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7章 名利会
“以后我们会根据情况启动公司的期权和股权激励计划,给表现优秀的员工和领导干部奖励股份,让他们成为董事会的一员。”给大家画了个饼后,陈夏继续说:“董事会董事长暂时由我来担任,同时我还会兼任公司的首席执行官,也就是ceo。娄小云将接替我,担任公司总经理,以后负责公司的日常运营。
“之所以这么调整,一方面是因为我们即将进军国际市场,公司组织结构要与国际接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腾出更多位置和空间,吸引更多优秀的管理人才晋升和加入。”这当然是公司,特别是大企业常用的手段,目的就是为了留住人才,增强员工的忠诚度。
企业领导干部的变动对公司影响很大。等大家安静下来后,陈夏对大家说:“今天说的这些,只是想让大家私下里先通通气,让大家知道公司未来的发展方向。稍后我会让秘书处下发具体的结构和职能调整计划书,大家可以就里面的问题多提意见。
“我们争取在下周一的公司扩大例会上把这件事定下来。”“这么急?”娄小云惊讶地问。这件事陈夏私下跟他提过,但他没想到会这么急。“时间不等人啊,离新品发布会没多久了。”陈夏叹了口气说。又和大家聊了一会儿,才让大家离开,只留下娄小云。
等秘书处新来的姑娘把办公室打扫干净后,娄小云重新坐到沙发上对陈夏说:“你今天是不是有点急了,至少给大家一点消化时间啊。”陈夏说:“离春节新品发布会只有三个多月了,不抓紧时间怎么行。”
“新品发布会结束后,我们就得着手准备全球同步上市的工作了,那时候哪还有精力管这些琐事。”陈夏说道,“而且,以后还得慢慢把我提拔上来的这些干部分散到各个岗位去,公司现在规模大了,有些事情不得不提前谋划。”
娄小云点了点头,露出一副沉思的模样,许久才开口说道:“你如今真是越来越有企业领导者的风范了,这些事情都考虑得这么周全。”
“什么事情都得学啊,你以为那些企业家成功是那么容易的吗?”陈夏翻了个白眼,“不是给你报了管理课吗,有空多去听听。”
“我去了,但那种课其实就是个社交平台,大家去上课不是为了学东西,而是为了拉关系,所以我去了几次就没兴趣了。”娄小云无奈地摆了摆手。
“不说这个了,说说你吧,”娄小云转移话题,“省工商联组织的新年慈善联谊会给你发了好几封邀请函,点名要你去参加呢。”
“我觉得你还是去露个面比较好,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毕竟以后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和这些各行各业的人打交道。”娄小云劝道,“提前混个脸熟,以后办事也方便,毕竟这是个人情社会。”
陈夏无奈地笑了笑,他知道娄小云说得对。这个新年慈善联谊会是省工商联和省内一些商会组织的年度交流活动,原本只是商界人士庆祝新年的联谊酒会,但随着规模越来越大,工商联也参与了进来,还加入了慈善活动。
商业和慈善这两个词放在一起,总能引起一些话题。对于一些商界大佬和企业家来说,谈钱谈业务显得有些俗气,不如谈谈慈善,显得更有格调。所以,很多成功的企业家最后都纷纷投身慈善事业。
这两年,随着省内互联网it产业的蓬勃发展,这个新年慈善联谊会也吸引了很多年轻的创业者和企业家。甚至逐渐变成了一个业内交流平台,很多年轻创业者想方设法弄到名额来参加这个联谊会,目的就是和一些企业家、商界大佬、投资人接触,从而获得投资或者一些资源。
说白了,这就是一个商圈内的名利场,来参加的人要么为了名,要么为了利。不过,这也并非坏事,至少为省内的商界人士提供了一个交流平台,促进了大家之间的交流和发展。而且,每年这个新年慈善联谊会都能筹集到一大笔资金,全部用于省内的慈善活动。在联谊会的牵头下,这几年也做了不少实事。
原本陈夏是不想参加这个新年慈善联谊会的,他既不图名也不图利。但因为他崛起的速度太快,隐隐成为了省内it产业的领军人物。随着他们产品的热销,陈夏的影响力也在不断扩大。加上商圈里本来就有很多人对他感兴趣,所以才会给他连发好几份邀请函,邀请他务必参加。
正如娄小云所说,该给的面子还是要给的,毕竟这是个人情社会。虽然有些无奈,但他还是在元旦前一天准时来到了新年慈善联谊会的举办地——南湖边上的一家休闲度假酒店。
为了举办这次联谊会,整座酒店已经被全部包了下来。这座酒店本身就是商会中一个副会长的产业,所以整个联谊酒会也是这个副会长一手操办的。陈夏从保姆车上下来,眼前就亮起了一阵闪光灯。
酒店门口已经聚集了一些身穿暴露裙装礼服的漂亮女孩,见到穿着一身西服的年轻帅气的陈夏,纷纷眼前一亮,开始一边整理着装一边往前挤。
娄小云和龙小云穿着一身职装连忙从车上下来,跟在陈夏身后,时刻警惕着这些女孩。陈夏看着一脸警惕的龙小云,笑着说道:“没事,别紧张。你去把车停好,后面还有车要来,别堵在门口。”
龙小云有些犹豫,但在环顾四周后,还是点了点头走了出去。陈夏饶有兴致地打量了一圈正冲着他搔首弄姿的美女们,然后笑着走进了酒店门口。
龙小云紧跟在陈夏身后,迅速将手中备好的紫色请柬递给了门前的侍者。侍者接过请柬,瞥了一眼,立刻笑容满面地伸手引导陈夏进入会场。“小露,你看到了吗?那是紫色邀请函!”一个穿着抹胸银色短裙,妆容浓艳的美女兴奋地拍了拍前面那位露肩直发美女,眼中闪烁着光芒。
“我看到了,他这么年轻就能拿到紫色邀请函,背景肯定不简单。”露肩直发美女饶有兴趣地说道。这时,旁边一位身材高挑的美女忍不住翻了个白眼,讽刺道:“什么背景,你们俩也太孤陋寡闻了吧,连陈夏都不认识?”
“陈夏是谁?”两位美女同时惊讶地问道。
“他就是陈夏啊!”高挑美女解释道。
两位美女再次发出惊叹,浓妆艳抹的那位更是激动不已:“这简直就是高富帅啊!不管了,今晚我一定要想办法混进去。”
这些围在酒店门口的美女,其实都是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相关服务的,比如充当女伴、挡酒、陪酒、交际等。当然,如果你有特别要求,她们可能会看你的身份或财富来决定是否答应。
龙小云手中的紫色邀请函,是联谊酒会正式发给商界重要人士的。除此之外,还有一种非正式的请柬,主要针对一些年轻创业者。因此,当两位美女看到龙小云拿出紫色邀请函时,都感到十分惊讶。
在侍者的引领下,陈夏走进了会场大厅。大厅宽敞明亮,前面舞台前摆放了一些座椅,其他区域则相对空旷。另一边设置了一些自助餐台,上面摆满了各种食物、水果和酒水。已经到场的嘉宾们三五成群地聚在一起,手里端着餐盘或举着酒杯,聊着天。
陈夏冲龙小云点了点头,开始在大厅里无聊地转悠。龙小云则去办理慈善拍品的相关手续。能获得紫色邀请函,自然也要承担一些义务。慈善联谊酒会要求每位受邀嘉宾都必须自带一件拍品,用于酒会中的慈善拍卖会竞拍。如果拍品无人竞拍,那么嘉宾就需要自己将拍品买回。不过,这种情况通常很少发生。毕竟这是个面子社会,除非你真的没什么名气和成就,否则也不可能获得紫色邀请函。
转了一圈,陈夏没发现什么熟人,感到有些无聊。于是,他走到自助餐台前,夹了几块水果和点心吃了起来。
“嗨,陈夏!”一个清脆的声音传来。陈夏正在吃东西,闻言连忙转过头去。只见一位面容精致、身穿白衬衫、修身牛仔裤、脚踩高跟鞋的短发女孩站在他面前,和他差不多高。
“你好!”陈夏有些疑惑地打量着这个女孩。虽然感觉有些熟悉,但一时想不起来在哪里见过。他心里嘀咕:该不会是刚才外面站着的那些美女之一吧?于是,他再次仔细打量了面前的女孩一眼,脸上露出了一丝古怪的神情。
八卦囧事舞会总算让陈夏熬过去了,元旦一过,就进入了寒冷的隆冬腊月,天气越来越冷,人心也越来越躁动。忙碌了一年的人们,心早就不在工作上了,满脑子都是回家和家人团聚的念头。一年一度的春运大幕拉开,地球上最大的人口迁徙周期也就此开始。
今年春运的票源还是那么紧张,为了让员工们能安心工作,陈夏他们公司特地开了专用网络,让大家抢票。
“终于等到这一天了。”龙小云感叹道。
“怎么,有感触了?”陈夏问。
“还能怎么,累成狗了,要不是你拦着,我早辞职回家了。”龙小云笑着说。
“就是,就是,年终奖赶紧发啊。”娄小云也凑热闹。
“大家互相理解吧,我也累了一年了。”陈夏说。
“这倒是,原谅你了,多给我们放几天假就行。”娄小云笑着说。
尽管如此,还是有很多人没抢到临近过年的车票。有的人决定今年不回去了,有的则在想办法。比如公司市场部的一个员工,他家在东北,为了回家,他想了个办法,先买一张去日本的机票,然后再从那里转机回东北。票价虽然贵,但总算能回家。
这就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骨子里的亲情是割舍不掉的。不管多难,都要回家团圆。
年前没什么事,公司部门整合调整工作也开始了。虽然有些动荡,但整体还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不过这些都是娄小云和龙小云等人在负责,陈夏则钻进了他的个人实验室。
“听说你前几天去参加慈善联谊酒会,遇到了个姑娘,还送人家一件几十万的吊坠呢。”大屏幕里,娄小云坐在办公室里,穿得漂亮极了,一件宽大的定制西服,显得特别有范儿。
陈夏看了一眼大屏幕里的娄小云,继续忙着手头的工作:“你这么八卦干嘛,赶紧忙你的去。”
“什么八卦,我是关心你的终身大事。我听说那姑娘不错,你得抓紧点。”娄小云笑着说。
“滚蛋,你还是管好你自己吧。”陈夏没好气地说。
“哟,某人吃醋了?”龙小云调侃道。
陈夏瞪了她一眼:“你今天那边情况怎么样?”
见陈夏说正事,娄小云收起笑容,严肃地说:“不太顺利,市场部和运营部合并出了很多问题,内部也有争执,两个团体融合需要时间。”
“生产部这边也麻烦不断,尤其是部门框架搭建,缺人才。我和龙小云正在和叶寸心想办法,看能不能先从别处挖几个关键人才回来,其他人员年后再慢慢补充。”
陈夏点了点头:“目前只能这样了,但你要注意,管理可以放权,人事任命必须牢牢抓在手里,不能让其他人干预。”
“放心吧,我又不是笨蛋。”娄小云笑着说,“小云让我告诉你,年会明天晚上七点开始,明天下午公司放假,别忘了。”
“忘不了。”陈夏笑着回答。
“你这几天在实验室里捣鼓什么呢?有没有成果?”娄小云通过摄像头打量着他身后的设备,好奇地问。
“有点进展,但还在试验阶段。”陈夏说。
“不愿意说就算了,我先忙了。你自己注意休息,别一忙起来就忘了。”娄小云嘱咐了两句,迅速下线。
大屏幕上的画面一闪,出现了可可的虚拟形象:“通话结束。”
“可可,1到5号样品的快速充放电实验做了多少次了?”陈夏问。
“1到5号样品在百分之八十满电状态下,快速充放电循环实验已经进行了两百七十三次,在半电状态下进行了一千三百二十六次。”可可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