗,一两代后会出事啊。”

云绫却是摇了摇头,似笑非笑地说道:“师伯,一门两宗师的家族岂是随便什么人都能动的?更何况,咱们家很快就是一门三宗师了。”

“三宗师?!”

这话确实将公孙安世吓到了,父亲公孙弘和云绫皆是宗师境,那么最有可能的第三位宗师便是妹妹公孙玉瑶了。

但怎么可能呢?一点征兆也没有啊!

云绫却并未多作解释,就此结束了这场对话。

翌日,她便在早朝时以公主不宜掌兵为由主动辞去一切军职,再次惹得群臣哗然。

天佑帝也没想到会有这出,不过却也正中他的下怀,推拒一番后便也顺势收下了云绫的兵权。

下朝后,自然也有不明就里的大臣传出流言,暗指公孙家将要失势。

未曾想,翌日早朝天佑帝便下旨以公孙安世为尚书令,正式拜其为相,另册封其子公孙云安为咸阳郡公。

公孙安世为相并不让人意外,但册立其幼子为郡公就惹来了群臣的劝谏。

天佑帝抬手压了压,看着下方的群臣淡淡道:“朕知道我朝无军功不得封爵,然镇国长公主功勋之盛为立国百年之未有也!昨日,长公主为国家计主动交还兵权,朕心中委实有愧。”

话到此处,群臣多有退却者。

见此,天佑帝又加重了语气,出声问道:“诸位爱卿,莫非以长公主之功勋不足以荫封子弟吗?”

话落,群臣缄默,再无劝谏之言。

云绫交了兵权之后便没有上朝,是以得知此事时圣旨已下,她也不好再说什么。

转眼旬月已过,公孙玉瑶来信明玉岛已收拾妥当,云绫随时可以回去。

云绫心中欢喜,只交待了燕十七一声回来后再去闭关,这便避过外人视线几个瞬移出现在了扬州城外。

寻了船家出海,她立在船头吹着海风,微微眯上了双眼,仔细感受着鼻尖处那淡淡的咸腥味,很是受用。

约莫一个时辰后,她望着不远处那熟悉的海岛,再也按捺不住心底的激动,也不等船靠岸,扔下一锭碎银便纵身一跃,踏着海浪登上了码头。

公孙玉瑶没想到云绫会来得这么快,是以码头一个迎接之人都没有。

云绫也不在意,信步在岛上走着,看得出来很多建筑都是新建的,隐隐还能闻到漆味。

她将幼年常去的地方都走了一遍,见到了不少记忆中的面孔,忙忙碌碌的搬着东西,显然他们中很多人也是刚刚回来的。

她并没有现身与熟人打招呼,只默默看了一会儿便去了别处。

一路看,一路回忆,让她遗憾的是小虎并不在岛上,也不知是寿终正寝了,还是被公孙玉瑶安置到了别处。

待将地方都转了一遍,她才去到明玉楼外,站在楼下仰头望着这自幼成长的地方,心中感慨良多。

当年出岛之时她只当至多一年便会回来,未曾想这一走就是七八年,也不知她的房间是否还是原来的模样。

站了一会儿,许是公孙玉瑶感觉到了,又许是公孙玉瑶正好有事出来。

师徒二人骤然相见,都有些没反应过来,一时竟是谁都没说话,就那么静静地看着彼此。

半晌,公孙玉瑶露出一抹笑意,淡淡道:“算算时日信该是刚刚送到长安的吧?还是这般性急。”

云绫嘿嘿一笑,颔首道:“是哩!上午收到的,我便坐不住了。”

说罢,她笑容一收,理了理装束,后退一步,随即恭恭敬敬地冲公孙玉瑶一拜,朗声道:“师父在上,弟子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