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3章 纯圣太后的私信

前厅。

祁文金取出一份地图,将其展开,并示意叶云发近前。

“自古以来,应对骑兵多为从战术、装备、工事等方面入手。战术层面,以方阵为主,长枪林立,骑兵亦胆寒。

此外,利用地形地势、军事部署,夹击骑兵侧翼或后翼等薄弱之处。”

祁文金指着地图上的两条山脉,说道:“叶先生请看,定北郡中山脉多为一体,平地两侧或四周皆为山脉。

突厥骑兵只有在平地上,才能对我军造成威胁。”

叶云发看着地图,问道:“祁将军意欲安排奇兵翻山越岭,直插突厥后方?”

祁文金说道:“叶先生刚才提到我军需扬长避短,敌我双方的优劣势其实很明显。我军最大优势便是拥有六万步兵,且是善于攻城拔寨,敢于搏杀的精锐步卒。

况且,我军骑兵只是稍弱于突厥骑兵。”

叶云发微微颔首。

突厥在定北郡部署的兵力总共只有五万人。

五万突厥骑兵发起冲锋,的确可怕。

但是骑兵发起冲锋的前提是在宽阔的平野上。

并州军攻打定北郡的目的是收复失地,驱赶突厥,而不是为了与突厥比拼谁的骑兵更厉害。

故而,祁文金的想法便是分出两支奇兵,各一万五千步兵。

一支奇兵进入松福县西北方的红岩山脉,沿着山脉边缘北上抵达红岩县。

另一支奇兵进入松福县东北方向的常安山脉,沿着山脉边缘北上抵达白水县。

“……据墨斋楼探明,两条山脉脚下皆有商道,可供两至四人通行,道路并不崎岖,且无需翻越山脉。

只要两支奇兵成功占领红岩县和白水县,突厥面临两个选择。

一是分兵拦截两支奇兵,而想要成功拦截,至少需分出八千骑兵;二是无视两支奇兵,强攻我军。”

“松福县争夺战,我军伤亡合计一万一千人,突厥伤亡八千人。倘若突厥分兵,我军正面五万八千人对三万四千突厥骑兵,亦有胜算。

倘若突厥不分兵,两支骑兵可随时合围夹击突厥后方,我军正面亦能撑到两支骑兵形成包围圈。”

祁文金继而:“且为了万无一失,两万骑兵已在路上,预计五日后便可抵达红木郡。”

叶云发不由得点着头。

在当前的战局之下,祁将军的战术布置无疑最为妥当。

叶云发沉吟道:“祁将军,突厥亦会有增援抵达。”

祁文金说道:“据墨斋楼探明,突厥亲王额图索亲率两万骑兵,已在增援的路上。因此,两支骑兵今日便要出发,不能耽误时间了。”

忽而,叶云发皱眉问道:“祁将军,从松福县前往红岩县和白水县,以我军步卒的行军速度,至少需要五天时间。

为了确保能够夺取红岩县城、白水县城,以及后续有足够战力袭扰突厥后方,两支奇兵无法携带过多干粮,粮食从何而来?

据悉,突厥已经将定北郡粮食搜刮干净。”

祁文金沉默片刻,说道:“前些时日,墨斋楼送回的情报中提到,松福、红岩、白水三县大部分百姓躲在红岩、常安山脉中。

墨斋楼已经准确查明了几处百姓的躲藏点,且还在继续探明其余百姓的藏身之地。”

叶云发眉头紧锁,陷入沉思。

片刻后,叶云发凝声道:“并州军驱逐突厥蛮子,收复定北郡,乃是利国利民的正义之举。凉州现在还不是并州军的凉州,凉州百姓亦要有所付出。

只不过,倘若我军行径过于暴虐,将增加往后治理凉州的难度。”

祁文金沉声道:“这件事本将会处理好,不会走漏风声。”

世上唯有死人才不会走漏风声。

祁文金乃是沙场宿将,深刻明白一个道理。

只要能够获得战争胜利,战争之后自有文官擦屁股。

距离松福县五十里的一处城镇。

突厥大军正在休整。

哈达与傲木嘎坐在石头上,正在大口喝水。

哈达将水壶随意扔给亲兵,便说道:“接下来我们如何行动?”

傲木嘎不假思索的说道:“前往大场镇,粮食已经运抵大场镇。另外,汗国派来的一名大炎文人已经到了阴山城。”

哈达好奇的问道:“是那个姓马的?”

“另外一个。”

哈达摇着头:“我不理解,为何大汗陛下和亲王殿下如此看重大炎文人,老子说话大声一点,这群文人就双腿发软,连娘们都比不上。”

傲木嘎说道:“你不懂,大炎文人虽比不上娘们,但脑子好使。而且,亲王殿下说的没错,想要占领大炎,就要学会驱使大炎文人。”

哈达挠着头,表示不理解。

见状,傲木嘎也不再解释。

离开汗国时,亲王陛下多次叮嘱,一定要配合大炎文人。

定北郡绝不能丢失。

阴山城,将军府。

一名中年男子背手看着院中的假山绿植。

一名魁梧的突厥大汉快步走来。

“温林,你终于来了。”

中年男子躬身一礼:“见过阿吉奈将军。”

魁梧大汉摆了下手,说道:“闲话少说,如何应对来势汹汹的并州军?”

温林说道:“既然并州军高举正义,那我们何不成全并州军?定北郡大半百姓虽已逃亡去了其他郡县,剩下百姓十有八九躲在山林之中。

还望阿吉奈将军组织军队,将躲藏的百姓带出来。”

阿吉奈问道:“找这些百姓作甚?”

“将百姓整编为军队。”

“军队?一群连饭都吃不饱的大炎人即便组成军队,有何战力?”

温林解释道:“将百姓编军队并不是为了作战,而是为了充当挡箭牌。让凉州百姓挡在最前面,为汗国守城。”

阿吉奈神情一愣,而后不由得看了温林一眼。

“亲王殿下果然没有说错,你们大炎人最为阴险狡诈。”

温林笑了笑。

当他决定跟随马向松投靠突厥那天起,温林早就不在乎他人的看法。

……

秦州。

官道上,一辆低调马车缓缓行驶着。

秦牧坐在马车中,看着手中的密折,眉头紧锁。

凉州战局在过去大半个月的时间里再次发生变化。

先是并州收复松福县,随后祁文金分出两支骑兵直插突厥后方,且大军直逼突厥。

突厥不慌不忙,一边与并州军交战,突破其包围圈,一边缓慢后撤。

撤退到定山县之后,突厥便停了下来。

只是当并州军攻打定山县之时,意外出现。

两万凉州百姓被突厥裹挟,站在城头之上,挡在突厥士卒前面。

并且,百姓没有手持任何武器。

根据黑冰台探明,组织凉州百姓守城之人名为温林,大炎杭州人士,开平十一年的举人。

据悉,不止是定山县,其余各县的百姓皆被强行裹挟。

秦牧放下密折,手指敲了下车厢门板。

地文星声音旋即传来。

“主公有何吩咐。”

“传令给天闲星,必要时候可以协助墨斋楼处理温林。另外,传令给高佑,倘若并州迟迟无法驱逐突厥,除非突厥发起反扑且并州军难以抵挡,否则按兵不动。”

“诺。”

秦牧揉了揉眉脚,开始翻阅其他密折。

从二月底到五月初,两个多月的时间,秦牧巡视河西郡和关远郡期间,时刻关注着天下大势。

天下大势总体没有太大变化。

并州陷入凉州战局,幽云防备突厥的同时,暗中拉拢登州豪族,对抗崔氏。

徐楚大战,荆州、洪州争夺岳州,苏杭台三州内乱,宣州分裂。

等等汇聚成一副乱糟糟的景象。

放眼大炎,唯有秦蜀灵三州安稳,百姓能够安居乐业。

秦牧轻呼出一口气。

今年选择休养生息无疑是一个正确的决定。

今年随着世家豪族四处出手,以及割据势力互相征伐,注定了明年大炎只会更加混乱。

秦州今年积蓄实力,明年就可以出击了。

秦牧掀开车帘,看向外面。

整条道路已经堵得水泄不通。。

马车、骡车、牛车、驼车、独轮车等车辆,以及来往行人交织在一起,彼此寸步不让。

秦牧对着徐虎招了下手,后者小跑上前。

“虎子,你安排一队侍卫去前面指挥调度,疏通拥堵的道路。”

“领命。”

咸阳城周边之所以如此拥堵,原因其实很明显。

从各地来往咸阳城的人流量本身就非常巨大,加之咸阳城在扩建,人流频繁交织,自然就非常拥堵。

约莫等了一炷香的时间,混乱的道路逐渐变得有序。

车马行人,缓缓前行。

日落之前,秦牧也顺利进入咸阳城。

“路过武卫府时,停留一下。”

“诺。”

咸阳城周边道路拥堵的问题,必须要解决。

武卫府总府。

张环得知秦牧到了,立马小跑着出门迎接。

“微臣拜见主公。”

“俞明,咸阳城周边道路拥堵的现象,武卫府有察觉到吗?”

张环颔首道:“近几日,有商旅以及周边城镇百姓向武卫府反映过道路拥堵问题,拥堵主要集中在城外的三条主干道。

三条主干道由于需要运输咸阳城扩建、秦蜀大道修建等物资,以及近期商旅数量有所增加,故而拥堵。”

秦牧问道:“拥堵原因找到了,解决方式呢?”

张环说道:“臣与季府尹今日上午商量了一番,安排衙役、武卫官兵在三条主干道设立哨点,有序指挥商旅、车马、行人往来。”

“这件事尽快去做,别拖沓。”

“臣明白。”

秦牧继而道:“咸阳城内的拥堵问题,亦要重视。如今咸阳城尚未完成扩建,城内许多道路狭窄,百姓需要克服,官府亦要克服。

多派遣人手从中调度指挥,咸阳乃是中枢之地,乱糟糟的像什么样子?”

张环脸色一正:“主公宽心,武卫府必定配合咸阳府,竭力维持咸阳城的秩序。”

秦牧点了点头,与张环闲话几句后,并未多做停留。

庆阳侯府。

秦牧走下马车,看着站在府门前来回踱步的男子,有些奇怪。

一名侍卫快步走上前来,低声道:“拜见主公,这人是朝廷天使高松。”

秦牧微微颔首。

而高松已经朝着这边走来。

“奴婢高松拜见侯爷,侯爷万福金安。”

“高少监有急事相谈?”

高松再次躬身一礼,道:“侯爷圣明。奴婢奉旨出使秦州,如今已在咸阳停留愈十天。前日,奴婢收到朝廷诏令,令奴婢尽快完成册封返回朝江县。”

秦牧面露不解之色。

朝廷为何会催促高松返回?

高松只是一名内侍省少监,在朝江县朝廷中几乎没有任何权力。

忽然间,秦牧想到了一种可能性。

“高少监,你来咸阳,是单纯为了宣读册封圣旨,还是另有目的?”

高松左右看了看,从袖中取出一份帛书。

“侯爷,这是纯圣太后给你的书信。”

秦牧眉梢一扬,脸上露出玩味的笑容。

他现在真的非常好奇书信上的内容。

展开帛书,秦牧不由得摇头失笑。

内容如他猜测的那般,纯圣太后希望得到秦州帮助,救其和天子离开朝江县。

这个女人太天真了。

秦牧记得李氏和郑氏扶持纯圣太后极其幼子时,黑冰台曾与纯圣太后有过合作。

当时的合作承诺是,倘若朝江县朝廷分崩离析,黑冰台会保证纯圣太后与天子的性命。

秦牧收起帛书,看向高松,问道:“你是纯圣太后的人?”

高松尴尬道:“奴婢只是混口饭吃。”

秦牧笑问道:“有兴趣为本侯效力吗?”

话音刚落,高松瞪大双眸,满脸震惊,说话也变得结巴。

“侯…侯爷,你,你是说让奴婢为你效力?!”

“你没有听错。”

扑通一声,高松跪倒在地,磕着头。

“奴婢愿意,奴婢万分愿意为侯爷效命,肝脑涂地。”

秦牧笑了笑,道:“起来吧。册封结束之后,你便返回朝江县,我会交代周名,你可与其多加往来。”

“奴婢明白。”

……

侯府,偏院阁楼。

秦牧将帛书递给公孙佑和尚文益两人。

两人看过之后,相视一眼,给出了不同的截然相反的回答。

公孙佑说道:“臣认为应当拒绝纯圣太后。”

尚文益反之:“臣认为理应促成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