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4章 秦王
阁楼中。
秦牧忍不住笑出声。
两名谋士给出截然相反的回答,在他的预料之中。
秦牧端起茶杯抿了一口茶水,道:“文若反对与纯圣太后合作,理由我能猜到一二。季春,你为何赞成?”
尚文益说道:“臣的理由很简单,当代王一把火将上京城烧毁之后,就代表着大炎王朝半截入土,大炎朝堂再无法凝聚民心,重铸威严。
朝江县朝廷如今还存在,仅仅是因为逐鹿天下刚刚拉开帷幕,大炎王朝这杆旗帜还不能倒下。往后随着割据势力减少,威震天下的霸主势力形成,大炎王朝最后的余辉也将逐渐散去。
届时,朝江县朝廷何去何从,无定数,却也成定数。既如此,主公何不将天子与朝廷攥在手中。”
公孙佑皱眉道:“季春兄,你想让天子禅位给主公?”
尚文益反问道:“有何不可?”
顿了下后,尚文益继而道:“天子愿意禅位自然很好,但我认为以秦州之发展,以益州之底蕴,何须天子禅位?
主公自可堂堂正正的击败一众诸侯,祭祀天地,执掌神州权柄。”
“将太后和天子迎来秦州,目的是为了让主公执牛耳,处于高位,掌握大炎王朝仅剩的大义名分。”
挟天子以令诸侯……秦牧很清楚尚文益的想法。
当初上京城焚烧之际,正值秦州东出的关键之际。
且秦州与中原之间,隔着灵州和庆州,秦牧对天子和朝廷自然没有任何想法。
明年秦州肯定会攻占庆州,后续目标亦是攻占庆州全境,将势力范围延伸至中原,彻底坐实西北霸主势力。
届时,图谋天子和朝廷才有意义。
只是,秦牧心中还是有所顾虑。
他看向公孙佑,说道:“文若,你认为如何?”
公孙佑说道:“主公,季春兄的想法很好,只是他刚才亦提到,如今朝江县朝廷连傀儡都谈不上。
听闻朝廷每十日召开朝廷商讨天下大事,却无法做出任何能够影响天下大势的决定。
即便将天子迎来秦州,在咸阳设立新的朝廷,天下群雄亦不会听秦州号令。至于大义名分,臣认为并不重要。
强行将天子和朝廷掌控在手中,反而在某些事情上将束手束脚。”
秦牧陷入沉思,道:“此事暂且放下,搁置不理。大炎局势瞬息万变,待到秦州攻占庆州之后,再召集众臣共同商讨此事。”
“主公圣明。”公孙佑和尚文益齐声道。
秦牧转而道:“近期天下各州的情报,想必黑冰台已经呈递给你们了。大炎南方局势暂且不说,中原及西北地区的局势变化,对秦州有所影响。
两位爱卿,可有看法?不妨直言。”
关于中原与西北的局势,公孙佑和尚文益经常在一起讨论。
两人在凉州局势上,出奇的一致。
就让并州与突厥死掐。
只要李氏不开口,秦州绝对不出兵相助;即使出兵相助,出兵数量亦要控制在一万以内。
秦牧说道:“关于突厥任用大炎文士对付并州军,你们有何看法?”
公孙佑凝声道:“主公,此等奸佞需尽快铲除。”
“臣附议。”尚文益说道:“并且,应当呼吁并州、幽云、豫州等势力,合力铲除温林等一干助纣为虐之人。”
秦牧说道:“这件事已经知会黑冰台,令其配合墨斋楼锄奸。”
其实年初之际,谍报司就开始锄奸了。
并且,谍报司还成功铲除了三名大炎文士。
只是此举亦彻底惹怒吉利可汗,雄鹰城的大炎商旅遭到了无差别清洗,黑冰台的两处据点也被直接拔掉。
公孙佑和尚文益离开后,魏廷云匆忙求见。
朝廷册封使团早就到了,距离礼司算好的吉日,已不足五天。
狄轻舟前往益州巡视,都督府衙的事务就交给了三名府监。
而册封一事,便由魏廷云负责。
秦牧将手中折子放下,说道:“删减没必要的流程,一些流程留到封国之时也不迟。”
魏廷云大喜道:“主公圣明。”
秦牧进封秦王,最高兴的其实是麾下臣子。
臣子追随主公,求得无非功名利禄。
主公进封亲王,臣子有荣与焉。
所以,张邰、杨伯祥等一众臣子认为,册封仪式应当依照先秦诸侯登基时的仪式。
魏廷云、公孙佑等人则是持反对意见,认为仅仅只是册封仪式,过于隆重反而有哗众取宠的嫌疑。
秦牧也认为无需太过张扬。
仅仅是进封亲王便如此排场,那封国之时,是不是要直接参考天子登基仪式?
那以后登基呢?
秦牧指着桌案上的一摞折子,说道:“即位诏书就算了,王爵而已,过于夸张。”
官员上奏的折子,大多是祝贺秦牧进封秦王,顺便封赏即位诏书。
其中有些官员为了奉承秦牧,写什么秦牧出生当天,天空霞光万道,龙凤呈祥。
这是纯在扯。
幸好大炎王朝已经名存实亡,否则就凭这些言论,秦牧必死无疑。
秦牧问道:“听闻有许多百姓会来观礼?”
魏廷云苦笑道:“册封吉日不知为何泄露,百姓听闻便想来观礼献贺。”
秦牧微微颔首:“既如此,便开放册封场地,允许百姓靠近观礼。
提醒武卫府,维持好现场秩序,可请求军队协助。”
“领命。”
……
凉州,定北郡。
并州军营,气氛极其沉闷。
营帐中。
祁文金无奈看向叶云发,道:“叶先生,此计与你一直坚持的观点大相径庭啊。”
叶云发凝声道:“事急从权,与收复定北郡、驱逐突厥蛮子相比,些许百姓的自我牺牲是很有必要的。”
突厥裹挟百姓守城,巧妙化解了并州军一波接着一波的进攻。
对此,叶云发提出了一个计策。
派遣暗探混入遭到裹挟的百姓群体中,在并州军发起进攻时,慷慨就义,煽动百姓节奏。
同时,并州军直接对百姓发起进攻,强行夺取城池。
战后,在大炎各地宣扬歌颂百姓的义举,并为死去的百姓立碑。
不论战后死去多少百姓,皆要让大炎百姓相信定北郡百姓是自愿赴死,成全并州军。
事急从权,突厥增援已经快到了,所以不能再再耽误时间了。
祁文金思索一番,没有纠结犹豫,赞成叶云发的提议。
定北郡城,郡守府邸。
额图索看向下首的温林,问道:“招募了多少凉州百姓?”
温林躬身回道:“共计四万八千多人,已经分配至各个县城。”
额图索说道:“这件事你做的很不错,本王会向大汗陛下为你请功。”
“多谢亲王殿下。”
额图索转而道:“以百姓作为挡箭牌的计策,看似没有纰漏,实则一旦并州军不在乎百姓死活以及流言蜚语,此策不攻自破。”
温林说道:“大炎人最重脸面,眼下并州军绝对不敢继续进攻。
眼下汗国的增援源源不断的而来,即便并州军豁出去,定北郡也守得住。”
额图索说道:“马向松曾对大汗陛下建言,防守大炎城池,绝不能单靠突厥勇士。
这个提议非常好,只是眼下缺少合适的将领,你可有人选推荐?大炎人也可。”
温林拱手道:“在下并不认识善于统兵之人,亲王殿下可尝试策反大炎将领。
高坚掌管凉州之时,有一些校尉军官退隐,亲王殿下亦可遣人寻找。”
额图索皱眉。
茫茫人海,想要找到退隐军官,难度太大。
看来只能策反已知的大炎将领。
街道上,温林坐在马车上闭目养神。
马车突然停止,温林一个踉跄摔倒在地。
紧接着,外面便传来打杀声。
温林掀开车帘一角,顿时一惊。
车外出现十多名黑衣人,正在与突厥士卒搏斗。
这群黑衣人是来杀他的。
温林明白过后,不由得躲在马车一角,不敢动弹。
这里距离郡守府并不远。
他相信突厥增援马上就到了。
额图索没有让温林失望。
仅仅过去半刻钟,大量突厥士兵出现。
乃至额图索也出现了,他看着满地尸体,脸色阴沉似水,确定温林没有出现意外后,旋即下令全城戒严,一家一家的搜查。
……
秦州,咸阳。
阳光和煦。
城外王宫定址处,百姓云集。
今日卯时未到,便有百姓来到册封现场,抢占前排位置。
在武卫府官兵和军队的引导之下,百姓井然有序的站立,等待吉时到来。
辰时快到时,人群外传来呼喊声。
“侯爷来了,侯爷来了。”
只见,在一群全副武装侍卫的护卫之下,秦牧一袭蟒袍骑马走来,身后是都督府衙一众文武官员。
“侯爷千岁!千岁!!”
不知是谁高呼,而后整片场地呼声雷动。
秦牧朝着百姓招了招手,呼声更深。
高松手持圣旨站在高台之下,待到秦牧走上高台,旋即亦步亦趋跟上。
宣读圣旨之前,先要祭祀天地。
这是礼司特地增加的流程。
去年,秦牧与众臣商讨,认为“秦王”这一封号,不能由大炎朝廷册封,而是要以继承的方式获取,大炎朝廷只是代为册封。
秦州乃是先秦龙兴之地,秦王自然需承之先秦国。
祭祀天地的祭文中着重提到“秦氏本源于赢氏,赵王一统后,先秦子孙遂以国为姓”,确定了秦牧继承先秦封号的正统性。
祭祀之后,高松快步上前,展开圣旨。
“皇帝诏曰:朕惟帝王之治,必资亲贤,以隆疆屏;尔秦牧,贤德兼备,忠诚体国;自镇守秦州以来,平定四方贼寇,收复疆土,厥功甚伟。
兹特奉尔为秦王,加九赐,世袭罔替;赐金册金宝,永镇秦州,弼亮王室。”
秦牧微微躬身:“谢大炎天子册封。”
秦牧接过圣旨那一刻,高台下方的文武官员以及官兵、将士齐刷刷跪倒在地,高呼:“我王万年,我王万年!”
紧接着,现场百姓同样跪倒在地,大声高呼。
“秦王万年!秦王万年,万年!!”
且欢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令人心潮澎湃。
“众卿平身,众子民平身。”
站起之后,百姓依旧在高呼,以此来表现内心的激动。
秦牧看向万民沸腾的景象,嘴角微微上扬。
如今只是进封秦王,便引得百姓如此拥护爱戴。
待到建国之时,待到登基称帝之时,又会是何种景象呢?
真的很期待。
册封是一场属于臣民的盛宴。
册封仪式以后,观礼百姓可前往场外领取礼品。
礼品包含一升粟米和二十文钱。
礼轻情意重。
此外,即日起一个月内,紫云商行将在秦蜀灵三州三十六个郡县搭棚施粥,以及开办义诊。
礼品由韩紫苓单独出资采购,施粥和义诊则是由韩紫苓、王诗涵、孟南汐出钱。
这也代表着三女的心意。
册封仪式结束,咸阳城各处依旧处于热闹之中。
都督府衙则是在举行集议。
集议刚开始,群臣祝贺一番,商业司主事徐百泉便率先出列。
“禀大王,臣有奏。”
“徐卿请讲。”
徐百泉沉声道:“臣奉都督府衙之令,彻查奢侈品税征收情况,现已查明原商业司驻秦关办事处主簿石广,涉嫌受贿,纵容协助商人逃税漏税。
初步查明,逃漏税总额合计一万七千六百贯,逃漏税涉及奢侈品总价值超过五十万贯,石广受贿钱财、古玩珍宝折价,合计八万三千贯。
涉及逃漏税商人共计十七名,涉事官吏包含石广在内共计三十八人。”
秦牧脸色当即阴沉下来。
奢侈品税开征不到两年时间,就出现如此大范围的偷漏税。
秦牧说道:“偷漏税一案,商业司需负主要责任,户司监督征税,亦要负次要责任。徐百泉及曲一川,督查不力,御下不严,罚俸三月。”
徐百泉和曲一川齐声道:“臣知错,领罚。”
张邰出列道:“大王,奢侈品税逃漏税如此严重,此税种需进一步商讨,核定更加合理的税率,完善征收环节。”
秦牧颔首道:“众卿可有计议?”
曲一川开口道:“臣建议针对奢侈品税,规定户司及商业司必须交叉稽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