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5章 小小举手也有大学问

“不好办呐!”能搞出这种比赛,显然,泰州分司都会对三府各个参赛队伍进行简单背调。

尤其是陈凡的弘毅塾。

只要是在淮州府做官,不可能不知道这里面的“水”有多深。

一个是淮州卫指挥同知的儿子,一个是泰州千户所千户家的公子。

两家最近还……

让谁来答都会被人家认为是“站队”?

不过……

陆为宽是文官,文官自然有文官的“滑头”。

“来,对,就那个手伸出很高的小子,嗯,就是你!”

陆为宽装模作样,指着陈学礼道:“你说说,什么叫举手?为什么举手的就能回答?不举手就……”

“不举手就不算数!”陈学礼昂着45°的脑袋,斜撇向身边的朱绶。

“哼!”朱绶一挥袖子,转过头去。

陆为宽点了点头:“对,你说说,为什么不举手就不算数?这是你们塾堂的规矩吗?”

陈学礼挺着胸脯,昂首道:“这是我们陈夫子给弘毅塾定下的规矩,课上每有提问,塾堂的学童想要回答都要举手。”

“先举手的才有回答的资格。”

旁边的高同知好奇问道:“这有什么说法吗?”

“夫子说了,这有几点好处,其一,维持课堂秩序与效率,避免多人同时发言的混乱!”

嗯?

高同知和陆为宽看向对方,不自觉点了点头。

就连郑副判也点头道:“有些道理。”

“其二,夫子说,这可以培养我们的规则意识和乑化能力。(乑,音盈)”

其实这句话用另一个时空中的现代汉语说,就是“培养我们的规则意识和社会化能力。”

“社会”这个词,属于白话词语,最早出现是由日本人组词后,后又传回中华。

其实社会这个词语在古代,华夏汉语中有专门的字来表达,即——“乑”。

听到陈学礼的话后,在堂上安坐的三位盐官此时都坐直了身子。

而台下的一众书院夫子,原本将这件事当笑话看的,听到这话也渐渐正色起来。

陆为宽抚须道:“确实,举手这种看似怪异的行为,运用到课堂中,可以让学童了解规矩,学生也能学会尊重他人、控制冲动,为长大成人后适这个世界打下基础。”

高同知难得话多,温言问道:“还有吗?”

“夫子说,还可以促进公平参与,确保每个学童都有平等发言的机会,避免强势者垄断话语权。”

说到这个,所有弘毅塾的学童和安定书院的学童,目光不自觉转向周炳先。

周炳先瞪大了眼睛……

不是啊,我改好了啊,你们怎么能用老眼光看人…………

弘毅塾的规矩,让在场所有书院和社学的夫子们都很有兴趣。

这时,扬州甘泉书院的刘堂长先是朝几位官员行了礼,然后转头看向陈学礼道:“陈夫子,能请教一下,弘毅塾除了举手,还有其它规矩吗?”

陈凡本来正看着“好大侄”陈学礼傲娇表现呢。

谁知此刻,自己突然也成了众人关注的焦点。

他先朝刘堂长回了一礼,然后道:“弘毅塾在发言这里有三条规矩。”

“一,举手后获得夫子允许才能发言。”

“二,他人发言时,所有学童保持安静倾听。”

“三,讨论时需要用礼貌用语,如,我同意xx的观点,但补充……”

这些在陈凡看起来再正常不过的规矩,却让一众夫子们连连点头。

刘堂长更是赞道:“没有规矩不成方圆,陈夫子,你刚说发言有三条规矩,针对别的事呢?”

“行为规范:课前准备好书本、文具,未经允许不得擅离座位,课堂上禁止干与课堂无关的事情。”

“学习态度:按时完成并提交夫子布置的作业,向夫子提问前,先尝试独立思考……”

“人际互动类:……”

“安全与卫生类:……扫把放在门后,大扫除要清理死角……”

林林总总,详细无比,陈凡说完后,已经让所有人目瞪口呆。

其实陈凡说得这些规矩,很多都是约定俗成的

,但从没有人想过,将这些规矩抠出来,一点一点地灌输给学童。

陈凡虽然说了这些弘毅塾的规矩,但却并不害怕被人学去。

这些人中,大多数人叹服的都是陈凡的心细如发,但少有人理解这些规矩里面蕴藏的深层逻辑价值。

首先,隐性课程(hiddenCurriculum),规矩本身传递的就是价值,如守时,就体现出对他人时间的尊重。

其次,心理安全感。明确的规则可以让学生预判行为后果,减少焦虑。

最后,也是陈凡认为最重要的一点,教师权威的合理构建。

通过规则,而非个人威慑维持秩序,更具有可持续性。

不了解这些举措里的深层逻辑,对于这种规矩,他们只会觉得新奇,或许会引入几点,但绝不会全部认同。

所以说,任何时代、任何社会,懂得潜在逻辑的人才能成功。

听懂掌声。

没有掌声,一帮夫子们听完后议论纷纷,一帮学童们面露惊惧之色。

要特么这么搞,毋宁死。

再看向深色泰然的贺邦泰、薛甲秀;看向还因此“沾沾自喜”的陈学礼,一众学童心中,顿时涌起犹如另一个时空中,普通中学生看着重点中学的学生时,那种感觉。

我很羡慕你的中学,但我宁死也不去那种魔鬼训练营。

夫子们不以为然,那是因为他们常年的教学经验,自有一套经验,很难接受新事物。

学童们没眼看,那是因为人性害怕被约束。

但在官员们眼中,陈凡口中的规矩就不一样了。

他们身处官场,最明白“规则”的重要性,听到陈凡详列的林林总总,他们眼睛发光,感觉这陈凡如果不做个塾堂先生,就是做个官,那必然也是不错的。

尤其是身具官员和学生家长双重身份的鄭汝静郑副判,哪个学生家长不想让孩子能多受点规矩?

在学校,是老师和规则教你做人,你若不懂事,长大后就是社会,哦不,是乑,乑教你做人了。

一念及此,鄭汝静看着陈凡的目光都变了,也不知道脑子里在想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