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8章 你才是做决断的人
尚文益与苏原之间基本没有过多交谈。
苏原是黑冰台指挥使,而黑冰台只对大王负责,且较为神秘。
为了避嫌,秦州所有官员都不会跟黑冰台的官员有所往来。
故而,苏原对尚文益找上他,很是疑惑。
尚文益左右看了下,才低声道:“苏指挥使,黑冰台中是否有人可以直接联系突厥?”
苏原沉思一番,道:“黑冰台凉州分部及突厥分部,皆可直接联系上突厥,尚先生有所需要?”
尚文益凝声道:“在下希望明年战起之后,黑冰台通过别的渠道将并州军的动向透露给突厥。”
苏原沉吟道:“尚先生,恕我无法答应你的请求,黑冰台只听从大王的命令,我会将你的请求上呈大王。
只不过,黑冰台各个分部有一定自主权。黑冰台凉州分部会判断局势,自行决定是否向突厥传递情报。”
尚文益笑了笑:“多谢苏指挥使。”
他自然听懂了苏原话里的意思。
若是大王否决,苏原便暗中授意黑冰台凉州分部,必要时可自行决定是否向突厥传递情报。
以尚文益对黑冰台的了解,黑冰台绝对不会放过落井下石的机会。
因为这是任何一个暗谍组织都应该具备的特性。
苏原转身走进阁楼。
片刻后,面色平静的走出。
不出意外,大王毫不犹豫的否决“向突厥传递情报”这一项提议。
阁楼二楼。
秦牧放下手中折子,眉头紧锁。
“敬熹,你担心地方官府会巧立名目征税?”
狄轻舟说道:“百姓虽可以通过《秦蜀时报》得知都督府衙的征税目录,但由于县令在一县几乎有着绝对权力,且百姓难以找到申诉途径。
若是地方县令利用百姓畏惧权力的心理,强行征税,百姓怕是会屈服。
地方武卫府虽脱离官府体系,却难保县令和县尉狼狈为奸。”
狄轻舟继而道:“臣巡视益州之时,便处置了三个县的县令及县尉,这六人在当地为非作歹,克扣都督府衙下发的补贴。”
秦牧手指轻点着桌面,问道:“你有何想法?”
狄轻舟说道:“组织监察司官吏暗访。”
秦牧皱眉:“没有更高效的法子吗?”
狄轻舟思索片刻,道:“解除地方百姓出行限制,允许百姓在不办理路引前提下离开户籍地。”
秦牧陷入沉思。
古代王朝要求百姓离开户籍所在地必须办理路引或过所,其原因并不复杂。
比如保证赋税和徭役的来源稳定,防止民众串通造反,防止出现逃兵现象,防范奸细等等。
简而言之,路引制度是为了确保王朝统治稳定。
而路引制度有利亦有弊。
最明显弊端便是只要地方县令胆子大,便可以随意揉捏辖内百姓,还不用担心百姓上访。
秦牧问道:“敬熹,你认为需要放开限制?”
狄轻舟说道:“不可全放,只针对郡内且有所限制。每户家庭,仅一人一年内单次前往郡城无需办理路引,抵达郡城后,限期两个月内离开返回户籍所在地。”
秦牧思量稍许,道:“就按你的想法制定相关政令。另,上访制度也需更改。若是上访检举情况属实,哪怕告到都督府衙,状告者亦不会受到处罚。”
“谨遵王令。”
秦牧更改上访制度只是为了给底层百姓一个希望。
以当今社会的交通水平,普通百姓能够前往郡城就了不起了。
想要跋山涉水,千里迢迢抵达咸阳,难度堪比登天。
狄轻舟离开后,秦牧站起伸着懒腰。
“逸之。”
王诗涵拎着一个食盒走过来。
“我给你炖了锦鸠汤。”
秦牧看着宛若仙子的王诗涵,走过去将其抱起。
王诗涵惊呼一声,双手抵住秦牧的胸膛,俏脸泛起粉晕。
王诗涵出身宣州王氏,是典型江南水乡女子。
温婉娴静,含蓄内敛,如水一般。
秦牧俯下身子,埋首在佳人颈脖间。
温热的鼻息让王诗涵身子发颤发软。
“逸之…逸之,现在是白日,不可……”
秦牧不由得失笑。
他又不是昏君,自然不会白日宣淫。
只是接连的集议和处理政务,让他感到疲惫。
而王诗涵如山间清泉,可以为秦牧驱散疲惫。
一炷香后,王诗涵整理好微乱的衣裙,才逃跑似的离开阁楼。
地文星看到王妃离开,快步进入阁楼。
“大王,地奇星传回紧急密报。”
秦牧接过密折,看了眼后,嘴角不由得一抽。
联姻这一招,哈日贵从哪学的啊?
让秦牧迎娶北纥公主,这怕不是在闹着玩。
当前,秦州与北纥之间保持邻居的关系就行。
至于联姻,绝对不可能。
秦牧说道:“告诉王府侍卫、门子,若是北纥使者求见,直接打发离开。另外,通知都督府衙,若是北纥使者递交联姻的国书,直接拒绝。”
“诺。”
……
并州,晋阳。
李府偏院,偌大厅堂中,并州文武大臣齐聚一堂。
这或将是年前并州最重要的一场集议。
集议所商讨的内容便是应对明年秦州东出攻打庆州。
从目前探查得到的情报来看,秦州在灵州部署的兵力不过七万,并未显露出攻打庆州的意图。
但明眼人都明白,今年秦州休养生息,就是在为明年出兵做准备。
若是并州傻乎乎的认为明年秦州还会继续休养生息,那么一旦秦州出兵,庆州短时间内就会沦陷。
故而,早在九月中下旬,并州便开始调兵遣将,为明年大战做准备。
今日集议,是为了商讨具体的应对策略。
墨斋楼楼主齐维大声说着:“……从目前探查的情报来看,秦州在临泉郡仅仅部署了三万兵力,在广卫郡部署了两万兵力,在凉州平顺郡部署了三万兵力。
根据墨斋楼暗谍汇报,秦州大营并无任何调兵痕迹。不过,从七月下旬开始,秦州接连运输粮草进入灵州。
广卫郡、新丰城、临泉郡的粮仓已经填满,且秦州新建了大量粮仓。
此外,墨斋楼发现,八月下旬之后,大量秦州暗谍活跃在庆州、代州。”
一名将领问道:“齐楼主,秦州没有运输武器装备等辎重吗?”
齐维说道:“据墨斋楼探明,年初秦州便在灵州建造了军械工坊,箭矢、盔甲、投石机、床弩等军械装备在灵州便可完成打造。
火蒺藜、震天雷、神臂弓、马刀等重要武器军械则是在秦关的军械工坊完成打造。”
代州刺史岳文胜说道:“秦州看似休养生息,实则一刻也没有停息。正所谓,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秦州在灵州囤积大量粮草军械辎重,只要抽调军队抵达灵州,随时便可战。”
李鸿益旋即看向并州刺史曹书良。
后者出列道:“李公,粮草辎重已于六月上旬陆续运往庆州、代州及凉州。
由于去年并州多个郡县干旱,干旱亦影响今年收成,故而调配粮食多为陈粮。
截至月初,庆州调配军粮六万石,代州调配军粮十万石,凉州调配粮食二十六万石。
各类武器军械辎重,亦陆续运抵庆州、代州及两州。”
李鸿益点了下头。
粮草调配令他很满意。
庆州靠近中原,本就是产粮大州,调配六万石军粮便足矣。
反倒是凉州,因为大半年的战争影响,土地荒废,民生凋零,急需并州救济。
李鸿益环视一圈,道:“粮草辎重准备妥当,且兵马亦部署完毕,明年具体该如何迎战秦州,众卿可有计议?”
邓逢出列道:“李公,臣认为在庆州战场,需秉持防守策略。在凉州、代州战场,则要秉持进攻策略。”
叶云发接着道:“臣赞成邓将军的观点。现阶段,秦州最大的目标便是攻占庆州,将势力疆域延伸至中原。
凉州、代州的防守压力极小,而想要减轻庆州巨大的防守压力,就必须给予平顺郡、广卫郡足够的压力,逼迫秦州兼顾后方,乃至逼迫秦州撤军。”
并州长史齐秀说道:“叶先生,在下有一个疑问。倘若不出意外,秦军与我军的策略必然相反。
秦军将死守平顺郡和广卫郡,想要给予秦军足够的压力,就必然要攻破平顺郡和广卫郡。
众所周知,秦军军械和火器独步天下,且火器用以守城更能发挥其威力。
试问,我军需出动多少兵力,才有把握攻下平顺郡和广卫郡?根据目前兵力部署,攻打平顺郡和广卫郡,皆出动三万步兵和一万骑兵,是否足够?”
齐秀的提问,令在场诸多并州军将领陷入沉思。
《孙子兵法·谋攻篇》中明确提及:其下攻城;攻城之法,为不得已。
足以表明,若想要攻下一座城池,所付出的代价非常巨大。
祁文金问道:“不知齐长史有何良策?”
齐秀说道:“在下并未良策,提出疑问只是为了提醒诸位将军,若是想要攻打平顺郡和广卫郡,从而逼迫秦军撤军,我军需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并不值当。
在下更倾向于,保持凉州和代州的安稳,与秦军在庆州分出胜负。”
话音刚落,几名并州军将领当即出声反驳。
若是只在庆州与秦军分胜负,那么凉州、代州及庆州对灵州形成的包夹之势,将毫无用处。
战场之上,放弃己方优势是一种愚蠢行为。
争论片刻方才停下。
这时,一直没有开口的荀仲德出声道:“李公,诸位,某的建议攻打广卫郡,而放弃攻打平顺郡。
阴山城重建受阻,突厥虎视眈眈,我军驻守凉州不可过多分心。平顺郡属凉州辖地,若是能够攻陷广卫郡,平顺郡秦军将成为孤军。”
叶云发不由得问道:“荀老先生的意思是,抽调重兵强攻广卫郡?”
荀仲德说道:“是否派遣重兵,还有待商榷。并州与秦州乃是大炎西北的两位霸主,霸主相争必定是龙争虎斗。
不论是秦州攻打庆州,还是并州防守或反攻灵州,乃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这场战争,持续两年、五年皆有可能。”
荀仲德已经说的很明白。
派遣重兵攻打广卫郡,若是能够攻下,万事大吉,若是攻不下,对并州军将是一个沉重打击。
在一场持久战中,出现这种程度打击,有可能直接葬送整个局面。
因此,众人皱眉沉思,没有开口。
唯有李公才能做出这个决定。
李鸿益亦皱着眉头。
稍许之后,李鸿益说道:“齐维,盯紧秦军兵力动向,及时汇报。”
“领命。”
李鸿益看向众人,道:“先观察秦军兵力部署,再考虑是否派遣重兵攻打广卫郡。眼下做决定,过于鲁莽。”
众人微微颔首。
如今秦军还未调兵遣将,确实不能操之过急。
重兵攻打广卫郡,可作为一个备选项,最重要的还是完善庆州防守。
一个时辰之后,集议结束,一众文武大臣疲惫的走出厅堂。
李鸿益叫住荀仲德。
“书贤,陪我对弈。”
“却之不恭。”
棋盘摆好,李鸿益先行。
李鸿益下象棋,第一步永远是推进兵卒。
“书贤,这里就我们两人,你认为是否该部署重兵攻打广卫郡?”
“若只是派遣重兵攻打广卫郡,平顺郡驻守秦军不会坐视不理。重兵攻打广卫郡的同时,还需出兵攻打平顺郡。”
荀仲德第一步“出马”应对,并说道:“只是,突厥或将蠢蠢欲动。李公,其实我倾向于齐长史的提议,在庆州与秦军斗法。
凉州和代州安稳即可,并州有余力干点别的。”
李鸿益神色一怔,拿起棋子的右手一顿。
“恒州?崔氏?!”
荀仲德笑问道:“李公担心崔氏不愿合作?”
李鸿益脸色恢复正常:“以我对崔群林的了解,在崔群林心中,崔氏家族的利益凌驾与私人情感之上。”
荀仲德呵呵笑道:“所以,我才觉得可以收复恒州。”
李鸿益问道:“你就不怕肖原发疯?若是幽云攻打并州,秦州又攻打庆州,并州顶不住。”
荀仲德放下棋子,道:“我只是谋士,提供谋略即可,你才是做决断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