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终局的碾压!【九千字大章!】

第174章终局的碾压!【九千字大章!】

在正式的攻辩开始前,中间有半个小时的休息时间。

后台,李旭和团队的所有核心小伙伴们坐在一起。

夏晓禾提着一个塑料口袋从外面进来,见里面的氛围有一些严肃,他轻轻合上了门。

而后将塑料口袋打开,说:“我买了一些雪糕,大家吃一点吧。”

此时已经到了最为关键的时刻,在场的所有人都没有胃口吃雪糕。

倒是李旭,慢悠悠地从袋子里取了一块,撕开,咬了一口。冰凉的雪糕顺着喉咙滑入到食道里面,瞬间让他的思维都变得清醒了不少一般。

他笑了笑:“味道还不错,好久没吃过这种东西了。”

安朵朵抬起头:“接下来就是攻辩环节了,看得出来对手对我们的项目好像很了解的样子,有把握吗”

李旭将那根雪糕放在嘴里,用力咬了一下,软糯的雪糕冻得牙齿都有一些酸了。他有一些囫囵地说:“我想大家其实可能弄错了一件事情。”

李旭将没有吃完的雪糕随手丢进了旁边的垃圾桶里面。这一幕看得夏晓禾轻轻皱眉,他觉得这个动作其实一点都不酷。

李旭继续说:“攻辩环节,看似是我们跟对手的辩论,要战胜的是对手,其实不对。”李旭的眼睛有莫名的光芒在闪烁,说,“我们的对手其实是台下的评委和一众投资人,我们要做的不是战胜张野和叶瑾和,而是要打动台下的评委,你们能明白我的意思吗”

当李旭淡定地说出这句话以后,小伙伴们都陷入了沉思。

唐悄凝是最先没心没肺笑起来的人,她说:“说得也对,李旭胸有成竹,我们其实没必要这么操心了。”

李旭的目光在大家的面前滑过,心情莫名感慨,略微沉默了一下,说:“今天是我们这个项目成熟前的最后一舞了,不论这一次总决赛,以什么样的形式结束,我们的项目都会彻底地进入到下一个阶段去。一起成长的不仅是项目本身。”

李旭顿了一下,嘴角浮现一抹笑容:“我现在已经21岁了,其实还很年轻,大家也是。但是在今天过后,我们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学生了,我这么说大家能明白我的意思吗我很高兴这一路上有大家这么好的伙伴,将来我们还会遇到更多各种各样的风浪,或许并不像如今我们遇到的这种单纯干净的困难了。”

李旭深吸一口气,认真地说:“但无论如何,我希望我们初心不变!”

夏晓禾跟李旭项目的时间是最短的,但她此时却是最为感动的。

她不由地回想起当初自己还是一个初中生的时候,李旭在家里跟她描绘未来场景时的样子。没想到一转眼,那样的场景竟然成了现实。

她轻声嘟囔了一句:“莫名其妙说这么煽情的话。”

李旭哈哈一笑,随后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他的目光自所有人的脸上再次划过,擅长处理财务数据的沈墨白、对公司运营管理十分清楚的安朵朵、算法大佬叶睿达、硬件百科全书雷饮冰、安全专家刘云飞,还有薛雪、夏晓禾、唐悄凝……他们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能力,而更重要的是,他们每个人都是那么的……出色!

李旭轻笑了一声:“你们知道我们这个项目真正的护城河是什么吗”不等其他人回答,他便意气风发地说,“不是这个项目本身有多好,而是你们啊!”

随后他嘴角浮现一抹冷笑说:“叶瑾和跟我有过一面之缘,暑假的时候她还只是个刚刚毕业的研究生。能够站在这个舞台上,刚才的路演表演的确惊艳……但是,她只是一个人,甚至我在想她对他们的项目熟悉到哪种程度都不好说。”

“而我们,是一起经历了那么多的团队。你们的能力和我们的默契,才是我们这一次比赛拿下最终优胜奖的护城河!”

而后李旭斩钉截铁地说:“发挥我们的专长,我们不会输的!”

一面说着,李旭一面缓缓地戴上了耳麦。

接下来的环节并不止他一个人在战斗,团队的所有人都会成为支撑对决的一部分!

……

休息的时间很快就到钟了。

李旭和叶瑾和分别站上了舞台。

主持人在舞台中央讲解了攻辩环节的规则,他拿起话筒看了一眼提示卡,然后端庄地开口:“攻辩环节,具体规则如下,由评委提出问题,由创业者回答。在创业者回答结束后,其他创业者可以针对回答的问题,提出质疑。”

很显然,这并不是类似于大学生辩论赛那样的攻辩,由评委针对项目提出针对性的问题,核心是在于解答评委的疑问,或者说解决评委的痛点和顾虑。

而对手的质询则是彻彻底底地站在对立的角度,增加破除评委顾虑的难度。

这样的比赛形式,比起选手之间的互相提问可要合理得多。

除此之外,双方团队的背后各有一个显示屏,他们背后的技术人员可以在必要的时候调出一些数据或者其他的佐证材料播放在显示屏上,更直观地论证自己的表述。

主持人宣布完规则以后,左右看了一眼,而后才微笑着问道:“请问双方创业者代表做好准备没有那么我宣布攻辩环节正式开始,首先请评委提问。”

第一个提问的评委是阿里云安全的一名工程师,他认真地翻阅了手上的资料以后抬起头,目光直接望向了李旭:“李旭同学的信用分系统需要采集消费、社交、出行等二十三项数据,这在隐私保护方面是否存在隐患”

耳麦里立刻传来了刘云飞的笑声,他说:“这个问题也太简单了,李旭你简单地跟他说一下我们的加密架构。”

和别的企业老大不同,李旭是一路跟着项目一起成长起来的,项目的方方面面他都很清楚,虽然不是专业的,但是基本的原理都是明白的,所以只是刘云飞提醒了一下,他便微笑着缓缓开口:“我们采用的三层加密架构,消费数据与社交数据存储在不同服务器。信用分计算时会对敏感信息进行匿名化处理,这点已通过工信部安全认证。”

说着,李旭将手指向了屏幕说:“现在我们可以给大家看一下这个功能的具体操作。”

他话音刚落,后台的薛雪便已经操作电脑,在显示屏上直观地展示出了应用程序的界面,点开某展示权限开关,李旭说:“用户甚至可以自主关闭社交匹配数据源,就像关闭微信朋友圈一样简单。”

台上的叶瑾和一时间,也想不出什么合适的质询,便沉默下来。

主持人问:“请问对方是否有质询”

叶瑾和没有说话,耳麦里也没声音,遗憾的是张野和叶瑾和都不是这方面的技术人员,所以都没有想出什么质询的内容。

见对方也没有什么表示,李旭嘴角浮现了一个淡淡的笑容。

接下来是第二个问题,而这个评委是来自清北大学的副校长,他翻看报表抬起头望向了叶瑾和:“智慧停车项目提出要收取15%调度服务费,但现有停车场管理系统多采用年费制,如何说服传统经营者”

叶瑾和深吸一口气,说:“我就以万达集团为例吧!”

她面向大屏幕说,“稍等一下,请让我们的技术人员为大家展示一份合作协议。”

相比于李旭在展示的时候流畅而快速,叶瑾和他们团队在调取这份协议的时候,着实了不少时间,并且连电脑桌面都没有隐藏直接投影到屏幕上,大家看着大屏幕上点开文件夹,又从文件夹当中选到那份协议,最后以word格式打开。

相比之下,李旭的投射只展示需要的界面,高下立判。

观众们虽然没有因此而议论纷纷,但叶瑾和还是感到了一丝无力,在筹备这次的路演时,她已经跟张野的所有部门都对接过了,但是很遗憾地说,只有她一个人很累。

公司部门之间害怕多做事,相互推诿,公司还没有起飞,但已经有了这样的现象。

对于整个项目的所有细节,她是真的下了苦功夫的,甚至连她不懂的那些技术也是熬夜硬啃了一遍的,所以在登上这一次的路演舞台时,她才会那般的自信。

只是她也知道自己的表现,得罪了公司里的很多人。

用某个部门主管的话来说就是事情都是我们做的,我们陪着这个项目成长到现在……结果突然来了一个人就凭着嘴上功夫厉害,好家伙,功劳全是她的了。

有一些话甚至没有避讳,便传到了她的耳朵里。

原本叶瑾和是不在意这些风言风语的,在她看来这些都是无足挂齿的聒噪,只要自己足够强大,就可以不惧这些,但是此时她忽然意识到,不怕神一样的对手,就怕猪一样的队友。

好在屏幕上还是出现了那份协议,她舒了一口气,整理了一下思绪,开始认真介绍:“我们已经与万达集团达成试点,通过提升20%车位周转率的事实数据”

然而就在叶瑾和的团队找那份协议的时候,李旭这边的小伙伴们可没有一个人闲着,通过耳麦,安朵朵告诉他,这里可以质询一下,薛雪马上把数据发上屏幕。

叶瑾和的回答不能说是惊艳,但也算是中规中矩了,至少根据她的这份协议,的确算是打消了评委的部分顾虑。

然而就在主持人提出对手是否有质询时,李旭毫不犹豫的点了点头,随后大屏幕上突然插入两组数据,李旭就着数据便开始质问:“根据中国停车行业协会报告,2014年全国经营性停车场联网率仅7.3%。”

他调出对手运营数据:“试点的20个停车场中,有14个需要市政配合改造系统,单个停车场接入周期长达47天——这种模式真的具备可复制性吗”

李旭突如其来的,质询一下子打乱了叶瑾和的节奏,因为李旭不仅有公开的运营数据,而且还在这么短的时间内针对评委的提问,找到了行业的报告,一时间叶瑾和的脑袋有一些发懵,但此时她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强行镇定说:“这种模式当然具有可复制性……嗯,首先首先不是所有的停车场都需要市政府配合改造。其次其次,根据我们的熟练度……我的意思是……”

叶瑾和有一些磕磕绊绊的强行解释了一番,李旭脸上依旧带着和煦的笑容,点了点头,“好的我的质询结束。”

叶瑾和看着李旭那张酷似黎明的脸,一时间莫名觉得这人的样子觉得有些烦躁,她有一些心虚的看了看台下的评委,倒是没有从评委的脸上看出太多内容。

这一场比赛的强度很高。

台下的评委足足有十几位之多,哪怕一个评委问一个问题,至少都有十几个问题。

为了给双方的创业者足够的缓冲时间,被提问的对象是交替进行的。

但饶是如此,回答一个问题,就要立刻转换思维,思考对方的回答有没有可以质询的地方,对于一个人的精力和注意力也是极大的挑战。

叶瑾和慢慢变得有一些力不从心了。

她自然也是带了耳麦的,但耳麦的那一头只有张野,偶尔能够提一些建议。

但是相比之下,没有及时收集数据和相关材料,能把评委的问题回答好已经很不错了,对李旭的质疑显得不痛不痒。

慢慢的,叶瑾和也有一些疑惑起来,她不明白为什么李旭此时还显得那么轻松。

每一次的回答也好,质疑也好,李旭都能够瞬间反应,并且大屏幕上还能快速调出一些关键性的证据,直观地展示出来。

而李旭此时的注意力根本没有放在叶瑾和身上。

团队的小伙伴们在后面没有压力,又有时间,各司其职。

很多东西李旭甚至不需要思考,他们就能及时给出反馈了。

所以看似是高强度的回答和质疑,但李旭并没有那么累,他只是将小伙伴们的成果,用更精准和形象的方式表达出来罢了。

作为团队成员的夏晓禾其实更能够理解此时他们的效率。

看似是所有人在帮助李旭回答、收集资料,但实际上如果不是因为李旭对这个项目从头到尾掌握得那么清楚,又怎么可能一瞬间get到每个人的关键呢

又如果不是因为大家一直以来都各司其职,为了一个相同的目标,做自己擅长的事情,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彼此之间又怎么会这么熟悉,有这么高的默契,一个团队仿佛就像一个周密的整体一般运作呢

就像蜂群一样的配合。

而归根结底,还是因为李旭。

而双方的表现,台下的评委自然也能够窥探出一些端倪。

相比于叶瑾和将所有注意力都放在问题本身的时候,李旭已经有足够的精力来观察评委们了。

他已经逐渐摸到了评委们提问的规律,看似这些评委来自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领域,但实际上他们的提问都遵从这一个原则,因为两个项目都用到了互联网,都是需要用户,所以有很多商业上的关键点是一致的。

当一个问题问完了叶瑾和,可能就会换一种形式再问自己了。

掌握了这个原则以后,李旭在准备的时候就更加游刃有余。

这场攻辩还在继续。

评委举起审计报告,严肃地问:“叶同学项目20%收入来自政府智慧城市补贴,要是政策退坡……”

叶瑾和急忙打开国家发改委文件:“2020年新型城镇化规划明确要求加强城市停车设施建设,我们项目符合政策导向。而且我们也在拓展市场化业务,降低对补贴的依赖。”

李旭迅速插播央视新闻片段:“三天前,国务院取消45项地方性财政补贴。说到这个,贵公司现金流测算里,市政补贴占比从25%改成19%了吧”大屏幕展示两个版本文件,“政策变化不可测,过度依赖补贴,项目风险太大。”

叶瑾和被怼得哑口无言,她面对李旭的时候越来越产生了一种窒息的感觉。

她发现不管自己以哪种角度来回答问题,李旭总能找到破绽,并且第一时间找到证据给戳出来,很多还是实时证据,狠狠戳在她的痛点上面。一时间叶瑾和的呼吸乱了几分,她深深吸了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

而此时,和团队的小伙伴们配合的默契度更上一个台阶以后,李旭回答问题也逐渐变得凌厉起来,甚至在回答时,风轻云淡地戳一戳对手的项目。

此时一位评委眼镜反光,他望向了李旭:“智慧校园方案中的信用分系统依赖校园卡刷卡数据,如果出现设备断网……”

这个问题对于李旭来说太简单了,他不疾不徐地开口道:“我们开发了离线信用缓存系统,即使在地下实验室刷卡,数据也会延时上传。”他突然转向技术屏:“倒是对方的的地磁传感器——”几乎没有什么停顿,屏幕上便调出某停车场暴雨视频,李旭指着视频说,“上周东海市暴雨导致23个传感器短路,车主投诉你们诱导其驶入积水车位”

叶瑾和攥紧激光笔:“我们已经采购ip68防护设备”

李旭又是无缝在屏幕上弹出京东报价单:“新设备单价上涨240%,而你们b轮融资对赌协议要求年底前拓展30个城市吧不知道钱够不够呢……还是说你们把这一次的创业大赛获得的资金也计算在内呢”

台下的评委们都饶有兴趣地看着台上的二人。

比赛到了这里,其实明眼人一眼都已经能够看出来,李旭团队已经完全压制住了叶瑾和。

后台,几个部门的负责人与张野一同看着屏幕上面的场景。

营销部的经理叹了口气:“唉,这个问题又回答不上来了吗”

行政办公室的经理皱着眉头说:“看来让叶瑾和上去进行攻辩,也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张野冷哼了一声说:“你的意思是我的决策做错了吗”

那个经理顿时露出尴尬的表情,连忙摇头:“张总,我不是那个意思,我的意思是……”

张野摆了摆手,示意他不要说下去了。他此时倒是比较冷静,自问自己上台以后也不会做得比叶瑾和更好,甚至他一上台就会结结巴巴的毛病,反而会更加糟糕。只是他还是想不明白为什么李旭能够这么快的对每个问题做出反应。

他拿起旁边的耳麦,望了一眼在场的所有中层说:“你们如果有更好的答案,要及时的通过耳麦告诉叶瑾和啊。”

他又望向了那边操作后台电脑的工作人员,说:“小刘,叶瑾和在上面攻辩时用的材料都是你在管理吗”

那叫小刘的工作人员点了点头说:“叶经理和我了一个月的时间才整理出来这些资料,但是这场攻辩很多地方根本用不上。”

张野深深的叹了口气说:“这说明准备工作还不够充分啊,方向也很重要。”

小玲心里冷笑一声,想着自己跟着叶经理没日没夜的加班做这件事情,内心替叶经理感到不值,不过他人微言轻,便没有吭声。别人都是总裁亲自上去,到了这里反而是一个才到公司几十天的人扛下了所有,能够做到这种程度,已经很不错了好吧。

而此时,双方的攻辩差不多已经到了尾声,评委在提问的时候,也不再具有针对性了,而是双方都能回答得上的问题。

此时是清北大学的副校长提问整个环节他并没有偏袒李旭团队的表现,而这个问题同样很公平:“这是最后一个问题,你们能否用一个数据证明项目的不可替代性“

叶瑾和展示订单流水:“我们已实现单日最高4.7万元营收”

而这个问题刚刚结束李旭的耳麦里便响起了沈墨白迫不及待的声音,“老大,这个问题我来!”与此同时同步投影三组数据。

李旭还眼看了看屏幕上的数据,微笑着开口:“第一,我们的快递柜使校园快递诈骗案归零;第二,贫困生通过共享代取件服务月均增收376元;第三,食堂根据我们的消费数据优化菜品后厨余减少24%。”

他忽然调出教育部红头文件截图:“就在上周,我们的校园信用分体系被纳入大学生综合素质评价试点——这些社会价值,是单纯的财务数据无法体现的。”

叶瑾和指甲掐进掌心刚要开口,李旭突然补上一句:“顺便提醒叶学姐,您展示的订单数据包含政府停车场测试订单,按大赛规则需要特别标注。”

大屏幕突然闪现对手数据表中的黄色标注段落。

与此同时,李旭的耳麦里传出了沈墨白难以掩饰的笑声。

看到这里叶瑾和的脸色变得苍白一片,差点儿没能站稳,此时的她再也不像天鹅了,像一只斗败的公鸡,难掩颓丧。

至此所有的问题都结束了。

主持人宣布双方创业者休息10分钟,10分钟后宣布结果。

李旭下场以后,一下子就被团队的小伙伴们紧紧围住。看着所有人都试图要冲上来拥抱自己,李旭躲开了薛雪,而后和叶睿达拥抱了一下。

沈墨白说:“老板你的表现太好了,完全把对方碾压了。”

李旭却是认真地摇了摇头,说:“首先纠正一点,不是我碾压了叶瑾和,而是我们团队碾压了叶瑾和的团队,哦,应该说是张野的团队。”

随后他微微叹了口气,看了一下大家说:“你们没有发现吗叶瑾和所有的东西都是她自己整理的,虽然我觉得有一些不可思议,但是,张野他们团队貌似没有给她什么直接的帮助,不管是从她的回答上来说还是现场大屏幕上展示出的东西,都丝毫没有实时性。”

安朵朵点了点头说:“我也发现了。”

李旭感慨地说道:“叶瑾和的确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她貌似是管理专业出身的,主要是人力资源管理,进入张野的公司也没多长时间已经把张野公司的业务摸得那么清楚了,还有很多是具体的技术,从这一点上来说,如果不是面对我们整个团队,我赢的不会那么轻松。”

李旭如此毫不吝啬地夸奖了叶瑾和一番,倒是让其他人对李旭更加佩服了。这样的领导才是好领导啊,在任何时候都能清醒冷静不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跟着这样的领导就一个字稳。

而与之相对的,叶瑾和到了后台,大家都没有说话,她默默的坐在位置上,劈头盖脸的就把小刘骂了一顿,说:“刚才好几个地方,你为什么没有给我实时的证据啊,新闻啊,政策性的文件啊,这些都可以搜索的啊!”

小刘也很委屈,但他知道叶经理更委屈,默默的转过头看了一眼张野他们,心头暗暗吐槽真是一群草台班子。

此时张野倒是过去轻轻拍了拍叶瑾和的肩膀:“你已经表现得很好了。”但这话却是在不经意间,便将这次的失败归结成了叶瑾和的原因。

叶瑾和此时才意识到自己陷入了一个多大的坑里面。

10分钟很快过去,很快就来到了第3轮资本谈判的环节。

首先是评委们宣布结果,在剩下的4个亿的资金池当中,智慧停车项目得到了6000万的投资资金,而李旭的团队则是狂收剩余的3.5个亿。换而言之,这一次的创业大赛可以视作一次融资,而李旭他们团队的项目估值直接飙升。

但是涉及到股权划分的时候,才是真正的博弈。

此时所有人关注的都是李旭的智慧校园方案。

主评委是国资的负责人,他微笑着开口了:“李旭同学,我就不说其他废话了,你们这个项目我们国资领头,但是对于股权的要求,我们需要更高一些,我们可以保证所有的经营管理权我们不染指,只是事前核定的30%股权,我们要求上涨到40%。”

李旭在短暂的沉默后拿起了话筒,而他开口的第一句话便石破天惊:“我们最多出让35%的股权,并且在股权架构设计上采取类似京东的ab股的形式,同股不同权,同时我们要求这个项目由国资全资出资。”顿了顿,李旭斩钉截铁的说,“也就是说我们只接受国资一家出资。”

这里看似是放弃了市场化融资渠道,但李旭是在构建政企风险共担的机制。

因为,这个项目和其他项目不同!

此话一出,现场顿时炸开了锅,尤其是诸多的投资人,一下子脸色就沉下来了。

而旁边的叶瑾和呆呆的看着这一幕,她不明白,明明以碾压的姿态战胜了自己,却在这个关键的节骨眼上选择和所有的投资人为敌,毫无疑问李旭的这话是直接将在场的所有投资人都给得罪了。

而国资的这位负责人,在短暂的诧异过后,却是慢悠悠的往椅子上一靠,饶有兴趣的看着李旭说:“我们国资可拿不出那么多的钱,你愿意接受投资资金降低吗”

李旭微微一笑,他的背后大屏幕上忽然出现了画面,李旭转过头去,介绍道:“这是几个月前华京大学的团队搞出来的共享单车项目,目前已经拿到了b轮融资。”所有人都望向了大屏幕,李旭继续说:“这个项目呢,因为错过了创业大赛的时间,所以只能参加明年的创业大赛了,但是毫无疑问,是一个很受投资人青睐的项目,项目的创始人雷厉风已经在寻找c轮融资了。”

大家都有一些疑惑的望着李旭,不明白,在这个节骨眼上,李旭说共享单车项目是要干什么

这个项目正如李旭所说,有很高的投资潜力,已经引起了不少的投资机构注意,而创始人雷厉风,的确是一个很厉害的创业者。

李旭说:“如果我说这个项目无缝并入到我们的智慧校园方案当中来,如何呢也就是说共享单车在大学当中可以通过校园卡直接解锁,并且接入校园信用分系统免押金,能不能让我们的项目估值更高一点”

国资委的领导目光微微闪烁,问:“你们跟雷厉风已经谈好了”

李旭轻笑一声,说:“实际上雷厉风已经在现场了,让他亲自上台说吧。”

现场的观众们开始议论纷纷。而就在这时,一个人从台下的边缘角落站起身来,有一些不太情愿的缓步走上了台。

雷厉风一身休闲装,但是不少投资人还是一下子就认出了这个创业界的新星。

雷厉风没好气的瞪了李旭一眼:“好家伙,这时候将我一军是吧”

随后雷厉风礼貌地向在场的几位重量级的评委问了好。

国资的领导说:“雷厉风,你跟李旭已经谈好了合作吗”

雷厉风摇了摇头:“完全没有的事,我也是刚刚才得到的消息。”

此话一出,现场又是一片哗然。

国资的领导皱起了眉头,但就在这时,雷厉风话锋一转说:“但是呢,李旭说的内容我全部无条件接受。”他微微一笑,“借着这个机会,我也向大家郑重表示,只要接入了智慧校园方案的高校,都可以免押金,并且支持校园卡解锁共享单车。”

在场人无不吃惊,什么情况这么大的一个合作,拍拍脑门就决定了,他们两人是什么关系

而后李旭又严肃起来对国资领导说:“至于刚才请求您的由国资单独出资也是有原因的,我想请一位工作人员拿一份东西给您。”

国资领导迟疑了一下,点点头,随后刘云飞从后台上来将一个装在牛皮信封里的文件拿了过去。

国资的领导将那份文件打开,映入眼帘几个大字:关于境外ip不间断攻击智慧校园系统服务器的报告。

看到这几个大字,领导的政治神经敏锐地跳动了一下,他脸色不变,缓缓将报告装进信封,然后沉声对李旭说:“这件事情关系太大,我们需要回去开会讨论一下。”

将文件装进水手袋的公文包里,领导又换了个话题笑着说,“不过有一点我很好奇,刚才在攻辩环节的时候,你的所有回答和质询,应该不是你一个人的功劳吧”

李旭毫不掩饰地点了点头说:“是的,我们后台每一个团队成员各司其职,才能在那么短的时间里找到最合适的攻辩手段。”

听了这话,叶瑾和表情有一些复杂的,望了李旭一眼。

国资领导轻笑起来说:“投资界有一句话是这么说的,投资投的不是项目,而是投的是人,从这个角度上来说,你们这个团队很有投资的潜力啊。”

当李旭这边以一个没有结果的结果收尾之后,轮到张野团队的项目,其实已经变得有一些索然无味了。

大会结束以后,叶瑾和没有第一时间去跟张野他们会合,一个人默默坐在台阶前,心情十分沮丧。

就在这时旁边走过来一个人影,叶瑾和下意识抬头却看到是李旭。

不等李旭说话,叶瑾和便冷笑一声:“你的确赢了,但是我没那么脆弱,我不需要你的安慰。”

李旭的手上拿着一个空的可乐瓶子,他眨了眨眼,说:“额,你可能误会了,我没有打算要安慰你啊。”

一面说着李旭多走了一步将可乐瓶丢进了叶瑾和旁边的垃圾桶里面。

随后,李旭头也不回地走了。

叶瑾和看着李旭的背影,咬了咬嘴唇,心头的最后一根弦也蹦断了。

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