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英娥所要彩礼
长这么大,元芷兰一直认为吃饭是件美好、享受的事儿,即便单独和卫铉吃饭,也没有什么,然而今天这顿饭却让她如坐针毡,特别难受;眼看着那对未婚夫妇甜甜蜜蜜、眉来眼去的模样,她实在是受不了了。这一幕,如果用后世的话来说,就是她这单身狗被人强行喂狗粮。
元芷兰自顾自的闷头吃饱,连告辞也不说一句,起身就走。原以为尔朱英娥会问上一句,于是回头看了看,然而这一眼,令元芷兰差点内伤:尔朱英娥仿佛没有发现她的存在一般,旁若无人的帮卫铉夹菜。
这一刻,元芷兰终于明白什么叫“重色轻友”了。她一气之下,愤愤不平的离开膳堂,再也不管那个巴不得“白给”的妹妹了。
可她走了一段路,却又不放心的回来把小酒窝等侍女一并赶走;一个人守在远处,以免尔朱英娥没出息的模样落入他人眼中。
傻乎乎的站了片刻,走向抄手游廊的轩亭,就着亭中灯光摘下腰间佩囊(荷包),从中取出“铅笔”、小镇纸、折叠好的图画,然后坐在凳子上,小心翼翼将图画铺在石桌上、压上镇纸。
这幅图画只画了一小半,但不难看出是一副铠甲,她回顾了一下自己的设想,便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的描绘起来。
。。。。。
膳堂中,卫铉自然发现元芷兰的离开,不过这个电灯泡走了,自然是好事一桩。
膳后,尔朱英娥方才发现元芷兰不在堂中,她随口问上一句,听说阿姐早已走了,也没多问,转而说道:“阿郎,我们出去走走吧。”
“好。”卫铉领她从侧门离开,沿着抄手游廊花园走去。
望着灯火下的一池荷花,尔朱英娥止住脚步,忽然长长一叹,她犹豫半晌,终是转身道:“阿郎,我有些不太中听的话,能不能说?”
卫铉说道:“‘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若是连你说话都要小心翼翼、讳莫如深,那我便是天下最可悲的失败者。现在、以后,你有什么话,都可以直说。”
尔朱英娥嗔道:“你就会哄我。”
“我不会哄人,尤其不会哄女人,更不会讲情话。”卫铉顿了一顿,真心实意的说道:“但是我知道除了娘子,再也没有一个女人对我这么好。”
“这是我最让人受用的情话,还说不会讲?”尔朱英娥心下甜蜜,她定下心神道:“听说阿郎要出征了?”
“你是说河\/北战事?”卫铉反问道。
“是的。”尔朱英娥点了点头,她的活动范围局限在并州和肆州,就连恒州都没有去过一次,她很清楚自己的眼光见识也受制于此,所以在军政大事之上,还是该听卫铉的。可是她也有自己想法,于是以探讨的口吻说道:“阿郎,我不知自己想的对不对;不过上党如今成一锅乱粥;如果我是上党太守、都督,肯定选择深耕上党,而不是立时向河\/北进军。”
“娘子说得对,然而都是朝廷命官,有些态度必须摆出来,以免落人口实。”卫铉笑着说道:“今天便是相州李刺史次子李士定来了,故而没有去接娘子。”
对于尔朱英娥,卫铉没有好隐瞒的,将李士定此行目的一一道出。
尔朱英娥抬头看向卫铉,神采熠熠的说道:“如此说来,我们家的商队可以通过李刺史进入相州了?”
“正是。”卫铉说道:“之前,我以为‘上党盆地’十分富饶,以上党的人口和产能,也能可以养活骁果军。到了这里以后,我才发现不是那么一回事——”
“据杜长史杜、范郡丞等人说:‘上党盆地’确实是土地肥沃、百草丰茂,但是这里地势比较高,气候变化无常、冷暖莫测,一亩上好良田产出的粮食,还不如‘太原盆地’中等田多。所以在没有压榨百姓的情况下,我仍旧是那个可怜的穷鬼,仍旧要通过其他途径获得粮食、布匹等日常物资。”
“穷鬼?”尔朱英娥白了他一眼,忍笑道:“你先在汾州获得无数金钱、武器装备、牲口,接着又在并州佛门发了烂财,好意思说自己是穷鬼?”
卫铉目视尔朱娘子,反问道:“武器装备是立世之基,牲口耕田畜力、粮食来源,既不能少也不能卖,但是金钱能解决温饱吗?”
尔朱英娥斩钉截铁的说道:“那肯定不能,关键时刻还是要衣食为上;阿郎要把所有金钱变成实用之物?”
“对。”卫铉点了点头:“河\/北物产丰富,相州尚未受到战火波及,我现在是恨不得立刻将金银珠宝尽数换成粮食。只要有人愿意卖粮卖物,哪怕亏上三五成,我也不在乎。”
尔朱英娥与专注工技的元芷兰不同,她有一定的政治智慧,能够从卫铉话语中听出多层意思,急着问道:“阿郎是不是觉得朝廷军无法平定鲜于贼?”
“肯定平定不了。”卫铉毫不犹豫的说道:“今之大魏烂到了灵魂、骨髓,朝堂上的斗争比地方复杂无数倍;此理,大都督和有识之士都明白;日后,绝不能对朝廷抱有太多期待。”
“类似的话,阿耶也说过。阿郎要将金钱换成实在物资,更是极为高明的远见。”尔朱英娥默然半晌,这才开口道:“只是有件事,我不太认同。”
卫铉奇道:“何事?”
“就是我们的商队。”尔朱英娥说道:“按照阿郎此前设想,商队将由卫家和薛家、柳家共同组建;除了正常的行商以外,还肩负密探、细作、斥候使命,负责要打探异地军情。对此,我是没有意见的。然而薛家和柳家毕竟是外人,他们也有自己的利益诉求,派来的人远不如我们卫家人忠诚可靠。一旦阿郎的对手从重收买,他们极可能传递假消息,导致阿郎做出错误判断。”
“正是基于此虑,我认为与薛家、柳家商贸合作没有问题,但是商队大权必须由卫家掌控。如果可以的话,连打探异地军情的使命也不要告诉他们,而密探、细作、斥候也要让我们自己人担任。”
其实卫铉早有这方面的顾虑,并且做出比较妥当的安排,然而尔朱英娥如此郑重其事,他当然不会说“我早有决定”之类的话,未免打击她的积极性和自信心,于是煞有介事思忖半晌,然后说出了自己的既定计划:“娘子所虑极是,若非娘子提点,我都忽略了这等至关紧要之事。正好卫云、卫实无事,便由他俩当商队首领好了。”
卫家十六将多有职司,再把卫云和卫实安排为商队首领,只剩卫虚和卫灵、卫妄了。他们年纪比较小,目前正在神武军努力学习;一旦三人成才,卫铉就会让他们组建独属卫家的谍报组织。
尔朱英娥到底是少女心性,她见自己的意见被卫铉采纳,立时喜滋滋的说道:“如此甚好……对了,我此次不回晋阳了,以后就住在上党。”
卫铉深感诧异,问道:“大都督同意么?为何忽然有此决定?”
“是阿耶让我长住上党的。”尔朱英娥解释道:“前天他让人给我送了一封信,说是朝廷让各地大都督、各州郡异姓刺史太守把自家未婚嫡女送入皇宫当女官宫女;而至尊为了让阿耶向他效忠、帮他夺回大权,复又让人暗自送来一封信:说是尔朱家嫡女只要入宫,便封为‘嫔妃’。阿耶惟恐至尊盯上我,让我不要返回晋阳。”
“他已然让人密切关注此事,并且派人把我的嫁妆送了来;另外让我自己物色、购买一座宅院,以做出嫁府邸。只要洛阳的人来信说朝廷指明要我入宫,我们就在上党完婚。”
卫铉听得惊诧之极,见她一脸淡定的模样,有些啼笑皆非的说道:“如果我们昏礼轻率潦草完成,你会不会失落?”
“当然不会。”尔朱英娥毫不犹豫的说道:“昏礼无论是轻率潦草也好,还是奢侈奢华也罢,那都是做给外人看的,与我有何干系?只要我们自己高兴、只要我们日子过得好,那才是真的好。不过有些东西不能少。”
卫铉问道:“什么东西?”
“大雁啊!”尔朱英娥正色道:“大雁忠贞不渝、不离不弃、生死与共;从周朝起,人们便以大雁作为昏礼吉祥物。只是大雁飞得高,难以捕捉,人们只好用猛禽或家禽代替,首选是大雕、矛隼、雄鹰;次之为天鹅、白鹭、鸳鸯、鸠鸽(鸽子);最后是家养的鹅、鸭、鸡。虽然说那些猛禽家禽的寓意与大雁一样,但是我还是大雁好。”
“我觉得昏礼前后的大雁比天下所有财宝都要珍贵。只要阿郎送我生机勃勃的大雁,归宁后再一起放生,我就心满意足了;至于钱财什么的,有没有都无所谓。”
默然半晌,她竟然又降低了标准,患得患失的说道:“我感觉我们会在上党完昏;如果实在找不到,猛禽家禽也行。”
卫铉没有想到尔朱英娥要的“彩礼”这么低,反而将“普普通通”的大雁视为天大的头等大事,怎能叫她失望呢?于是说道:“我明天让人在上党五县高价购买,从中挑出最好、最有活力的大雁。”
尔朱英娥大喜:“当真?”
“不假。”这等庄重时刻,卫铉当然不会嬉皮笑脸、繁衍了事,他郑重道:“猛禽家禽虽然不错,然而昏礼只有一次,不能留下失落和遗憾。”
“阿郎所言也是我之所想,更不想咱们留下遗憾。明天一早,我带人买座宅子当尔朱府。”尔朱英娥高兴得笑出声来,须臾,又敛去了笑声,正色道:“阿郎,郡守府是官府产业,终究不是我们自己家,地下甚至可能还有我们所不知道的地道密道;即便没有,但先后住在这里的人极多,我们在这儿既不自在、也不舒服。我打算在附近买上一座宅子,当做我们自己的家;然后翻修一番,你以为如何?”
卫铉视上党为根据地、发家之基,打算在此深耕,但是他却没有想过这些要节细节,一听尔朱英娥这番话,深以为然的点头道:“还是娘子考虑周全,我们确实要有自己的家。”
尔朱英娥抿嘴轻笑:“阿郎是做大事的人,哪有闲心关注家中小事?既然阿郎同意,那我明日便去寻找了。”
“郡府四周就有三十七座缴自犯官的私宅,它们全部处于黄金地段,以前哪怕有人开出更高的价钱,也没人愿意卖。我们现在觉得这些宅子留着也无甚大用,于是以原先的六成价钱售卖。如果有人一口气买两座,则是五成五;一口气买五座以其以及,则是四成;然而现在,连一座都卖不出去。”卫铉想了一想,又说道:“我记得郡府以东有六座非常不错的宅子,前三座并在一处,它们只有一墙之隔,一旦打通,那就是一座大宅;后三座也是如此,两者隔着一条街。你干脆将这六座一并买下。”
尔朱英娥立时动了心,她连忙问道:“既然这些宅子位于黄金地段,价钱只有平时四成,阿郎可知为何没人买?”
卫铉思忖一会儿,说道:“我认为本地富户对我、对现在的官府缺少信心,抱有很深的成见和戒意,一旦他们适应下来,定然哄抢城中宅子,城外别苑。”
“阿郎,城里的三十七座宅子,咱们全部买下;城外的别苑要观看再定;如果遇到不错的,也一并买了。价钱就是你们定下的价钱,支付的钱财则以等值粮食、生铁、牲口代替。”尔朱英娥顿了一顿,又说道:“我带来的物资全部是我们卫家的物资,与朝廷、与上党、与骁果军没有半点关系。阿郎可以花在神武军身上、可以用自己名义赏赐有功将官抚恤伤残士兵、可以借给卖给官府,但不能纳入官仓军仓之中。否则就是公私不分,别人也不会认为你有多么高尚。”
为了加强说服力,她又以尔朱荣为例:“我阿耶就是吃了这个大亏,他现在只要从官仓、从族仓拿出一颗米,别人都说他贪墨不法、自私自私,然后惹来很多人不满,家族里的人也不例外。现如今,他想改也不能改了。既然有了阿耶的教训,咱们自然不能走上他的老路。所以一开始,我们就要把公私分得一清二楚。”
“我明白了。”卫铉觉得尔朱英娥虽然说得有些绝对,但公私分明这一点,却是对的。他说道:“杜长史掌管政务、田宅,你要买多少宅院、拿什么资资支持,都可以与他商议,但……”
“但是要按律办事,不能公器私用。”尔朱英娥俏皮的说道。
卫铉失笑:“正是如此。”
尔朱英娥说道:“阿郎放心,我不会少官府一钱。”
卫铉问道:“对了,你买这么多宅子做什么?难道打算吃差价?”
“我才不稀罕那点差价呢。我只是听到阿郎说那些宅子地段好,价钱又低,便想低价买来囤积,好让阿郎以后封赏立下大功的将士。与其相比,同等价值的钱财肯定是不如的。”尔朱英娥尔朱英娥说完,转身道:“我去找阿姐了。”
说着,她也不再多言,调头往原路返回。