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5章 北纥有更大筹谋

“额图索亲王在何处?”

哈达尔脸色一沉,说道:“我希望两天之内将议和之事确定下来。”

阿吉奈看了眼温林,后者已经看完了羊皮卷上的内容,并轻点了下头。

阿吉奈说道:“亲王殿下此时正在后方三十里处的营地,你若不怕,随我返回营地面见亲王殿下。”

哈达尔毫不犹豫道:“带路。”

阿吉奈说道:“你只能携带十名勇士。”

北纥骑兵脸色剧变,直接抽出马刀;突厥骑兵不甘示弱,甚至蓄势待发。

哈达尔抬手,示意身后骑兵放下马刀。

“我一人前往即可,前面带路。”

阿吉奈讶异的看了眼哈达尔,“跟我来。”

突厥营地。

额图索打量着眼前的哈达尔。

高大威猛,面色沉稳,是一名真正的草原勇士。

“你就不怕本王把你杀了?”

哈达尔面无表情道:“额图索亲王,北纥带着诚心而来,还望尽早做决定。”

额图索直接在羊毛卷上写下自己名字。

“北纥何时退出乌日乐草场?”

哈达尔接过羊毛卷检查没有问题后,说道:“三天之内。”

说完,哈达尔转身离去。

额图索脸上笑意不断。

“温林,你有何看法?”

温林躬身道:“北纥以乌日乐草场作为议和条件,乃是壮士断腕之举。虽说汗国兵锋稳定推进,但北纥亦有一战之力。

北纥此举太果断了,其背后必定有所缘由。”

温林沉吟片刻,道:“臣姑且有两种猜测。一是北纥与秦州关系恶化,秦州拒绝出售粮食给北纥;二是北纥有着更为重要的谋划,譬如攻打西域。”

额图索神色一变。

温林继而道:“北纥于漠北立国,与西域各国往来密切,且从漠北前往西域龟兹国较为便利。

西域诸多藩国中,龟兹国占据着得天独厚的绿洲平原,且效仿中原王朝在绿洲平原上耕种粮食。

龟兹国虽比不上高丽,却能成为北纥一个较为稳定的粮仓。北纥从根本上可以解除对秦州粮食依赖的关系,更加从容的应对来自外部的压力。”

阿吉奈焦急道:“亲王殿下,如今停战协议已经签署,那该如何是好?”

草原上的停战协议不仅仅是一句话的事。

协议上首先要表达对伟大天神(长生天)的崇高敬意,并表示在长生天见证之下签订协议。

若是有人违反协议,将永远遭到长生天的唾弃,死后无法回归苍天。

额图索面色沉静,脸上看不到丝毫波动。

阿吉奈转而怒视温林:“亲王殿下签署协议时,你为何不出声提醒?你是何居心?”

说话间,阿吉奈怒气腾腾上前,双手握拳。

额图索及时制止:“退下站好。”

阿吉奈面露郁闷之色,却还是瞪眼看着温林。

额图索说道:“温林,向阿吉奈解释一番。”

温林躬身一礼,道:“当下,汗国很难阻止北纥攻打龟兹国。汗国都城距离乌日乐草场本就过于遥远,加之汗国后勤粮食需从高丽运输而来。

若是强行出兵攻打北纥,损失将难以估量。”

温林的意思简单明了。

突厥想要阻止北纥攻打龟兹国,就必须继续攻打北纥。

可是乌日乐草场与苏农部落驻地奥敦木草场之间,相隔着鹰狼山草场、乌特拉草场、苏拉草场、巴彦拉草场等近六个草场。

而支撑汗国攻打北纥的粮食,则由汗国供应,需从雄鹰城运抵苏农部落。

汗国的后勤补给路线拉的实在是太长了。

若是北纥富余尚且可以战养战,奈何北纥情况过于糟糕,劫掠得到的粮食少得可怜。

额图索眉头微蹙。

粮食补给过长的问题,他去年便向大汗陛下反应过。

只是当时由于大汗陛下以及众多亲王犹豫不决,没有确定来年的进攻策略,粮食补给调整一事便搁置了。

额图索沉思片刻,看向阿吉奈:“你派人接收乌日乐草场,本王今日便返回汗国。”

“臣领命。”

……

西域,龟兹国。

王宫。

龟兹国王诃黎布快步走出寝宫,面露疑色。

“秦州使者是否透露求见缘由?”

侍从摇头:“秦州使者只是表明有要事相商,必须今晚面见大王。”

诃黎布带着满心疑惑来到外殿。

秦州使者方勇见到诃黎布出现,快步上前。

“外使见过龟兹王。”

“使者免礼。”

诃黎布在王座上坐下后,便问道:“使者深夜造访,所为何事啊?”

方勇沉声道:“还请龟兹王见谅,实乃有急事。秦州收到确切消息,北纥汗国即将出兵攻打龟兹国。

目前,北纥国内正在集结兵力,且北纥意欲与突厥议和,从而可以腾出绝大部分精力。”

诃黎布腾地一下站起。

“敢问使者,这则消息的是否真的可靠?”

方勇说道:“秦州何必诓骗龟兹国?鉴于秦州与龟兹国的友好往来,我王才特命在下前来传递消息。”

诃黎布深吸一口气:“多谢秦州相告,还请使者代我向秦王问好。”

“龟兹王客气了,夜已深,在下告退。”

方勇离开后,诃黎布旋即叫来一众臣子。

虽说眼下还不能确定秦州提供的消息是否真实,但诃黎布不得不防啊。

龟兹国与塞尔柱帝国达成合作后,遵从塞尔柱帝国提的要求,断绝与北纥之间的粮食交易。

北纥有充足的理由攻打龟兹国。

经过一番商讨,龟兹国上下决定整备军队,随时迎战来犯的北纥。

方勇回到住所后,叫来一名手下。

“派人通知尚在龟兹国内的大炎商旅,战事将起,尽快离开。

另,通知外务司驻那曲镇办事处,尽量劝说大炎商旅改道。”

“领命。”

……

十月二十,咸阳迎来了景平十三年第一场雪。

秦王府,偏院阁楼。

秦牧带着狄轻舟走上二楼。

“敬熹,益州之行收获如何啊?”

狄轻舟躬身道:“收获巨大,但亦发现许多问题。”

“可喜的是,今岁益州虽大旱,但粮食产量稳定。

其中从扶南国得到的占城稻,产量的确可喜。最可喜的是,占城稻特别适合种植在益州。”

秦牧问道:“占城稻的具体亩产统计得到了吗?”

狄轻舟摇头道:“还没有得出,微臣手中只有汉中郡翎羽县的占城稻的亩产量,一石九斗。”

只提高了三斗,也算是意外之喜。

他没记错的话,去年汉中郡水稻平均亩产是一石六斗。

在古代生产力低下的环境下,亩产能够提高三斗,真的很高。

若是将益州所有稻种换成占城稻,在不考虑干旱、洪涝等自然灾害条件下,益州粮食产量最多能够提高两成。

去年益州粮产一千两百一十二万丹,若是能够提高两成,直接增加两百多万石粮食。

狄轻舟躬身道:“大王,臣认为明年应当全面推广占城稻。”

秦牧说道:“稳妥一些,不能确定占城稻是否适合耕种在秦蜀两地所有郡县。

粮食安全即是国体安全,绝不容任何有失。慢慢来,别急。

敬熹,你是都督府令,统筹治理秦益灵三州,更不能焦急。”

“臣知错。”

秦牧给狄轻舟倒了杯茶水,说道:“敬熹,补贴虚领贿赂一案,你有何看法?”

狄轻舟沉吟道:“臣认为应杀该杀,应放该放。”

秦牧不由得失笑:“敬熹,你改变了。”

狄轻舟反问道:“大王,难道你就没有改变吗?”

秦牧不置可否。

以前秦牧对贪官污吏非常厌恶,认为所有贪官污吏都该杀。

随着秦牧统治的地盘增加,随着他封王,成为大炎西北的霸主,他想明白了很多事情。

水至清则无鱼。

清官要有,贪官也要有。

很多时候,贪官办事更加令人放心,贪官用起来更得心应手。

秦牧作为君王,能够掌控大局就行。

秦蜀灵三地的官吏中存在些许贪官污吏又何妨。

只要秦牧有想法,随时可以清扫秦蜀灵三州的贪官污吏。

秦牧说道:”除了补贴虚发贿赂一案,是否还发现其他问题。”

狄轻舟说道:“发现了很多问题,这些问题并不是因为贪官污吏造成的,而是都督府衙颁发的政令难以及推行到地方官府。

地方官府开始执行都督府衙政令时,却因为当地特殊环境难以推行。”

秦牧说道:“敬熹,你认为哪些问题可以解决,哪些问题无法解决?”

狄轻舟沉吟道:“所有问题都无法解释,即便都督府衙采用最快的通讯手段,亦无法解决解决这些问题。

大王如今统治的疆域过于辽阔,难以及时联系当地官府,必然会造成政令执行滞后。”

秦牧叹气。

交通及通讯落后始终是古代王朝难以掌控地方的主要原因之一。

所有的制度和规制都受限于通讯和交通。

若是通讯和交通没有极大发展,中枢对地方控制力不可能大幅提升。

这跟都督府衙颁布的政令无关,跟当今世界的生产力发展相关。

秦牧微微一叹道:“敬熹,我现在已经不关注政令是否能够推行下去。

若是政令已经符合大部分百姓的利益,那么就证明这项政令大体方向没有错。

敬熹,一项政令只要能够符合绝大部分百姓的利益,那么这项政令就可以颁布。

一项政令可能无法照顾所有百姓,但是只要能够照顾大多数百姓,那么这项政令就可以推行。

敬熹,你身为都督府令,身上承担的责任特别重,你一定要谨慎万分,明白吗?”

狄轻舟躬身道:“臣明白。”

秦牧问道:“你真的明白吗?”

狄轻舟神色一愣:“臣知错。”

秦牧摇头道:“敬熹,你的忠心,我能理解,其他人能够理解吗?

我知晓你宽厚,不愿其他官吏犯错,不愿意看其他人误入歧途,但是他们考虑过你的感受吗?

他们没有考虑过,所以你才一再纵容,致使他人认为都督府令是一个宽厚老实的人。

你需要改变了,我给予你了无可比拟的权力,你应该运用这个权力去加强都督府令的权威,去震慑秦蜀灵三州的魑魅魍魉,让他们知晓你是我的肱股之臣。

你要太纵容了,反而会纵容他们的气焰,你知道吗?”

狄轻舟躬身道:“臣知罪。”

秦牧反问道:“你真的知罪?”

狄轻舟神色一愣,道:“臣认为无法应当理解地方官府的苦难。”

秦牧不由得一笑:“敬熹,你知晓你身上的责任吗?”

“臣知晓,若是大王封国西北,臣必定成为丞相,臣知晓肩上的责任,故而需要更多的事情。”

秦牧拍着狄轻舟的肩膀,道:“辛苦你了。”

“此乃臣之责任。”

秦牧将眼前所有的折子翻阅了一遍,说道:“就按照你的想法执行吧,你的处理方式比我更加合适。”

秦牧身为秦蜀灵的君主,需要考虑的事情并不同,狄轻舟身为都督府令需要考虑的事情也不同。

秦牧在乎秦蜀灵三州的稳定,而狄轻舟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在保证秦蜀灵三州保持稳定的同时,能够进一步发展民生,进一步发展商业,进一步做出政绩。

毫不夸张的说,狄轻舟才是秦蜀灵三州的实际统治者,秦牧更像是坐享其成者。

狄轻舟躬身一礼,说道:“大王大婚,臣不在秦州,只能在此恭祝大王新婚快乐,早生贵子。”

秦牧微微一笑。

他和王诗涵、孟南汐已经成婚,两女各有风情,给秦牧的感觉的确不一样。

这段时间秦牧的确有些乐不思蜀,太快乐了。

秦牧每天起床,入目都是玉臂藕腿,怎么能不快乐。

韩紫苓或许感受到压力,也是尽力满足秦牧的需求。

秦牧在这段时间,真正体会到了“质疑纣王、理解纣王、成为纣王”这句话。

秦牧将所有的折子批阅完成,说道:“敬熹,你挑选一个时间,召集一个集议,关于补贴虚领贿赂一案,必定要有所探讨。

如何解决,如何杜绝,讨论得到一个议程,然后针对补贴发放,如何完善政令,都督府衙需要制定相应政策。”

“臣领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